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勻 武玉璽
摘 要:近年來,經濟快速發(fā)展,城市化建設不斷加快,水文工作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人們也意識到了水文信息化的重要價值,對水資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術的水平也有了全新的要求。但對比其他行業(yè)信息化建設的情況來看,水資源管理信息化技術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尚未解決,無法進一步發(fā)展。基于此,從水資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措施以及應用方面進行分析,有效提高水資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成效。
關鍵詞: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
引言
當前社會信息化技術不斷發(fā)展完善,被應用于不同的行業(yè)并在這些行業(yè)中取得了顯著成就。而作為對人類生活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的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中也應該及時引入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來提升水文水資源管理質量。雖然目前很多企業(yè)已經著手開展此項工作,但是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正確有效地措施來做好應對工作。
1加強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水文水資源的管理當中實施信息化建設管理,可以使得水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保障資源得到更好科學化以及合理化的管理,從而避免水資源大量的浪費現象,改善民生的根本生存問題,提高了水資源的質量以及利用率。在水文水資源的管理過程中,強化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使得管理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降低相應的管理難度。實施水文水資源的信息化建設也屬于社會經濟發(fā)展當中的一種必然要求。其次,我國的社會一直在不斷的發(fā)展以及進步,之前傳統的水文水資源管理模式和現代化的社會需求之間不相適應,傳統管理模式存在非常多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對水資源的管理造成了阻礙作用。由于傳統的管理方式不能適應現代化社會的具體發(fā)展,關于水資源的利用沒有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最終使得水資源出現了大量的浪費,我國的社會經濟一直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也在持續(xù)的增加。如果一直使用之前傳統的管理模式,將無法更好的滿足人們的具體用水需求,也不能對社會發(fā)展起到促進的作用。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設置比較有效以及合理的管理模式,這樣才可以達到節(jié)約資源的目的。在水文水資源的管理過程中,強化信息建設管理可以使得配置變得更加的合理化以及科學化。與此同時,加強水文水資源的信息化管理建設,可以使得我國的節(jié)約型社會得到更好的建設,從而也會使得我國干旱地區(qū)的一些缺水問題得到解決。
2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
2.1加大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
近年來,張家口水文勘測研究中心積極開展智慧水文建設工作,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較多的資金。首先,積極進行水文水資源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的培訓和宣傳,爭取政府部門及企業(yè)領導的支持和關注,獲取更多的資金。其次,在政府、企業(yè)支持的基礎上注重其他渠道資金籌集,研究出多種可以與地方企業(yè)共贏的方法和措施來減少資金投入、籌集資金。最后,要做好投入資金的合理使用,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為了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就必須提前做好經費預算,做好建設資金管理。例如引入、開展對應的智能操作系統代替崗位與員工,減少人員報酬開支。
2.2GIS技術在水資源空間管理中的應用
我國地域遼闊,水資源分布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的情況,如何做好水資源空間管理成為制約社會地區(qū)發(fā)展的重要內容。GIS技術正是可以在水資源空間管理和決策中發(fā)揮作用。如,GIS技術能夠組建形成水資源空間分布數據庫,對于時空上水資源的分布特點、變化規(guī)律等形成數據指標。對此,當進行南水北調等工程的時候,GIS技術就可以為該工程決策定位提供數據支持。
2.3加強在防洪工作中的應用
在水利防洪的工作當中,水文水資源信息數據工作具備非常重要的作用,屬于重要的保證。水文信息數據庫在防洪當中的作用就是實施信息的檢索以及發(fā)布。通過比較專業(yè)化的研究以及開發(fā),水文信息數據庫在應用的過程當中可以完成水庫防洪信息的實時監(jiān)測,包含:降雨信息以及泥沙濃度的具體監(jiān)測信息,然后收集以及分析各種各樣的信息數據,最終可以獲得相應的水文信息。通過相應的統計結果,就可以達到信息檢索的目的,保障信息檢索具備較大的清晰度。把水文信息技術在水利防洪工作當中進行應用,可以強化對降雨情況的具體預測,這樣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向各地防洪部門發(fā)送相應的防洪信號,并且各地防洪部門會在水文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對當地的具體水文信息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并實時的向當地的防汛局進行匯報。使用水文信息技術,可以使得信息傳遞的效率以及防洪計劃的準確性得到提高,進而更好的預防洪災。
2.4強化軟件研發(fā)力度
根據當前我國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情況,應用效果并不樂觀,存在一定的落后性,而且國內一些企業(yè)的研發(fā)力度不夠。因此,為了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管理質量,必須要強化軟件開發(fā)的研發(fā)力度,根據國內水利水電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將我國水利資源管理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使信息化管理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科學性。
2.5打造水文應用支撐智慧平臺
從實際調查了解到,現階段建立的智慧水文云平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在視頻接入上當前只能夠看到2個、水庫水位過程線沒有坐標、加載模型站點未在正中位置、告警信息出現錯誤報警等。針對現階段應用中表現出來的一些不足之處,當前在改造智慧水文云平臺的過程中,應具有針對性的做出修復和改善,同時在建設過程中針對視頻增加云端控制,將視頻等斷面以視頻墻的模式顯示出來,實現水文站、水文監(jiān)測斷面、水文監(jiān)測設備等實景可視化,以此提升對數據信息的分析和應用,充分發(fā)揮智慧水文云平臺的價值和作用。
2.6GIS技術在水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應用
隨著現代化城市的進一步發(fā)展,城市在水文水資源的應用中都需要導入技術手段,并做好統籌規(guī)劃。如,在城市地下水管理中,做好地下水位的監(jiān)測對于該城市的公共交通網絡建設、城市建筑施工項目發(fā)揮具有重要的作用。而GIS技術正是可以介入到城市的地下水位、水管網信息管理中。如,GIS技術能夠展開空間數據的處理,實現對信息數據的編輯、采集和提取等,由此為城市建設起合理的官網建設方案。
2.7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方面的應用
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主要是為一些地區(qū)的水環(huán)境提供相應的解決策略和依據,使工作人員能夠在數據中分析出水文和水質的實際情況。如某區(qū)域的水資源出現了污染,便可運用監(jiān)測技術對其進行分析,找出水資源被污染的原因。
結語
總之,水文水資源建設在我國的社會建設當中具備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踐的過程中,在水文水資源的技術領域的研究當中,一定要保障其以及實際需要之間相適應。將原始成果進一步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真正的把水資源轉化為可持續(xù)使用資源,使其作用得到有效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王俠.水資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術的運用[J].華東科技(綜合),2020(1):289.
[2]李銘,彭光敏.水資源管理中水利信息化技術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9,50(20):50.
[3]任學升.信息化技術在水資源管理系統中的實踐應用[J].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理論版),2019(5):1.
作者簡介:
李廷勻(1998.12-),男,貴州省都勻市人,鄭州市高新區(qū)鄭州大學水利水電專業(yè)本科生
武玉璽(1998.8-),男,山西省朔州市人,鄭州市高新區(qū)鄭州大學水利水電專業(yè)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