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作妙筆,出觀者意料而寫自家情懷。反常之常,是書法中趣味。有趣有味,則自家面貌清新不俗,有出有入,則古人風神點滴可見。文瀏弟書法,清新如春,撲面爽爽,雖無水天壯闊,亦是窗蟾圃韭之雋情,人過目而猶念念。
二王書跡,于尺牘方寸,寫三千古今,自然是意趣之極作。吾等學書人,問而思之,當以珍、真、臻為階梯。短長不較,起落無驚,一如春風,便可入繁華、臻妙境。文瀏弟書已具氣象,若再少思索多奮飛,真中再向真,干凈爽利,約應有不同。行筆之力,在學養(yǎng)之基。道得五車,書得一墨,乃是有“法”之筆墨。舍其婉轉,書其清潔,方為“適我”之精神?!巴┮?,發(fā)之惟靜”(傳《記白云先生書訣》),靜生萬千,奔發(fā)由內而趨新求潔,是為真繁華。相信文瀏弟陶然王書,歷久彌新,更入大觀。
毛筆書 儲光羲《詠山泉》
文瀏君之書始于作文。上世紀末期我編輯的幾個書法報欄目,有幾位非常默契的撰稿人,文瀏其一也。從讀其初試作文,至頻發(fā)其文,不過三四年時間,其進步日新月異。又數年,便見其書作較前數年益見進境,以韻味勝,而小草極佳妙灑脫,自信而清逸過人。大益我手眼也。
我嘗與同道建議,欲學書先讀書,且無妨先學寫書法之文。蓋邊作文邊讀書,其解則甚,其用則活;邊作文邊習書,觀世觀人觀物觀我,見益多識益廣,則思過半矣。文瀏君持此例也??蔀閷W書者之一式云。
文瀏君是寫帖一路的。對于帖,我以為最忌諱把字寫弱、寫軟,一旦這樣必然會走向低俗。正如有些人寫二王、寫蘭亭,寫了半輩子還是俗氣、不耐看,其原因就是筆力弱、筆畫軟,沒有把王字中那些精到、精微、精彩的用筆取之為己有。但文瀏君作行書、行草書,用筆干凈利落,挺拔勁建,剛柔相濟。可以說,他從二王書庫中取走了一件寶物。
書法把字寫平正較易,寫險絕很難,再從險絕到平正就更難。愚認為這是孫過庭總結書法發(fā)展的三步曲,也是由法到意的突破,“復歸平正”無疑是書法藝術的至高境界。文瀏君的作品透露出平和簡靜之氣,參差變化且有妙合自然的情趣;又有平中寓奇,奇中寓平的理趣。可以看出文瀏君正向著書法的至高境界攀登。
筆法的靈動和多姿是書法家的根本,文瀏于此令人刮目相看,無論是其行草或篆隸,抑或楷書,其心靈的悸動都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其藝術狀態(tài)恰如其誠摯的微笑,親和而本真,這是其“資本”。易于接納的“守”是必須的,再挖掘一下“野逸”的一面或更燦爛。
(王亞洲系中國書協(xié)理事、中國書協(xié)隸書委員會委員)
楊文瀏最早以理論文章名聞書壇,近年又因攬獲“蘭亭七子”稱號以及多個國家級大展的最高獎而深受同道關注。他的行草立基于“二王”,流暢挺健,勢巧形密,讓人仿佛置身天清日麗、水流花開的妙境。他的金文書法如散圣入林、解衣磐礴,彰顯了生命的激情與本真。楊文瀏不但能夠在這兩種境界中來去自由,更以立意巧思和學問文章之氣發(fā)于筆墨之間,其未來走向令人期待。
一個書家,能在一種書體上有所創(chuàng)造已屬不易,而要兼擅五體,非極高天賦與非凡努力不可。文瀏對線條結字與空間布白的敏感,成就了他漢字書寫藝術化的根本轉變。他沉潛傳統(tǒng),廣涉博取,為他形成個性化書法語言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厚古不薄今,既與古為徒,又以今為鑒,在古今融通的取法與借鑒上悠然心會,獨具只眼,故師古不泥古,取今不隨流。從而形成了文瀏書法的碑帖兼容,質妍并重,古樸清新,鮮活生動的藝術特色。
當代展覽催生了一大批矯情的作者,在追求視覺沖擊的筆墨語言中喪失了書法應有的的文化品格,一味的求大求新求奇求怪求野,充斥展廳,看多了殊覺乏味。文瀏的作品,無論何種書體,都不以大取勝,觀之總是那么怡人,象清泉流淌,涓滴可愛。他在筆墨中注入的情愫既委婉又暢達,表現出一個當代文人對書法的詮釋與摯愛。
文瀏所長在小行書,于章法的錯落安排可見匠心,整體上流露出來的文雅清新氣息很是養(yǎng)眼。細觀字法簡潔開張,下筆爽利精致,時有信手所致的精彩之筆。小行楷則跡近倪云林,甚得簡靜古淡之趣。
毛筆 書上雨旁風野老 宅珍裘寶馬少年游
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作品
第八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三等獎作品
硬筆臨 王羲之《蘭亭序》
硬筆書 王羲之《蘭亭序》
毛筆書 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毛筆書張懷瓘句:仙客遺范,靈姿秀出。奮研揚波,金相玉質。龍騰虎踞兮勢非一。
毛筆書 白馬杏花聯
毛筆書甲骨文集詩:聞君乘鶴去,瞬息絕音塵。一束生芻奠,三生酹鬼鄰。光風追舊夢,明月比前身。自有遺墨在,何須淚濕巾。
毛筆書禪詩: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余說,云在青天水在瓶。
毛筆書 杜甫《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