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剛
陸地的山野和草原上有成群的虎狼,為了生存它們四處奔波捕殺,兇狠出名。然而,海洋里也有虎狼般的魚類,為了覓食,它們縱橫游弋,兇猛無比,那就是虎鯨。
虎鯨這個家伙確實厲害,身長猶如一輛中型面包車,體重卻比面包車還要重兩到三倍,而且體魄極為健壯,是海豚科中體型最大的物種。
為了能更敏捷地捕殺,虎鯨竟然會長出圓錐狀腦袋,虎鯨流線型的腦袋上有一張可怕的大嘴,上、下頜武裝著四十多枚匕首般的鋼牙利齒,而且能上下交錯咬合,就像堅硬的鋼鐵齒輪凹凸搭配,多么堅實的皮肉也會被迅速撕裂和切割。
因此虎鯨的大嘴一張,一排鋼牙利齒寒光閃爍,便顯示出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更要命的是這些尖刀般的牙齒朝后彎曲,一旦咬住獵物,就有鋼鉤的作用,使被擒之物難逃虎口。
虎鯨不僅有如此武裝,還有相當聰慧的頭腦,群體作戰(zhàn),怎樣隱蔽,怎樣迂回,怎樣包抄,怎樣進攻,它們掌握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所以它們能捕捉游速極快的企鵝,能咬碎海獅和海豹的骨頭,能將兇殘的大白鯊打敗,甚至敢于向海洋里超級動物藍鯨發(fā)動勇猛的進攻。在廣闊的海洋里,虎鯨真可謂“打遍天下無敵手”。怪不得人們稱它為海上虎狼,在英語里的名稱是“殺鯨兇手”。
別看虎鯨兇狠且殘暴,但上帝給它一個漂亮而可愛的形象:黑白搭配的外觀猶如陸地上的熊貓寶貝;眼睛后方有兩個卵形的大白斑,遠遠看去,宛如兩只大眼睛;其體側還有一塊向背后方向突出的白色區(qū)域,令人悅眼而獨具一格。
也許正是有這種漂亮外衣的掩護,海洋里的動物們就對它掉以輕心,這令虎鯨們樂不可支,活得輕松。
每當吃飽喝足后,它們就將肺部充滿足夠的空氣,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休息,漂浮還能使它們露出巨大的“戟”式背鰭。讓所有的動物遠遠就能看到這個威武的標志,不敢前來打擾。
虎鯨還有豐富的語言能力。如果說其他鯨魚是“歌唱家”,那么虎鯨就是鯨類中的“語言大師”了,它能發(fā)出62種不同的聲音,而且這些聲音有著不同的含義。例如在捕食魚類時,在游戲玩耍時,在傾訴愛情時,都會有不同的音響和“詞匯”。
驚人的是虎鯨還能發(fā)出帶有激光功能的恐嚇之聲,魚類聽見這種恐嚇聲音后,立即變傻并行動失常。更厲害的是,虎鯨竟然能發(fā)射超聲波,并通過回聲對魚群的數(shù)量和方位進行準確的判斷和定位。
這種能力對虎鯨在十分黑暗的水下捕食,簡直就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武器。
然而,虎鯨并不認為自己武藝高強而高傲自大,也決不單打獨斗顯示個人英雄。相反,它們相當重視團隊的力量,相互之間非常友好和抱團。人們可以看到40到50只的大群虎鯨,在一起浩浩蕩蕩地前進。一場捕食的戰(zhàn)斗結束后,虎鯨們便親密地擠在一起,用自己的胸鰭親切地摩挲對方的胸鰭,表示一種情感交流。如果群體中有成員受傷,其他成員就會前來幫助。
盡管虎鯨是母系社會,但大家地位平等,沒有什么高低貴賤之分。男虎鯨在鯨群里失去做父親的責任,也就沒什么拖累,可以輕裝上陣。
在戰(zhàn)斗中,就可以顯現(xiàn)出男虎鯨們的大丈夫威風。年輕的男虎鯨主動擔任偵察員的角色,總是在隊伍的前面打頭陣,一旦發(fā)現(xiàn)“食物”,就立即發(fā)信號,引導鯨群集體進攻。獵殺之時,誰沖鋒在前,誰保護在后,誰側面包抄,誰正面進攻,全體上陣,分工明確,無論輩分高低,沒一個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
一些近距離目睹虎鯨捕食過程的漁人,往往感到驚心動魄。特別是虎鯨咬食時的兇狠程度,令觀者膽戰(zhàn)心寒。因為虎鯨的牙齒雖然非常堅硬,卻不如鯊魚的牙齒那么鋒利,所以當進食時,虎鯨就張開血盆大口,將咬住的海豚、海獅和海象等,整個吞下去。
面對強大的對手,虎鯨決不退縮,會堅決與之展開一場殊死搏斗。有人曾目擊7頭虎鯨襲擊一頭巨型須鯨的壯觀場面:三頭身強力壯的雄虎鯨首先對須鯨展開了猛烈的攻擊,第一頭虎鯨沖上前吸引須鯨的注意力,另兩頭一上一下地迅速咬住須鯨的頭和尾巴。
其余四頭虎鯨緊接著一擁而上,對須鯨進行全方位進攻。前后不到一個小時,便將這個體積比虎鯨大數(shù)倍的須鯨殺死,并很快就將數(shù)噸重的須鯨肉體掃蕩殆盡。有海洋學家記載:早在1862年,一個名叫埃斯里特的人對虎鯨非常感興趣,他從一頭虎鯨的胃中發(fā)現(xiàn)了13頭海豚和14只海豹。這使他驚愕不止,連連高喊虎鯨是“劊子手”。
虎鯨如此兇殘,終于使海洋中的動物們提高了警惕,只要發(fā)現(xiàn)虎鯨的影子,群體中就會發(fā)出警報,使動物們在最短的時間逃走,小型動物和魚類更是聞風喪膽,逃得更快更遠了?;ⅥL漸漸地感到捕食艱難,有時全力以赴,窮追猛打,也填不飽肚子。
然而,虎鯨竟然會總結經(jīng)驗,研究對策,并真正“研究”出一些巧妙的捕食方法。兇猛的虎鯨開始采用“智取”的詭計,它們將腹部朝上,長達數(shù)小時一動不動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僵尸。
烏賊、海鳥等小動物們看到一動不動的虎鯨,并不掉以輕心。但虎鯨極有耐心和毅力,繼續(xù)靜靜地漂浮在那里。
終于,烏賊、海鳥等小動物認定虎鯨絕對是死了,也就不在意地游近了??僧斔鼈兘咏揭欢ǖ木嚯x時,“死了”的虎鯨突然翻過身來,一口就將它們吞掉。
虎鯨這個可怕的劊子手在海洋里橫沖直撞,卻沒有傷人的記錄。
一位愛斯基摩老人講過一個真實故事:在阿拉斯加最北端的巴羅小鎮(zhèn),有兩個年輕的愛斯基摩人曾向一對虎鯨開槍,沒有打中。
沒想到這對虎鯨卻牢牢地記住殺害它們的人和槍聲,在此后的幾年中,只要這兩個年輕人出海,那對虎鯨就會趕來向他們進攻,有好幾次差點就要了他倆的命,嚇得兩個年輕人從此改行,去林業(yè)局當伐木工人了,再也不敢下海捕魚了。
一些西方的戲劇作品中,經(jīng)常將虎鯨描述為“復仇之神”。這大概不是藝術家的空想,而是大自然的昭示,讓他們產(chǎn)生“尊重恐懼”的靈感。
聰明伶俐,被人馴化得溫馴可愛的虎鯨,怎么會出現(xiàn)絕望情緒而將馴養(yǎng)員殺死呢?難道動物們真的會有“報復心理”嗎?
總之,在海洋里自由自在的虎鯨從不傷害人類,但在人類馴化虎鯨的得意揚揚的表演場上,能發(fā)生死亡的事故,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