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窯時大彬款梅花紋紫砂茶壺 清
紫陌,本義為京師郊野的道路,也泛指大路。本來平平無奇,但在文人的詩情畫意里,因著情緒的不同,紫陌也有了豐富的情感色彩和意蘊(yùn)。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痹褪辏?15年),因參與王叔文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朗州十年的劉禹錫回到了京城,聽說了當(dāng)時的“新時尚”——到玄都觀里看桃花。只見草木蔥蘢的大路上塵土飛揚(yáng),是一群騎馬賞花的新貴喧聞而歸。劉禹錫感慨道:“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十年之間白云蒼狗。這里明為記述習(xí)俗變遷,實(shí)則慨嘆政壇變幻,暗諷這些新貴不過是作者被貶后新起來的趨炎附勢之徒。在作者的眼中,“紫陌紅塵”俗不可耐,當(dāng)然這種暗指也刺痛了新貴們的心。于是不久,劉禹錫再次遭貶連州。
大明宮圖(局部) 紙本水墨 31.1×688.3cm 元 王振鵬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同樣的“紫陌紅塵”,在白居易那里味道卻不同了。元和四年(809年),監(jiān)察御史元稹因彈劾節(jié)度使違法加稅遭貶。白居易寫詩為好友鳴不平,回憶起初入仕途時兩人交往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每次“殘席喧嘩散,歸鞍酩酊騎。酡顏烏帽側(cè),醉袖玉鞭垂”,兩人喝到東倒西歪,醉臥馬鞍上,此時“紫陌傳鐘鼓,紅塵塞路歧”,路上傳來了京城開門的鐘鼓聲,兩人似從仙境回到了紅塵?!皫讜r曾暫別,何處不相隨?”無論是“入仙境”還是“墮紅塵”,兩人形影不離,此刻卻天各一方……白居易的“紫陌紅塵”里,浸潤的是深厚的友情。
“銀燭熏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鼻辏?58年)春天的一個早晨,安史之亂剛平息,中書舍人賈至前往大明宮參加早朝,一路上,同僚們擎著的燈籠連天都照亮了,此時禁城里春色蒼蒼。意氣風(fēng)發(fā)的作者看著王朝顯露出的中興氣象,便寫下了這首《早朝大明宮》,并且呈給了他中書、門下兩省的僚友們看。其中王維、杜甫、岑參都留下了唱和詩,王維寫下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名句,杜甫引經(jīng)據(jù)典夸贊賈至“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于今有鳳毛”,岑參則同樣用了紫陌,即“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賈至的“紫陌”上涌動著人群,路長卻心緒高漲;岑參的“紫陌”卻泛著一絲暮春的寒涼,多了幾分趕路的急促。這類同僚之間酬唱的朝省詩奉承之意濃重,這里的紫陌也多了幾分“官味”。
“高樓對紫陌,甲第連青山?!崩畎椎淖夏芭允悄详柕姆比A市井,高樓林立、甲第成片,這里是漢光武帝劉秀的故鄉(xiāng),也走出了范蠡、百里奚、陰麗華等杰出人物。李白贊嘆這里人杰地靈的同時,也自憐道“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于是,他的紫陌里多了一絲懷才不遇的況味?!笆彌]青園寺,荒涼紫陌田?!睏罹嫉淖夏芭允瞧茢〉乃略骸⒒臎龅奶锏?,這是他悼念果禪師之作,末句“德音殊未遠(yuǎn),拱木已生煙”更是充滿了幻滅之感。所以,他的紫陌滿含著哀傷?!白夏敖鸬逃尘_羅,游人處處動離歌”,翁綬的紫陌花柳掩映、綺羅如織,大好風(fēng)光里卻是大型送別的現(xiàn)場,“臺上少年吹白雪,樓中思婦斂青蛾”,人們無心賞景,只記掛“殷勤攀折贈行客,此去關(guān)山雨雪多”?!叭ト站G楊垂紫陌,歸時白草夾黃河”,賈島在黎陽城里與才子們Ⅱ昌和了許久,因此他的紫陌歷經(jīng)了季節(jié)的變幻,心情也隨之變換,“惆悵心思滑臺北,滿杯濃酒與愁和”,朋友遠(yuǎn)隔崇山,只能選擇與悵惘干杯。
“一聲紫陌才回首,萬里青山已到心”,不同的文人、不同的人生際遇,其“紫陌”背后所展現(xiàn)的“萬里青山”各有不同,戳到心里更是五彩紛呈,正和紫色本身強(qiáng)大的包容性一樣,文人心里的紫陌包容著的是情感交織的浪漫圖畫。
山水花卉冊之菊花紙本設(shè)色 54.1×25.3cm 清 惲壽平
在文人的紫色世界里,紫姑是十分特殊的一位。她是“廁神”,在龐大的神仙系統(tǒng)中甚少露臉,在南北朝之前,她的職位由男性把持。南朝宋《異苑》記載,紫姑給人做妾,結(jié)果被大婦嫉妒,常虐待她做些端屎端尿的穢事,結(jié)果于正月十五“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廁間或豬欄邊迎之”。此后,她的職能逐漸廣泛,既有過求生育、卜良人、問歸信、言心事等閨中事,也可以占卜吉兇,遂取代了司廁之職。紫姑信仰群體主要為女性,且廣泛流行于民間。
變化出現(xiàn)于宋朝,經(jīng)過文人的手筆,紫姑的形象變得豐滿了起來,其中出力最多的當(dāng)屬蘇東坡。蘇東坡在其《子姑神記》和《仙姑問答》中詳述了紫姑的身世,她由萊陽人變?yōu)閴坳柸?,從小善于讀書屬文,博通《九經(jīng)》,父親死后嫁給伶人做妾,很快洞曉五音,后壽陽刺史將伶人殺害,霸占其為妾。結(jié)果兇悍的壽陽刺史夫人嫉妒她,便命人將她投入廁所中。死后,紫姑都懼怕刺史與夫人,不敢鳴冤,后得天帝憐憫,被封為廁神。經(jīng)蘇東坡的妙手,紫姑讀書善文、通經(jīng)曉律的才女形象便出現(xiàn)了。同時期的沈括也在《夢溪筆談》中給她增添了幾項(xiàng)技能,說她既會文章歌詩、醫(yī)卜,棋藝能與國手匹敵,還會一手世間沒有的藻箋篆、茁金篆等書法?!兑膱?jiān)志》中更是記述了吉州人家請紫姑降臨作詩之事,詩寫得頗為雅致,曰:“笑折夭桃力不禁,時攀楊柳開春陰。管弦曲里傳聲慢,星月樓前斂拜深。繡幕偷回雙舞袖,綠衣閑整小眉心。秋來幾度挑羅襪,為憶相思放卻針。”就這樣,紫姑成了文人群體中一位才華橫溢的紅顏知己。
更妙的是,這次他們品飲的白石茶也可以說得自“天趣”?!霸募摇敝坏哪攮懴矚g飲茶,曾在無錫惠山的“天下第二泉”旁邊寓居,天天用惠山泉來煮茶。有一天,他突發(fā)奇想,將核桃仁、松子仁和真粉和成小塊兒,置于用惠泉水煎煮茶葉的茶湯中,做成了清泉白石茶。倪瓚對這款茶的獨(dú)特風(fēng)味相當(dāng)自信,所以當(dāng)宋宗室后裔趙行恕來拜訪他時,他專門拿出這款茶來待客。結(jié)果客人喝了之后沒有反應(yīng),倪瓚相當(dāng)生氣,本以為趙行恕是見過大世面的王孫公子,對這款超凡脫俗的茶會贊不絕口,卻不過是俗人一個。倪瓚的“特供茶”沒有激起客人的反應(yīng),倒是幫助幾百年后的陳曼生創(chuàng)造了經(jīng)典,也給這把壺增添了歷史底蘊(yùn)。正是這樣藝術(shù)底蘊(yùn)深厚和故事性十足的曼生壺,將文人對紫砂壺的喜愛帶入了新的境界,他別開生面的設(shè)計(jì),也給紫砂壺帶來勃勃生機(jī),影響直到今天。
紫陌無言,卻寫盡了文人的甘苦;紫姑無蹤,卻鉆進(jìn)了文人的靈魂;紫砂無情,卻承載了文人的詩意。紫,也成為文人世界里最夢幻的顏色。
宜興窯紫砂御題詩山水人物紋闊底壺高14.3cm 口徑6.5cm 足徑10.9cm 清故宮博物院藏
宜興窯項(xiàng)圣思款紫砂梅花詩句杯高3.8cm 口徑6.5cm 清故宮博物院藏
宜興窯紫砂描金彩繪天雞尊高15.5cm 口徑5.5cm 足徑10.5cm 清故宮博物院藏
宜興窯紫砂茶壺 (局部) 清
宜興窯紫砂茶壺 清
宜興窯紫砂茶壺 明
紫光閣賜宴閣 絹本設(shè)色 45.7×486.5cm 清 姚文瀚 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