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嘉,陸宇清
(杭州園林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郊野型濱河綠帶是城市近郊或邊緣地區(qū),在保護自然前提下的適度建設,開展生態(tài)旅游、市民游覽和康樂場所[1]。在濱河環(huán)境整治提升,生態(tài)修復的基礎上,遵循低影響的開發(fā)理念,打造自然與人文共融的濱河綠帶景觀設計是本次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進一步彰顯濱水城市特色,鞏義市開展包括伊洛河在內的城區(qū)生態(tài)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其中生態(tài)水系景觀專項規(guī)劃將伊洛河濱河綠帶定位為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交融,以休閑旅游、康體運動為主要功能的河川型風景旅游區(qū)。
伊洛河濱水綠帶位于鞏義市城區(qū)北郊,上游起自黑石關鐵路橋,下游至黃河交匯處,全長19 km,設計面積12.1 km2??傮w規(guī)劃提出“一廊六園多景”的設計結構,為生物提供更多棲息空間、重現(xiàn)河洛文化光彩、打造四季之美的帶狀景觀風貌,以豐富的游賞內容構建全域旅游。
伊洛河濱河綠帶植物景觀的營造在整體河道設計的基礎之上,旨在通過植物特色景觀打造四季繽紛、大氣磅礴的郊野河川風景。
依托優(yōu)質的自然資源,以邙山、伊洛河結合城鎮(zhèn)作為背景,渲染出至簡大氣的大美植物整體風貌;靈活運用植物的色彩變化,以突出色相變化為重點,突出月月有景的特色觀賞植物;突出主題植物風景林、精品特色植物園和過渡植物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構筑疏密有致、開合自然的植物空間;考慮綠帶的郊野屬性,植物在選擇上應減少后期管理及維護。部分林地下可預留“白地”[2],為“野草”提供生長空間,打造獨特郊野自然生境。
以海棠和竹作為特色基調樹種,貫穿整條河道,以展現(xiàn)花木之美,喻指文化至深。海棠在河南地區(qū)表現(xiàn)優(yōu)異,常用品種有西府海棠、垂絲海棠及北美海棠。海棠素有水畔觀賞的景觀表現(xiàn)形式[3],海棠與水以借景手法,豐富景觀層次,擴大空間感受。竹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園林植物,竹類四季常青、適應性強,易快速形成景觀效果。河南地區(qū)常用竹類有早園竹、剛竹、黃金間碧玉竹等。
在骨干樹種的選擇上,了解當?shù)仄骄涤炅考爸参锕喔刃杷亢螅缘途S護低耗水的自給型[4]鄉(xiāng)土植物為主,輔以景觀效果較好的樹種,構建節(jié)約型濱水綠帶植物景觀的大框架。骨干樹種中常綠落葉比例為4∶6。以上層喬木撐起綠帶的整體色彩骨架,解決濱河綠帶長期景觀效果。中下層選用開花樹種形成四季有花的景觀,結合灌木地被滿足近期觀賞需求,營造兼顧近期遠期效果的濱水植物風貌(見表1)。
表1 伊洛河濱河綠帶骨干樹種選擇
伊洛河濱河綠帶以綠線、綠面、綠點的營造,構成完整的郊野濱河綠帶植物特色體系,打造景觀特色名片:長堤景行——伊洛河兩岸特色綠道、百花千樹——4個百畝特色園、拾景尋夢——10個精致小游園。
3.3.1 綠線——4段特色綠道
沿伊洛河兩岸依托現(xiàn)狀堤頂路布設有伊洛河大河綠道,以主題樹種營造特色線性植物景觀道(見表2)。
表2 伊洛河特色綠道樹種選擇
5 km櫻花景觀道以早櫻為特色樹種,分枝點約1.8~2 m,結合綠地配置多樣春花植物,豐富季相變化,延長花期,營造春光爛漫的浪漫景觀道。5 km玉蘭景觀道靠近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A級旅游景區(qū)——康百萬莊園,沿堤頂路種植具有文化寓意、庭院屬性的玉蘭,形成春季堤內外春花灼灼的宜人景色。3 km烏桕景觀道依托神北特色小鎮(zhèn)、養(yǎng)生園等設計內容,整體打造秋意漫漫的特色景觀道,配置多樣秋葉植物,強調秋季韻味。8 km水杉景觀道貫穿公路濱河段、濕地段,結合現(xiàn)狀楊樹林,以水杉打造田園濕地景觀,營造郊野濱河風貌植物景觀道。
3.3.2 綠面——4個百畝特色園
200畝海棠園位于生態(tài)養(yǎng)生園,依托山水自然風光與場地良好的生態(tài)本底布置海棠林,通過海塘大道、海棠坡、海棠谷等多樣空間的營造,結合其他春季開花植物,延長觀賞期,形成海棠春曉的絢爛美景。300畝秋葉林位于五龍灣森林公園處,以層林盡染為題布置秋葉林。西側通過地形、水系與園路的組織,形成秋葉草坪,舒緩大氣的地形上種植百畝紅葉林,與邙山景色相融;東側地塊狹長,梳理地形形成谷地,布置百畝黃葉林,形成秋葉谷地林帶。紅葉品種中黃櫨、加拿大黃櫨占20%,烏桕占15%,槭樹科占30%,紅果類如柿樹占10%;黃葉品種中白蠟、銀杏占50%,金葉榆、金枝國槐占15%,櫸樹、樸樹、欒樹占25%。260畝蘆葦蕩于三河口濕地公園內,結合地形地貌,利用現(xiàn)有河灘地形成蘆葦蕩景觀。以大面積片植的蘆葦、蘆竹,結合水杉、旱柳、烏桕等喬木,營造秋冬蘆荻飛雪的景觀,延續(xù)場地肌理,強調自然濕地景觀風貌。600畝花果林依托現(xiàn)狀農田、林地及灘涂,遵從場地性質,定位為浪漫、生態(tài)、易管理的經(jīng)濟型花林景觀。通過搭配不同色彩及季節(jié)的多年生草花與觀賞草結合經(jīng)濟價值的果林,打造桃李芬芳的特色景觀(見表3)。
表3 伊洛河百畝特色植物園樹種選擇
3.3.3 綠點——10個精品小游園
黃龍尋蹤于五龍灣森林公園主入口采用的軸線形式,以陣列大規(guī)格銀杏形成震撼的350 m秋葉景觀大道,作為伊洛河標志性濱水景觀節(jié)點;云影聽松位于河洛匯流處的伏羲文化展示片區(qū),以松柏為特色樹種,結合邙山營造綠色背景,強調軸線景觀序列,形成莊重肅穆的景觀氛圍;柿林秋風依托改造的神北小鎮(zhèn)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再現(xiàn)古村落傳統(tǒng)風貌,選取符合寺廟文化、村莊文化的特色樹種烘托文化內涵,結合鞏義老八景之一的“邙山秋風”,打造碩果累累的景象;荷風醉月圍繞養(yǎng)生園北部的浣花湖,形成夏季楊柳依依荷花盛開的景象;杉影婆娑位于南河渡村通過地形梳理的谷地,營造谷溪環(huán)境,打造90畝杉類園;竹韻風華集合森林公園茶室布置的竹園,臨水而布的竹溪水榭結合地形的塑造彌補北方剛竹高度的不足,夾道形成篁竹幽徑;康莊探梅結合康百萬碼頭、漕運集市及大河綠道布置冬季觀花植物景觀道,增添文化氣息;山楂之戀呼應喜慶小鎮(zhèn)場地屬性,以喜慶主題植物觀紅葉、賞紅果,形成火紅一片的精致游園;暗香涵芳主打芳香植物小游園,以芳香植物營造以嗅覺親近自然的小游園;紫碧留聽造景理念源自當?shù)亍白锨G三兄弟”的傳說,成片種植紫荊形成一處橋頭俯瞰的花海景觀(見表4)。
表4 伊洛河10個精品小游園樹種選擇
伊洛河濱河綠帶植物景觀專項設計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及“城市雙修”理念指導下,對郊野河川型風景旅游區(qū)植物特色景觀營造的理論實踐及實際研究。伊洛河濱河綠帶正處于分段施工階段,局部建成區(qū)段河道生態(tài)環(huán)境及景觀風貌已切實得到了提升及改善,也為游人創(chuàng)造了新的休閑旅游、康體運動和親近自然的美好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