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晶晶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010)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辦公建筑作為人們?nèi)粘^k公的地方,也在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而發(fā)生著變化,高層辦公樓是現(xiàn)代化城市所必需的建筑,而其中的共享空間又是辦公建筑的重中之重,設計的好壞影響了人們在其中的工作效率及身心健康。深業(yè)泰然大廈采用了整棟建筑中心內(nèi)庭院,在垂直方向上建立了大量供辦公人員休閑娛樂以及交流的場所,并且通過橫向以及縱向的連接,形成立體式的公共空間并向東蔓延至園區(qū)中心廣場,如圖1 所示。
圖1 鳥瞰圖
共享空間在廣義上講是指在建筑領域公共的使用空間。共享空間的提出源于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學家約翰·波特曼。根據(jù)一些實驗,通過建筑空間對人心理的作用,理念上秉承“建筑是為人而不是為物”,將人們對建筑物的一些需求和理想化的模型加入建筑物中,在設計上重點傾向于空間的處理,倡導把人的感官上的因素和心理上的因素融入設計中去[1]。
共享空間一般會通過加入人的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需求,并融入一些地區(qū)或者大自然中的元素,來達到提高辦公人員的舒適度的目的,消除環(huán)境及人為因素帶來的緊張和疲勞。一般還會通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來增加空間的美感,例如花草樹木、建筑小品、光照、水流等,引起人們的關注。約翰·波特曼認為空間設計應該為“人看人創(chuàng)造機會”[2]。在與人交流時,能夠保持心情舒暢,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空間讓人們觀賞停留。并且具備一定的防疫、清潔空氣以及改善環(huán)境溫度的能力。
深圳深業(yè)泰然大廈地理位置優(yōu)越,處于深圳市福田區(qū)濱河大道與廣深高速交匯處,北接深南大道及地鐵一號線,交通便利。該地塊是車公廟泰然金谷小區(qū)最后一塊稀缺寶地,南臨云松、水松大廈,北靠雪松、紅松大廈。
泰然大廈建筑高度為106m。其建設用地總面積24522m2,占地面積約10691m2,建筑面積約168943m2。泰然大廈的開放空間面積達到13831m2,景觀硬質(zhì)鋪裝面積12777m2,景觀綠化面積11745m2。
建筑體量的最終形成是多方面考量和選擇的結(jié)果。該建筑的形體生成邏輯是先在基地紅線內(nèi)圈定范圍,對周邊路段和建筑物進行考察分析,從而擬定主體建筑的凈寬。然后確定在內(nèi)部設置多功能庭院的初步設計思路后,再將所有建筑量堆砌形成一個完整的體型。下一步需要研究該體量與建筑限制高度的關系,依周邊建筑及本案功能分布確定塔樓及裙房,利用斜面屋頂放置景觀陽臺,最終建成建筑形體如同泰山的建筑——深業(yè)泰然大廈,如圖2 所示。
圖2 建筑體量生成
泰然大廈設計的核心是公共空間的營造。整座泰然大廈被分成六座,每一座都有自己的核心筒交通,樓座與樓座之間也有交通聯(lián)系。建筑空間圍繞著中心的共享多功能庭院,在橫向與縱向的連接上又增加局部的共享空間,讓人們活動更加自如,增強了人們的體驗感和舒適度。
空間設計上,退臺的設計方案使這棟高層辦公樓顯得獨一無二,將退臺裙房的屋面做成了共享空間的立體花園,不僅改變了人們以往對于辦公樓的認知,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陽臺交錯設計在單元空間的退臺里,形成一條獨特美麗的風景線。泰然大廈的一眾空中花園的共享空間設計別具一格,許多參觀者眼前一亮,既環(huán)保低碳,還能讓自然風穿透大樓。遍布大廈的外陽臺成為有效的自遮陽空間,建筑能耗有效降低。
整座建筑采用了堆疊單元塊的形式,將建筑進行交錯式分布,大圍合式布局來獲得最大的周長,并且最大面積地創(chuàng)造了庭院類公共空間,如圖3 所示。
圖3 堆疊的單元
將每一層的裙房屋面都設計成立體花園,根據(jù)每個單元的大小進行針對性設計,設計喜陽植物、建筑小品。在辦公室外圍就是空中花園庭院,讓辦公環(huán)境充滿自然清新的氣味,讓人們能夠在辦公的同時享受大自然。在建筑空間內(nèi)部,也設置了跨層的空中花園,這種通高的公共空間在高層建筑中顯得格外重要,打破了中規(guī)中矩的辦公房間的壓抑和限制,給人開闊的感覺。此外,在每個單元的外立面上都設計了陽臺,空中花園與陽臺相間分布,讓泰然大廈的辦公環(huán)境更加清新自然,促進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人們的辦公形式也不再只局限于坐在座位上辦公,不同于以往的辦公樓,如圖4 所示。
圖4 南立面
在進行共享空間設計時要明確建筑是服務于人的,將本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對于服務指定人群的共享空間,要有針對性的設計,對于空間布局較小,無法提高空中花園設計,應進行合理分析設計,可以設置草皮、灌木等一些占地面積較小的植物。并且共享空間具有很多的功能屬性,建筑可以在水平和豎直方向上設計不同功能屬性的共享空間,以達到人們多方位的需求。
在該項目的設計中,如何提高高層辦公樓共享空間占有率和滿足現(xiàn)代化建筑最基本的舒適度,并且提高綠地率來進一步增加人們在其中的滿意度,是設計師主要解決的問題。此項目通過退臺形式建立起空間立體感,從而對共享空間進行合理的分隔,這樣既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一個充滿立體感和人性化的辦公性建筑,又實現(xiàn)了一種自然和諧的共享空間設計。
辦公建筑是人們除住所之外呆得最久的地方。共享空間作為一種公共性的空間,設計在辦公建筑當中,應該本著人生于自然,人依賴自然的原則。在共享空間中添加綠色生態(tài)環(huán)境是現(xiàn)代高層共享空間設計的一個熱門方案,既能夠提升辦公環(huán)境,又能夠接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通過該工程實例對未來高層辦公建筑共享空間設計具有一定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