趙炳庭
自從小院平房搬到住宅小區(qū)樓上,與鄰居之間唯一的溝通就是樓梯里問一聲倉促的“你好”,面容還沒看清楚,人已消失在門的后面。甚至更多時候只是禮貌性的微笑一下,點頭示意便各自離開。
周末晚上,我正在書房閉門寫作,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我看了看表,已經(jīng)是深夜十二點,況且,外面下著瓢潑大雨,這是誰呢?聽那怯怯的聲音,我猜測,是個客人。打開門一看,心中不由一愣,一位古稀老人,我卻并不認(rèn)識。這位老人頭發(fā)、胡須全已花白,駝著背,顯得非常蒼老,像耗盡了生命的最后一點養(yǎng)料即將枯萎的一棵老樹。他有氣無力,不停地呻吟著,說話的語氣十分微弱,臉上的表情顯得非常痛苦的樣子。我把老人領(lǐng)進客廳讓他坐在沙發(fā)上。一番交談后,原來是老人多年的胃病發(fā)作了,病痛折磨地他無法忍受,才尋求幫助。我見大雨滂沱,有些猶豫。老人好似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說,我就住在對門,剛搬來不久,這里就我一個人,兒子、兒媳在陜北的一個鄉(xiāng)下學(xué)校教書,一時半會還趕不回來。我見老人疼得厲害,便動了惻隱之心。于是,就叫來一輛出租車把老人送往醫(yī)院。
經(jīng)過醫(yī)生的診斷是急性胃潰瘍,醫(yī)生說:“要不是送來的及時,早就穿孔了!” 經(jīng)過全力救治,使老人的病情才得以好轉(zhuǎn)。看著老人孤零零的,我就和妻子到商店買了營養(yǎng)品去探望他,并安慰他說:“大病猶如飛來的橫禍,災(zāi)難過去了,就要積極樂觀的生活,才能享受美好的人生第二春?!崩先朔置饕哺袆恿?,眼里噙著淚花,握著我的手,久久不愿分開。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在住宅小區(qū)門口碰見他,他手里提著一包托親戚從老家給我?guī)淼耐撂禺a(chǎn),將幾張百元鈔票強塞進我的口袋,并說明這是我在醫(yī)院替他墊付的藥費,我執(zhí)意不肯要,我說:特產(chǎn)我留下,錢我不能收,交個朋友吧,忘年交?。∷艑㈠X收了回去。從那時起,他堅信,能順利地躲過那一劫,完全歸功于我,他對我的感激溢于言表。后來他逢人便說,“那次如果不是我的鄰居管我,這把老骨頭早爛成泥巴了?!边@件小事我早已忘卻,不想他竟然如此看重。他越這么說,我越覺得慚愧。說實在的,我除了陪一份同情,面對老人的寂寞、孤獨卻愛莫能助。
自從這次相識之后,我們倆成了形影不離的“忘年交”,老人非常健談,和我們一起聊起了家常。他向我們講述著自己的經(jīng)歷,安詳?shù)匦χ?,豁達得像是談?wù)撉笆缐m封的舊聞,沒有一絲消沉和怨艾。小時候他曾經(jīng)給地主扛過長工,放過羊,趕過大車、當(dāng)過兵,啥苦力活都干過。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他節(jié)衣縮食、勤儉持家,使孩子沒有忍饑挨餓,并且順利地完成學(xué)業(yè),成為村子里為數(shù)不多的大學(xué)生。十幾年前老伴的去世,這成為他心上的痛。自從得了胃病,身體塌方似的往下垮,人變得脫了形。那時候他拒絕住院是因為他扛得住病,連藥也不吃,他說是藥三分毒,他從不吃藥打針。以前他一個人住在鄉(xiāng)下,這里山大溝深,地域偏僻,鄉(xiāng)村還不通公路,生活極不方便,兒子、兒媳又都在距家很遠的鎮(zhèn)上教書,他孤獨,變得沉默了許多。后來兒子給他在城里買了房子,把他接到城里,可他放不下生活了幾十年的家,一年后又回到了鄉(xiāng)下。后來兒子覺得把他一個人留在鄉(xiāng)下不太現(xiàn)實,又把他接回城里。她說,已習(xí)慣了候鳥一樣的生活,突然不再遷徙還真有些不適應(yīng)。但我知道,老人更多的、最需要的卻是兒女的陪伴??!
仔細想想,如今好多鄉(xiāng)下人搬到城里,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住上了高樓大廈,卻人為地丟棄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人為地割斷了與鄉(xiāng)村的根脈。記得從前我住過的平房小院,鄰里之間,一有閑時,有說不完的親熱話,嘮不完的家常事。每到周末,左鄰右舍,聚在院內(nèi),上至七十老嫗,下有十八新婦。“三個女人一臺戲”,家長里短,閑言碎語,鄰里變化,歡聲笑語飛出院外;鄰里之間,有了困難,相互幫助,可謂其情融融,其樂無窮?,F(xiàn)在,好多人住在樓房里,像住在鋼筋水泥的壁壘里,各自安上防盜門,便不理會門外的事,即使出門遇見鄰居也只是打個招呼,這還算不錯的;更有甚者,為雞毛蒜皮事,大打出手。前幾天,樓上對門的兩家鄰居,因其中一家在樓道堆放雜物,吵得不可開交。開始是兩家女主人對吵,接著兩家男主人加入口水戰(zhàn),誰都不善罷甘休。如果不是大伙兒及時勸阻,差點兒對簿公堂。隨后,經(jīng)居委會調(diào)解,兩家才如夢方醒,后悔不迭。
我常以此教導(dǎo)青年人,人要有博大的胸懷與豁達的氣度,不過分在乎一時的寵辱和一己的得失,多替別人想想,你的生活就會少一份陰霾,多一份陽光。
我的樓上住著一位老者,特別愛聽秦腔,常把音響音量開得很大,吵得人無法讀書和寫作,對此我?guī)状蜗胫苯亓水?dāng)?shù)叵蚶先颂岢?,但又覺得不該打斷老人的雅興。一次我到音響器材商店轉(zhuǎn)悠,突然想到,何不買個耳機送他,既可不影響別人,又不失老人雅興,豈不兩全其美?回家后,我高興地將買到的耳機作為禮物送給他,我雖未言明,但他便知其意。從此,再也沒有聽到那震耳欲聾的聲音。鄰里之間這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為些不起眼的區(qū)區(qū)小事傷了和氣,實屬不值得。
這讓我想起另一件事來。一天,我們剛從鄉(xiāng)下老家回來,父親打電話說房子被水泡了。我跑去一看,整個房子里的電視、冰箱、書柜等都泡在水里,原來是樓上鄰居家的水龍頭壞了,家里沒有人,水從墻縫漫了下來。我費盡周折才撥通了鄰居的手機電話,說明原委,鄰居冰冷地說:“有事回來協(xié)商,我這會兒忙!”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有說。瞬間,一股怒火從腳跟竄上腦門,“這不食人間煙火的東西!”我非要去討個說法,讓他賠償損失。這時,父親發(fā)話了:“住樓房就這個樣子,誰也保證不了不出這檔子事,再說,人家又不在家,讓人家陪個啥呢!”第二天,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是樓上的鄰居,臉上清楚地寫著愧疚和不安,想起父親昨天說的話,熊熊燃燒的怒火瞬間被熄滅了。鄰居對昨天的事反復(fù)道歉,提出要加倍賠償,并說明沒有及時趕來的原因。幸虧父親阻止了我們,不然,不知要鬧出多少尷尬的事來。
我突然想起一首歌,眉佳演唱的《鄰里之間》:門對門面對面/遠親不如咱同住一個屋檐下/人越處越近/路越走越寬/能做鄰居大家就有緣/院不大路不寬/你我低頭不見抬頭見/打一聲招呼/送一個笑臉/相互照應(yīng)傳遞著真情感……/都是那鄰里間/我們手與手相牽/人人都有長和短/相互包容生活才美滿……
想想也是,樓上樓下,左鄰右舍,能相聚同住一幢樓,也算是一種緣分,時間長了,交往漸多,感情漸深。人常說,秀才人情紙半張。我是個書呆子,除了讀書看報就是寫點“豆腐塊”文章。當(dāng)鄰居家有婚喪嫁娶、孩子升學(xué)、喬遷之喜相邀時,我是一家不落地去隨禮、捧場;當(dāng)鄰居家有困難時,我會竭盡所能,雪中送炭。正如歌詞所說:“都是那鄰里間/我們手與手相牽/人人都有長和短/相互包容生活才美滿?!?/p>
選自《銀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