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湖南省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心胸外科,湖南 長沙 410000)
我國肺癌的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在所有腫瘤中位列第一,外科手術(shù)是肺癌治療的首選和主要方法,一般適用于所有肺癌的早、中期,部分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也可通過外科手術(shù)治療。肺癌根治術(shù)的手術(shù)死亡率極低,約為1%~2%,早期的肺癌通過手術(shù)能達到治愈效果,但肺癌根治術(shù)后常會出現(xiàn)由于手術(shù)切口導致的疼痛,同時手術(shù)后患者插引流管完成手術(shù)殘留的血性液體引流,管道也會引起患者疼痛。疼痛作為人體最直觀的感覺體驗之一,癌癥患者本身具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加之身體的疼痛,極易引發(fā)各種負面心理情緒,焦慮、恐懼、精力下降等問題接踵而來[1-5]??梢?,肺癌患者的疼痛管理對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心理干預療法對肺癌手術(shù)患者疼痛的改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行肺癌根治術(shù)治療的肺癌患者67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臨床護理方法分為心理干預組(n=37)與常規(guī)護理組(n=30)。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男19 例,女11 例;年齡40~68 歲,平均年齡(54.6±17.8)歲。心理干預組男22 例,女15 例;年齡40~67 歲,平均年齡(55.1±16.9)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為早、中期肺癌者;②具有完善的理解、語言表達能力;③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抑郁癥者;②存在其他系統(tǒng)腫瘤者。
1.2 方法 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根據(jù)不同患者具體情況使用特定藥物進行治療,治療中應遵循個體化治療原則靈活選擇鎮(zhèn)痛藥物劑量、劑型。
心理干預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聯(lián)合開展心理護理,主要包括①認知干預:認知干預由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老師進行,對患者、患者家屬進行認知行為干預,使其認識到焦慮、抑郁、恐懼等負性心理情緒的引發(fā)原因,并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負性心理情緒對于疾病治療的負面作用,不斷樹立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從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消除負性心理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認知行為干預每周開展1 次。②社會支持干預:部分肺癌患者認為自身時日無多,從而出現(xiàn)不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觀念,使其認識到人際關系的建立對疾病治療,個人價值體現(xiàn)的意義,在人際關系的建立中不斷找到自身價值、自身意義,獲得情感支撐,從而將他人的安慰和支持轉(zhuǎn)化為克服疼痛的精神支撐。③集體心理干預:每周五或周六組織患者開展集體心理干預,首先讓患者們相互認識,溝通交流,這一步驟同時也在完成社會支持干預,隨后在醫(yī)護人員的幫助下在患者間建立友誼。再引導患者們互相交流,共同勉勵,相互支持,在交流的最后預留約20 min 鼓勵病情好轉(zhuǎn)的典型患者分享自身心路歷程和對抗疾病的心理活動,為患者們樹立治療信心。④家庭心理干預:與每一位患者家屬建立一定聯(lián)系,包括電話、微信等訪視,在集體活動中讓家屬盡可能參與,醫(yī)護人員要告知家屬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對患者的積極作用,讓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最大限度消除內(nèi)心負面情緒。
1.3 觀察指標 使用長海痛尺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疼痛程度評分、使用焦慮特質(zhì)量表(STAI)、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簡明心境狀態(tài)測試量表(POMS)對患者護理后心理情緒情況進行評定。長海痛尺:將NRS、VRS 相結(jié)合,采用0~10 刻度評分,對于無力指示量尺數(shù)字的患者可以根據(jù)眨眼幫助評估疼痛。從輕到重可分為無痛、輕度疼痛、重度疼痛、劇烈疼痛和無法忍受的疼痛。STAI:由Spielbergei 等編制,共計20 個題目,每個題目按照1~4 分分級,級別越高表示頻率越高,總得分與焦慮傾向程度成正比。SDS:共計20 個題目,包括10 個正向計分題和10 個反向計分題,正向計分題按照1~4分記錄,反向計分題按照4~1 分記錄。POMS:由Grove、Prapavessis簡化,包括緊張、憤怒、抑郁、疲勞、慌亂、精力、自尊七個情緒分量表,分0~4 分計分,分別為幾乎沒有、有一點、一般、比較多、很多。對7 個分量表分值進行總和,查閱常模并計算T 分值,情緒紛擾總分(TMD)=緊張、憤怒、抑郁、疲勞、慌亂總分值與精力、自尊總分值的差值+100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TAI、SDS 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后STAI、SDS評分較干預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心理干預組患者干預后STAI、SDS 評分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TAI、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TAI、SDS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aP<0.05;與常規(guī)護理組比較,bP<0.05
組別心理干預組常規(guī)護理組例數(shù)37 30時間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STAI 54.36±7.9 21.49±3.6ab 55.41±8.0 34.69±11.7a SDS 53.19±12.37 29.14±4.32ab 53.37±11.97 38.26±5.97a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長海痛尺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后疼痛評分較干預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干預后心理干預組患者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長海痛尺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長海痛尺評分比較(±s,分)
組別心理干預組常規(guī)護理組t值P值例數(shù)37 30長海痛尺評分干預前4.58±1.67 4.60±1.78 0.047 0.963 1.24±0.43 2.16±0.59 7.376 0.001干預后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OMS評分比較 干預后,常規(guī)護理組緊張、抑郁、慌亂評分較干預前有所改善(P<0.05),心理干預組各維度較干預前均有所改善(P<0.05),心理干預組各維度評分均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OMS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OM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與常規(guī)護理組比較,bP<0.05
組別心理干預組常規(guī)護理組例數(shù)37 30時間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POMS評分緊張18.64±5.37 11.34±3.96ab 18.04±5.32 15.30±4.81a憤怒21.66±2.39 17.67±3.19ab 21.14±2.42 20.83±2.28抑郁20.19±4.40 14.32±5.20ab 19.56±4.67 16.61±4.27a疲勞10.99±5.22 8.70±4.31ab 12.07±5.38 11.32±5.46慌亂15.04±5.22 12.07±3.32ab 14.59±5.31 13.88±5.27a精力21.24±4.67 23.02±2.27ab 21.17±4.92 20.53±4.90自尊14.41±3.61 18.06±2.46ab 15.32±3.47 15.03±3.42
人體心理情況與肺癌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及預后均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大多數(shù)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心理情緒,包括恐懼、煩躁、焦慮等,這一情況在肺癌圍手術(shù)期患者中更為明顯,由于缺乏對肺癌手術(shù)的正確認知,手術(shù)方式、手術(shù)效果、手術(shù)開銷等均會對患者心理造成壓力,且肺癌術(shù)后常會出現(xiàn)傷口引發(fā)的疼痛,部分引流管也會引起疼痛,這就更易使患者負性心理情緒加重,一定程度上強化疼痛感,造成惡性循環(huán)。
陳晨等[6]研究顯示,使用循證護理對晚期肺癌患者疼痛進行干預,選取100 例肺癌晚期患者開展研究,其中50 例患者干預前VAS評分為(7.82±1.50)分,與本研究中長海痛尺疼痛評分相當,干預后觀察組患者VAS 評分下降至(4.25±1.05)分,得到顯著好轉(zhuǎn),本研究中心理干預組患者干預后長海痛尺評分略優(yōu)于以往研究。史蓓[7]的研究選取20 例肺癌晚期患者開展健康宣教護理,干預后患者NRS 評分為(3.22±0.68)分,疼痛程度較輕,但該學者所選取患者干預前疼痛程度較輕,平均NRS評分為(6.11±1.28)分,可見健康宣教護理能夠一定程度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樹立對疾病的正確認知觀念,但作用效果仍不如全方面的心理干預。王捍華等[8]研究采用與本研究類似認知干預護理方法,結(jié)果顯示,患者對疼痛教育、控制疼痛方法的滿意度顯著提升,可見這一干預方法確有成效。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心理干預組患者干預后STAI、SDS、長海痛尺、POMS 評分均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患者經(jīng)過心理干預后各項負面情緒均得到控制,疼痛改善效果顯著。心理干預作為一個系統(tǒng)化護理模式,其不僅是簡單的與患者談心聊天,而是一種長期的、系統(tǒng)的、多維度的心理支持,本研究通過個人認知干預、社會支持干預、團體溝通干預及家庭親情干預4個維度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卓有成效。
綜上所述,對于肺癌患者術(shù)后疼痛情況,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各種負性心理情緒的蔓延,明顯改善患者疼痛,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