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湘
福建省立醫(yī)院藥學部,福建福州 350001
2 型糖尿病其特點為機體能夠產(chǎn)生胰島素,但細胞無法正常作出反應(yīng), 導(dǎo)致胰島素效果無法良好發(fā)揮[1]。該類型糖尿病起病多比較隱匿,且癥狀較輕,極易被忽視,但是,若未能及時給予積極規(guī)范治療,極易造成感染性疾病、微血管病變等多種并發(fā)癥,導(dǎo)致病情加重、治療難度增加,嚴重時甚至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3]。糖尿病腎病是2 型糖尿病最常見慢性并發(fā)癥之一,是導(dǎo)致終末期腎衰的重要原因, 對患者生命安全威脅極大,需及時進行有效治療[4-5]。 目前,藥物是臨床治療2型糖尿病并發(fā)腎病的重要方式,因此,探尋高效、安全用藥方案具有重要意義[6]。 該次研究納入2020 年1月—2021 年6 月時段內(nèi)該院收治符合研究條件的76 例2型糖尿病并發(fā)腎病患者, 評估貝那普利和阿托伐他汀聯(lián)用的治療效果, 旨在為臨床治療2 型糖尿病并發(fā)腎病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符合研究條件的76 例2 型糖尿病并發(fā)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jù)用藥不同分為對比組(貝那普利)、研究組(貝那普利+阿托伐他?。?,每組38 例。對比組男20 例,女18 例;年齡40~75 歲,平均(58.55±8.48)歲;病程5~16 年,平均(10.32±2.56)年。 研究組男19 例,女19 例;年齡41~74 歲,平均(58.12±8.63)歲;病程4~16 年,平均(10.29±2.44)年;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學要求,報備且通過審核批準后開展。
納入標準: ①符合2 型糖尿病腎病診斷指南與標準;②了解研究涉及內(nèi)容、目的以及全部過程,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③具備一定交流、溝通能力。
排除標準:①1 型糖尿病者;②合并其他嚴重疾??;③并發(fā)酮癥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等其他并發(fā)癥者;④對研究使用藥物存在既往過敏史、禁忌證者;⑤其他原因所致腎病者;⑥無法積極配合完成研究者。
對比組(貝那普利):初始單次取2.5 mg 貝那普利讓患者服用,1 次/d,而后根據(jù)患者病情、服藥反應(yīng)酌情調(diào)整藥物劑量,一般可調(diào)整為10 mg/次,1 次/d,共治療1 個月。
研究組(貝那普利+阿托伐他?。贺惸瞧绽盟幣c對比組一致, 初始單次取10 mg 阿托伐他汀讓患者服用,1 次/d,而后根據(jù)患者病情、服藥反應(yīng)酌情調(diào)整藥物劑量,最大藥物劑量≤80 mg/d,共治療1 個月。
1.3.1 觀察分析治療效果 評定標準:顯效:蛋白尿、水腫等癥狀及體征消失,血糖、血脂以及腎功能等指標水平恢復(fù)至正常范圍;有效:各項癥狀及體征、相關(guān)指標水平均較治療前改善明顯;無效:不符合上述判定標準[7]。
1.3.2 觀察分析血糖水平 于治療前后采集血液標本,測定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為確保結(jié)果準確性,可測定3 次以平均值作為比較數(shù)值。
1.3.3 觀察分析血脂指標 于治療前后采集血液標本,測定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1.3.4 觀察分析腎功能指標 于治療前后采集血液標本,測定24 h 尿蛋白定量、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水平。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分析治療總有效率,研究組(94.74%)較對比組(76.32%)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測定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均較對比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s)
組別對比組(n=38)研究組(n=38)t 值P 值空腹血糖(mmol/L)治療前 治療后餐后2 h 血糖(mmol/L)治療前 治療后9.61±2.61 9.59±2.75 0.033 0.974 7.11±1.45 5.25±1.17 6.154<0.001 12.26±2.44 12.39±2.51 0.229 0.820 10.52±1.89 8.22±1.47 5.921<0.001糖化血紅蛋白(%)治療前 治療后8.94±1.53 8.89±1.61 0.139 0.890 7.22±1.26 6.09±1.01 4.314<0.001
測定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研究組均較對比組更優(yōu),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表3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組別對比組(n=38)研究組(n=38)t 值P 值三酰甘油治療前 治療后3.54±0.45 3.53±0.48 0.094 0.926 2.86±0.39 1.42±0.28 18.489<0.001總膽固醇治療前 治療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治療前 治療后6.41±1.29 6.39±1.30 0.067 0.947 5.11±1.03 3.45±0.98 7.197<0.001 4.62±0.55 4.61±0.57 0.078 0.938 3.57±0.48 3.01±0.42 5.412<0.001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治療前 治療后1.38±0.22 1.39±0.23 0.194 0.847 1.59±0.28 1.82±0.33 3.276 0.002
測定24 h 尿蛋白定量、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均較對比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對比組(n=38)研究組(n=38)t 值P 值24 h 尿蛋白定量(g)治療前 治療后尿素氮(mmol/L)治療前 治療后1.71±0.49 1.68±0.52 0.259 0.797 1.33±0.38 0.85±0.31 6.034<0.001 5.64±1.17 5.78±1.09 0.540 0.591 4.52±1.01 3.48±0.96 4.601<0.001血肌酐(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163.78±12.26 164.05±11.87 0.098 0.923 128.41±10.55 102.37±8.43 11.887<0.001
2 型糖尿病確切病因、 發(fā)病機制尚不是非常明確,極為復(fù)雜,主要是因胰島素抵抗、相對性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8-9]。 同時,相關(guān)研究指出,年齡增長、營養(yǎng)過剩以及體力活動不足等也與疾病發(fā)生存在密切關(guān)系[10]。近年來,受老齡化進程加快、現(xiàn)代生活方式改變等一系列因素作用及影響,2 型糖尿病發(fā)病率處于持續(xù)上升狀態(tài),糖尿病腎病作為2 型糖尿病最常見并發(fā)癥, 患者數(shù)量隨之增加[11-12]。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資料顯示,糖尿病腎病已經(jīng)成為導(dǎo)致終末期腎病的第二位原因,因此,盡早采取積極規(guī)范治療, 于糖尿病腎病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13]。 現(xiàn)階段,臨床對于2 型糖尿病并發(fā)腎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主要以藥物治療、飲食治療等為主,貝那普利是目前治療2 型糖尿病并發(fā)腎病的常用藥, 其屬于前體藥物,當進入機體,在肝臟內(nèi)可水解成有活性的代謝產(chǎn)物貝那普利拉,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zhuǎn)換,降低血管阻力,減少醛固醇分泌,同時,其也能夠抑制轉(zhuǎn)化因子、細胞外基質(zhì)合成,延緩腎病進展[14]。 但是,臨床實踐證實,患者病情不盡相同,單藥治療存在局限,需聯(lián)合其他藥物提升療效。
該次研究分析治療總有效率,研究組(94.74%)較對比組(76.32%)更高(P<0.05),與任光輝[15]研究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88.89%高于對照組的62.22%)具有較高一致性;測定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均較對比組更低(P<0.05);測定三酰甘油、 總膽固醇、 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均較對比組更優(yōu)(P<0.05);測定24 h 尿蛋白定量、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均較對比組更低(P<0.05); 提示貝那普利和阿托伐他汀聯(lián)用治療2 型糖尿病并發(fā)腎病的效果較單藥治療更為確切, 分析原因為阿托伐他汀為HMG-CoA 還原酶選擇性抑制劑,當其進入機體,可有效抑制膽固醇在肝臟的生物合成,進而降低血漿膽固醇、脂蛋白水平,同時,其也可以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攝取、分解代謝,進而降低其水平,此外,阿托伐他汀還具有促進內(nèi)皮細胞功能恢復(fù)、 降低蛋白尿排泄等作用[16]。
綜上所述,聯(lián)合用藥能夠發(fā)揮藥物協(xié)同增效作用,從而更好改善疾病癥狀,控制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