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
我閨密辭職了。
她很灑脫地告訴我,她早有此想法,只是迷茫于未來,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我問她:“那你這次是怎么下定決心的呢?”
她告訴我說:“各種各樣的原因吧,最大的原因還是他們冤枉我,我一下子沒忍住就說了離職。不過最好笑的是,我們主管問都沒問我離職的原因,直接讓我去前臺辦了手續(xù),我就有種‘啊,他們是不是在等著我離職’的想法,慶幸自己提了離職?!?/p>
我閨密從長沙離開,去外地打拼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兩年,我們彼此不熟悉對方工作中的人和事,會頻頻向?qū)Ψ酱笸驴嗨?/p>
她曾苦笑著說:“在學校那會還沒看出來,很多人會不明就里地看你不順眼。你說你得罪了她吧,你們根本就沒說過幾句話,她話里話外就是喜歡對你陰陽怪氣,防不勝防,每天說話一來一回,有些還全要靠猜,真的好累。”
我曾感同身受地安慰她:“這就是長大吧,長大后誰也不會像年少時候那樣輕易把喜好擺在臉上,都是會在和和氣氣中夾槍帶棒,只要加一句‘我開玩笑的’,你要是因此而發(fā)火,對方還有機會對你無辜道‘你怎么這么開不起玩笑呀’,你只能悶悶吃虧,想要在這種環(huán)境里生存下去,你就只能變得和他們一樣?!?/p>
可我們有一個共同點:我們并不想磨滅自己身上的棱角,變得和大部分人一樣。說來可笑,我們總有過多的想法,實踐起來總是會慢半拍。我們也會沉溺于生活中的安逸,需要特定的時間才能喚醒身體中某個叛逆的因子。
我們無法互相督促對方,是否達到了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也無法檢驗對方是否達標。
我們只是不想隨波逐流,變成我們不喜歡的那種圓滑世故,泯然眾人矣。我們認為生活很美好,對人處世舒服就好,不用明里暗里地去諷刺別人。但可笑的是如果你身邊大多數(shù)是你不想變成的那種人的話,你要么就只能脫離那個環(huán)境,要么就是變成環(huán)境中的人。
很可笑吧,這就是現(xiàn)實。
今年開始,我的生活變得逐漸充滿戾氣起來?;蛟S是去了醫(yī)院太多次,又或許是生活不如意,總之所有的事情堆積在一起,讓人很想透一口氣——主要還是我太在意他人了,不管是目光還好,評價也罷。從小時候起,別人說什么,我都會信。他們覺得你這個不好,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想我不順心,都會把想法加諸在我身上。而我通常沒有什么分辨能力,一些好的、不好的,和我有關(guān)的、和我無關(guān)的事情發(fā)生,我都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這使得我身上的壓力巨大。
我喜歡的漫畫里面的一個配角曾對主人公說過,他年少的時候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是個了不起的天才。直到長大后經(jīng)過各種事情,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才清楚地感受到——他是個普通人。
我也是個普通人,又執(zhí)拗著一口氣不肯承認,有時候甚至認為自己有點自傲。
但他和我不同,他認為就算自己是普通人又怎么樣,失敗過又怎么樣,只要之后不再失敗,普通人也是可以追趕上天才。
我將他的這份剖白記錄了下來,心中不免釋然:就算是普通人又怎么樣呢?世界上到處是普通人,而人與人之間形成差距的根本原因就是,你想不想從普通人變得不那么普通。
年少時我只看到飛鳥在天空中翱翔,就認為它們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地可以去往更多的地方,見到更多的風景。殊不知他們每天也要提防外界的各種傷害。我永遠只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當將自己的心態(tài)放平,能站在一個別樣的角度看待事物時,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有時候生活是無邊黑暗,可總有光透過縫隙照耀進來。
你要懂得分辨世間的惡意與善意,這樣你等的光才會到來。
3282500589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