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宇,劉志鑫,葉 子,羅睿雄,蒲金基,張 賀*
(1 海南大學 植物保護學院,???570228;2 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院環(huán)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熱帶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海口 571101;3 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71101)
Whirly蛋白是一類植物特異的轉(zhuǎn)錄因子,廣泛存在于植物細胞內(nèi),主要定位于葉綠體和線粒體中,具有既能與單鏈DNA結合,也能與RNA結合的功能[1]。Desveaux等[2]于2000年從馬鈴薯中分離出第一個Whirly家族成員PBF-2,后來又稱為StWHY1[3],它可以和cDNA編碼的蛋白質(zhì)都以序列特異性的方式與病原響應基因PR-10a啟動子上的順式應答元件ERE(elicitor response element)以單鏈形式結合,進而誘導該基因的表達并調(diào)節(jié)由病原菌引起的信號轉(zhuǎn)導途徑[2]。Whirly蛋白家族一般包含3個結構域:N端結構域,是葉綠體或線粒體信號肽和轉(zhuǎn)錄激活結構域;非常保守的Whirly結構域,是與單鏈DNA結合的區(qū)域,其中還包含一段細胞核定位信號;C端多變區(qū),是具有自我調(diào)節(jié)的結構域,可調(diào)節(jié)單鏈DNA和Whirly蛋白的結合活性[3-4]。隨后,在擬南芥[1]、玉米[5-6]和番茄[7]等植物中[8-11]陸續(xù)鑒定到Whirly基因家族成員的存在,廣泛的分布表明它們可能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與生理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Whirly蛋白功能發(fā)揮通過依賴于單鏈DNA的堿基及堿基與疏水氨基酸殘基的堆疊和疏水鍵作用進行結合,還依賴其四倍體結構[4,11]。目前已知Whirly蛋白能與4種核酸序列相結合:端粒末端序列[12]、ERE元件[2,13-14]、AtKP1基因啟動子上的KPRE元件[15]、WRKY53基因啟動子上的ERE-like基序與AT富集區(qū)序列[16]。除了ERE-like和AT富集區(qū)的序列以外,其余3種核酸序列之間無明顯的相似性。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擬南芥和馬鈴薯中的Whirly蛋白家族具有調(diào)節(jié)防御基因表達的功能[3],其可能在防御反應之外的過程中發(fā)揮作用,也可能在葉綠體與細胞核中發(fā)揮作用。Whirly蛋白不僅在細胞核內(nèi)參與水楊酸依賴的抗病信號轉(zhuǎn)導[2,12]、調(diào)節(jié)端粒結構穩(wěn)定[14]和調(diào)節(jié)葉片衰老[16-18],而且在質(zhì)體和線粒體內(nèi)能夠維持其基因組穩(wěn)定[19]、DNA損傷修復[20]、調(diào)節(jié)質(zhì)體基因的表達[5,19-22]和控制角果的發(fā)育[18],另外在胚胎發(fā)育和種子萌發(fā)[6,23]等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的功能。Whirly基因不僅在非生物脅迫中發(fā)揮作用,在生物脅迫中也起著積極調(diào)節(jié)作用,比如番茄SlWHY2在轉(zhuǎn)基因煙草中過表達可對青枯病菌侵染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性[7],辣椒中CaWHY2的表達受疫病的誘導,在2 h時其表達量達到最高值,為對照的2.3倍[10]。
杧果(Mangiferaindica),是世界著名的熱帶水果之一,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分布,包括中國的華南熱區(qū)[24],是熱區(qū)重要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作物,也是農(nóng)民脫貧致富的“金杧果”和“致富樹”。隨著2020年杧果全基因組測序的完成[25],杧果基因功能的研究進程明顯加快,然而目前國內(nèi)外對杧果Whirly基因家族的研究還未見報道。為此,本研究對杧果Whirly基因家族成員的序列特征及其表達特性進行分析,以期為進一步研究Whirly家族成員在杧果生長發(fā)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提供理論依據(jù)。
杧果嫁接苗由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海南儋州杧果種質(zhì)資源圃提供(品種為‘貴妃杧’)。將株高約60 cm均勻一致的杧果嫁接苗移栽到花盆內(nèi),以室溫25 ℃、相對濕度70%~90%、光/暗周期為12 h/12 h條件下進行病害脅迫處理。設置Cg與Xcm 2個處理,每個處理3株苗,0 h處理作為對照組。以分生孢子濃度為2×106個/mL的膠孢炭疽菌分生孢子懸浮液、濃度為2×107cfu 的細菌性黑斑病菌懸浮液分別對杧果嫁接苗葉片均勻噴霧,取樣時間分別為處理后0、3、6、12、24、48、72 h,將杧果葉片剪碎,液氮速凍,保存在-80 ℃下待用。
1.2.1 杧果全基因組數(shù)據(jù)的來源杧果全基因組數(shù)據(jù)由NCBI(PRJNA487154)公布得知,玉米(Zeamays)、煙草(Nicotianatabacum)、擬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蘋果(Malusdomestica)、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菠蘿(Ananascomosus)、水稻(Oryzasativa)、木薯(Manihotesculenta)、毛果楊(Populustrichocarpa)9個物種的基因組和Whirly基因家族信息分別來源于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和PlantTFDB(http://planttfdb.gao-lab.org/)數(shù)據(jù)庫。
1.2.2 杧果Whirly基因家族成員的鑒定從擬南芥數(shù)據(jù)庫獲取AtWHY1、AtWHY2和AtWHY3氨基酸序列,并將其作為查詢對象在杧果基因組數(shù)據(jù)庫中執(zhí)行Blastp比較,將E值設置為10-5。使用Pfam工具 (http://pfam.xfam.org/)檢測得到的杧果蛋白序列結構域,進一步去除沒有典型Whirly結構域的蛋白序列,最終得到所有杧果Whirly基因家族成員[26]。其他9個代表物種中的Whirly基因家族成員采用類似的方法進行篩選。
1.2.3 杧果Whirly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學分析通過使用ProtParam在線分析工具(http//web.Expasy.org/protpasam/)預測氨基酸數(shù)、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等電點、穩(wěn)定性指數(shù)、脂肪系數(shù)、總平均親水性等理化性質(zhì)[27]。利用在線軟件MEME(http://meme-suite.org/tools/meme)對杧果基因家族的蛋白質(zhì)保守基序進行分析[28],再通過DNAMAN 6.0軟件進行高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對。通過在線工具SOPMA(https://www.expasy.org/)預測蛋白質(zhì)的二級結構,利用NCBI Conserved Domain Search預測基因的保守結構域,SWISS-MODEL(https://swissmodel.expasy.org/)對蛋白質(zhì)保守域的四聚體結構進行預測。
1.2.4 系統(tǒng)進化樹分析利用ClustalW程序?qū)x果和9個物種中的Whirly基因家族成員的氨基酸序列進行多序列比對。獲得Whirly蛋白序列后使用MEGA 7.0軟件,通過鄰近法構建進化樹,其中校驗參數(shù)Bootstrap值設置為1 000次重復[29]。
1.2.5 RNA提取及cDNA合成對杧果葉片總RNA進行提取,采用了RNAprep Pure多糖多酚植物總RNA提取試劑盒(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中的方法提取,使用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計(Nano-drop2000C型)測定總RNA的濃度,-80 ℃保存?zhèn)溆?。利用RevertAid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試劑盒反轉(zhuǎn)錄成第1鏈cDNA[30]。
1.2.6 杧果Whirly基因家族表達分析為研究兩種病原菌脅迫下杧果Whirly家族基因的差異表達情況,利用Quant Studio 6 Flex的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系統(tǒng),采用UltraSYBR Mixture 試劑盒(北京康為世紀)作為熒光試劑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操作。建立20 μL的反應體系,每個處理樣本設置3個重復。qRT-PCR反應程序為:95 ℃預變性10 min;95 ℃變性15 s,60 ℃退火/延伸1 min,45個循環(huán);在60 ℃時收集熒光信號。根據(jù)MiWHY1、MiWHY2和MiWHY3基因序列設計實時熒光定量PCR引物MiWHY1-F / MiWHY1-R、MiWHY2-F / MiWHY2-R和MiWHY3-F / MiWHY3-R,以杧果Mi18S作為內(nèi)參基因,設計引物Mi18S-F / Mi18S-R(表1)。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儀軟件(Quant StudioTM 6 Flex)獲得各個樣品的Ct值,以0 hpi的表達量為對照,運用2-ΔΔCt法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確定MiWHY1、MiWHY2和MiWHY3的相對表達量[31]。最后,將qRT-PCR產(chǎn)物經(jīng)2%的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分析兩種病原菌脅迫下不同時間點的基因表達差異。
表1 qRT-PCR引物序列
在杧果基因組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Blastp檢索,去除無典型Whirly結構域的冗余序列和同一基因的非主要轉(zhuǎn)錄形式以后,發(fā)現(xiàn)杧果Whirly基因家族有3個成員,分別命名為MiWHY1、MiWHY2和MiWHY3。通過生物學在線分析工具ProtParam (http:web.sxpasy.org/protparam/)對杧果Whirly基因家族3個成員MiWHY1、MiWHY2和MiWHY3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質(zhì)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表2),MiWHY1氨基酸數(shù)為180個,蛋白分子量為20 294.28 Da,蛋白等電點為9.32,外顯子數(shù)為6,親水性平均數(shù)為-0.19,脂溶指數(shù)為92.06,不穩(wěn)定指數(shù)為45.32;MiWHY2氨基酸數(shù)為217個,蛋白分子量為24 512.89 Da,蛋白等電點為9.18,親水性平均數(shù)為-0.447,脂溶指數(shù)為68.66,不穩(wěn)定指數(shù)為55.66;MiWHY3氨基酸數(shù)為236個,蛋白分子量為26 260.89 Da,蛋白等電點為9.54,外顯子數(shù)為8,親水性平均數(shù)為-0.285,脂肪系數(shù)為75.64,不穩(wěn)定指數(shù)為42.44。因此,預測這3個蛋白均為不穩(wěn)定親水堿性蛋白。
為了更好地了解杧果Whirly基因家族的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將杧果(3個)、玉米(6個)、煙草(19個)、擬南芥(4個)、蘋果(3個)、番茄(2個)、菠蘿(1個)、水稻(2個)、木薯(3個)、毛果楊(6個)Whirly基因的蛋白序列通過BLAST工具進行蛋白質(zhì)序列分析,利用ClustalW程序和MEGA 7.0軟件構建3個杧果Whirly基因與其他物種(共9種)植物Whirly基因的蛋白序列系統(tǒng)進化樹(圖1),基于蛋白序列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顯示,Whirly家族蛋白具有多樣性,MiWHY1與木薯(Manes.01G189300.1)親緣關系最近,MiWHY2與毛果楊(Potri.010G092500.1)親緣關系最近,MiWHY3與番茄(Solyc11g044750.1.1)親緣關系最近,對于親緣關系較近的蛋白質(zhì),推測它們具有相似或相近的生物學功能。
基于在線軟件MEME對杧果MiWHY1(GWHPABLA011035)、MiWHY2(GWHPABLA032351)、MiWHY3(GWHPABLA034174);番茄PtWHY1(Solyc05g007100.2.1)、PtWHY2(Solyc11g044750.1.1);毛果楊PtWHY1(Potri.003G048700.1)、PtWHY2(Potri.003G048700.2)、PtWHY3(Potri.008G149100.1)、PtWHY4(Potri.008G149100.2)、PtWHY5(Potri.008G149100.3)、PtWHY6(Potri.010G092500.1);木薯MeWHY1(Manes.01G189300.1)、MeWHY2(Manes.02G200100.1)、MeWHY3(Manes.18G108600.1)基因家族的蛋白質(zhì)保守基序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MiWHY1、MiWHY2和MiWHY3與番茄、毛果楊、木薯的Whirly基因家族中鑒定出3個保守基序,其中共有1個高度保守的基序Motif1,Motif1再通過DNAMAN進行多序列比對(圖2)。保守基序Motif1含有49個氨基酸,包含20個百分之百保守的序列,杧果MiWHY1的保守基序位置為34~82;MiWHY2的保守基序位置為125~173;MiWHY3的保守基序位置為91~139。通過基序分析發(fā)現(xiàn),Whirly基因家族在進化上結構具有保守性。
圖1 10個Whirly蛋白的系統(tǒng)進化樹Fig.1 Phylogenetic tree constructed from 10 Whirly proteins
表2 杧果Whirly基因家族成員的基本信息
通過生物學在線分析工具SOPMA對MiWHY1、MiWHY2和MiWHY3蛋白的二級結構預測分析結果表明(圖3),無規(guī)則卷曲(45.00%)和α-螺旋(30.00%)是MiWHY1蛋白二級結構主要元件,其次是延伸鏈(19.44%)和β-轉(zhuǎn)角(5.56%);無規(guī)則卷曲(47.47%)和延伸鏈(26.27%)是MiWHY2蛋白二級結構主要元件,其次是α-螺旋(20.28%)和β-轉(zhuǎn)角(5.99%);無規(guī)則卷曲(42.37%)和α-螺旋(29.66%)是MiWHY3蛋白二級結構主要元件,其次是延伸鏈(22.03%)和β-轉(zhuǎn)角(5.93%)。
MiWHY1~MiWHY3. 杧果;SlWHY1、SlWHY2. 番茄;PtWHY1~PtWHY6. 毛果楊;MeWHY1~MeWHY3. 木薯圖2 杧果與其他物種Whirly家族保守基序的多重序列比對MiWHY1-MiWHY3. Mangifera indica;SlWHY1,SlWHY2. Solanum lycopersicum;PtWHY1-PtWHY6. Populus trichocarpa;MeWHY1-MeWHY3. Manihot esculentaFig.2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of conserved motifs of Whirly family in mango and others
A. MiWHY1;B. MiWHY2;C. MiWHY3;橫坐標表示氨基酸位點圖3 杧果Whirly家族的二級結構預測The abscissa indicates the position of the amino acid sequenceFig.3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of Whirly family in mango
通過NCBI Conserved Domain Search對杧果Whirly家族和馬鈴薯StWHY1蛋白質(zhì)序列進行保守結構域分析,發(fā)現(xiàn)杧果Whirly家族成員與馬鈴薯StWHY1含有的保守結構域相同,均含有Whirly超家族保守域(圖4)。其中MiWHY1蛋白的Whirly超家族保守域位置為24~139(圖4,A);MiWHY2蛋白的Whirly超家族保守域位置為95~212(圖4,B);MiWHY3蛋白的Whirly超家族保守域位置為61~196(圖4,C); StWHY1蛋白的Whirly超家族保守域位置為98~233(圖4,D)。
基于同源建模原理,通過SWISS-MODEL軟件對杧果MiWHY1、MiWHY2和MiWHY3蛋白保守結構域的四聚體結構進行預測(圖5,A~C),預測結果顯示,它們?nèi)叩慕Y構基本一致。其中,MiWHY1、MiWHY2和MiWHY3四聚體結構與馬鈴薯(圖5,D)Whirly蛋白的四聚體結構類似,根據(jù)結構決定功能的原理,推測MiWHY1、MiWHY2和MiWHY3四聚體在功能上也與馬鈴薯Whirly蛋白的四聚體具有相似性。
以杧果Mi18S作為內(nèi)參基因,0 h處理作為對照組。利用qRT-PCR檢測并分析了兩種病原菌侵染過程中杧果Whirly家族基因的表達程度。其中,杧果膠孢炭疽菌(Cg)侵染過程中(圖6,A1),MiWHY1、MiWHY2和MiWHY3的相對表達量均顯著上調(diào),并在24 h時達到最大值,其中MiWHY1的相對表達量達到對照的74.9倍,MiWHY2的相對表達量達到對照的15.5倍,MiWHY3的相對表達量達到對照的6.8倍,整個侵染過程中MiWHY1的相對表達量均高于MiWHY2和MiWHY3;杧果細菌性黑斑病菌(Xcm)侵染過程中(圖6,B1),MiWHY1、MiWHY2和MiWHY3的相對表達量在處理12 h前明顯下調(diào),MiWHY1、MiWHY3相對表達量在12 h后顯著上調(diào),隨后下調(diào)。將qRT-PCR產(chǎn)物經(jīng)2%的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圖6,A2、B2),結果表明,在不同病原菌侵染過程中,MiWHY1、MiWHY2和MiWHY3的相對表達量與對照差異性顯著。
A. MiWHY1; B. MiWHY2; C. MiWHY3;D. StWHY1;Query seq.查詢序列;Specific hits.特異位點;Superfamilies.超家族圖4 杧果Whirly蛋白保守結構域分析Fig.4 Conserved domain analysis of Whirly proteins in mango
A. MiWHY1;B.MiWHY2;C. MiWHY3;D. 馬鈴薯 Potato圖5 杧果Whirly蛋白保守域四聚體結構預測與馬鈴薯[4,11]Whirly蛋白四聚體結構比較Fig.5 Comparison of the conserved domain tetramer structure of mango Whirly proteins with the structure of potato Whirly protein tetramer
A. 膠孢炭疽菌(Cg);B. 細菌性黑斑病菌(Xcm);*表示處理與對照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圖6 杧果Whirly基因家族在不同病原菌脅迫下的表達與PCR產(chǎn)物電泳圖A. Cg;B. Xcm;* Indica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s and control (CK) at 0.05 levelFig.6 Expression analysis of Whirly gene family in mango under different pathogen stress treatments and PCR product electrophoresis
基因組測序技術的提高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深入,為植物基因家族的鑒定、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基礎,已經(jīng)成功對大量植物全基因組進行測序。Whirly家族是一類植物特異的轉(zhuǎn)錄因子,廣泛存在于植物細胞內(nèi)。葉綠體、線粒體與細胞核是植物3個具有遺傳信息DNA的細胞器,保護DNA與維持遺傳信息的有序表達是植物生存與發(fā)育的關鍵,Whirly蛋白既定位于質(zhì)體又定位于細胞核,在質(zhì)體與細胞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4]。Whirly蛋白的結構與生理功能十分復雜,盡管Whirly基因在雙子葉草本十字花科的模式植物擬南芥中的分子機制已經(jīng)得到了闡明[4,11],但對豐富多彩的植物而言,仍很局限,僅僅是家族成員的數(shù)量上就差異很大,如CAM植物菠蘿有1個成員、茄科煙草有19個成員,家族成員的多樣性也暗示著其功能多種多樣。本研究的杧果是一種典型的漆樹科果樹,參照首次報道的馬鈴薯PBF-2(StWHY1)Whirly蛋白的四聚體結構特點[2-3]和最為保守的Whirly結構域序列,通過全基因組鑒定確定杧果有3個Whirly基因家族成員,均含有1個公認的最為保守的Whirly結構域[3-4],四聚體結構與馬鈴薯Whirly蛋白四聚體結構具有高度相似性,推測它們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Desveaux等[2]研究發(fā)現(xiàn),馬鈴薯PBF-2四聚體由4個p24蛋白通過中心的螺旋-環(huán)-螺旋連接在一起,C4對稱分布形成,形態(tài)呈螺旋狀。此外,Whirly蛋白四聚體的β-片層結構輻射向外,β-片層的邊緣及之間起到與單鏈DNA結合的作用,而β-片層上部則沒有單鏈DNA的結合,每個蛋白單體只可以結合9個核苷酸;3個α-螺旋向四聚體中心匯聚,從而形成一個直徑為0.8 nm且具有疏水功能的中心空穴在蛋白質(zhì)表面,有害物質(zhì)有可能被Whirly蛋白利用中心空穴進行儲存,最終保護DNA免受脅迫的傷害[4]。
中國杧果病害危害嚴重,常見的病害有炭疽病、細菌性黑斑病、白粉病、蒂腐病、瘡痂病等[27],其中,杧果膠孢炭疽病與細菌性黑斑病危害杧果最為嚴重[28-29]。為了研究杧果Whirly基因是否受膠孢炭疽菌與細菌性黑斑病菌侵染的誘導表達,本研究分別噴霧接種兩種病原菌于杧果葉片上,并通過qRT-PCR技術揭示膠孢炭疽菌與細菌性黑斑病菌侵染過程中杧果Whirly家族基因的相對表達量。發(fā)現(xiàn)在不同病原菌侵染過程中,MiWHY1、MiWHY2和MiWHY3的相對表達量與對照差異性顯著,如MiWHY1、MiWHY2和MiWHY3在膠孢炭疽菌侵染后的3~72 h內(nèi)均顯著性上調(diào)表達,表明杧果Whirly基因響應了病菌的侵染。Whirly基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模式植物擬南芥Whirly蛋白的結構和功能上[1]以及干旱[7]、低溫[10]、鹽[11]等非生物脅迫對基因表達水平的影響方面,也有前人在研究中提到Whirly基因參與轉(zhuǎn)基因煙草青枯病菌[7]、辣椒疫霉菌[10]等生物脅迫的調(diào)控。本研究所用的兩種病原菌分別屬于刺盤孢屬真菌、黃單胞菌屬細菌,這兩個屬是生產(chǎn)中較為重要的病原菌,且Whirly基因響應疫霉菌的侵染[10],這暗示著Whirly基因?qū)Χ喾N病原菌的侵染均有響應,可作為研究植物抗病機制的候選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