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鴻 王云飛 谷欣洋 王唯一 雒一豪
摘 要:在未發(fā)明出紙張時的中國古代,剪紙藝術的起源是商代將黃金制作成工藝品,這便是剪紙的起源。而在南北朝時期,中國人發(fā)明紙張并在民間中廣泛使用,剪紙技術就應運而生并日趨成熟。剪紙的主題、表達形式和造型風格因民間習俗而異。鏤空是一種藝術形式的新表達形式,它可以擺脫剪紙藝術對于紙的依賴,不再局限于在平坦的紙面之中。它可以對特定物體進行雕刻,強調了圖案的完整性和三維性,這與剪紙類似,并且通過在特定物體上雕刻所需的圖案可完全去除一些舍棄的部件達到透明效果,其與剪紙手法具有一定差異。
關鍵詞:民間剪紙;鏤空藝術;服裝設計
一、引言
自古以來,民間剪紙藝術一直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民間藝術,當前的剪紙藝術將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應用方式。由于使用了現代激光切割鏤空技術,因此剪紙鏤空技法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一些復雜的圖案也得以充分展示,逐漸偏離了原來的剪紙紙質介質,在建筑、家具和服裝設計中變得活躍起來。傳統(tǒng)的民間剪紙藝術文化將為當代潮流文化帶來新的光彩[1]。
二、民間剪紙與藝術表現
(一)民間剪紙藝術概述
早在南北朝,中國人發(fā)明紙張并在大眾中廣泛使用時,剪紙技術就應運而生并日趨成熟。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qū)和不同的民俗使剪紙的主題、形式和風格不同。民間剪紙涵蓋花卉,草木,魚類和鳥類,鳥類和野獸,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戲劇人物,民間傳說等等[2]。
(二)民間剪紙藝術與服飾
自古以來,在衣服上的剪紙技術并不僅限于靈活地切、剪。它也有各種各樣的服裝裝飾,主要用于刺繡底樣和印染圖案,與我國各種民族活動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剪紙被用作繡花的基本圖案,也被用作布鞋面上繡花的基本圖案。鞋花根據它們不同的位置有幾種分類:尖頭花繡于鞋頭上,還有鞋幫花;除此之外,還有帽子上的帽花。這種剪紙圖案的裝飾在北部農村地區(qū)深受人們的喜愛,為忙碌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剪紙為中國服裝和配飾提供了豐富的圖案?,F代服裝趨勢已經影響了民間剪紙裝飾,民間藝術將找到與現代趨勢相協(xié)調的方向,帶來新的體驗感受[3]。
三、服裝設計中的民間剪紙鏤空藝術
(一)設計靈感與創(chuàng)意
設計靈感來自傳統(tǒng)剪紙文化與鏤空藝術的結合,對傳統(tǒng)剪紙文化的深化,及同現代激光切割技術的結合,對面料采取減法,創(chuàng)造透空的視覺效果和新的藝術享受。在切割圖案中,將曲線與直線進行比較,并在民間剪紙中選擇鳥類和植物的葉脈形狀,以使變換更加抽象。主面料是厚厚的藏藍色毛料,具有很好的垂感,并覆蓋有刺花毛氈。白色的形狀如羽毛光滑,并且在整個過程中都呈上浮趨勢,而藏藍色的底色則使其具有古老的感覺[4]。
(二)服裝設計中對鏤空技術的運用
1.在服裝款式的運用
在最初的草圖繪制階段,選擇了大廓H形,整體形狀保持了垂感,并且輪廓太大。樣式選擇還引用了中國古典元素,為其的樣式增添了古風的魅力。
初始效果想強調剪紙鳥及植物葉脈的形狀、下擺的塊面切割,想表達很多,但是卻缺少展示的結構和協(xié)調性。面料清單看起來不錯,但整體不匹配,出來的樣式非常不明確,每種面料的特性把控不好?;诖耍釛壊糠置媪?,并選擇更均勻的面料和顏色進行匹配。重新繪制效果圖,選擇相對令人滿意的設計。在修改原有的大造型及添加新的想法之后,突出上身的鳥和植物脈絡,去除了下擺的凌亂結構,突出主要面料的初始漂浮感,突出顯示“浮”的主題。
2.在服裝材料的運用
最初設計中,欲選擇一種柔軟的面料,因為顏色豐富,搭配時更易尋找有感覺的面料。然而,柔軟的面料難以保持輪廓平直并且容易塌陷。此外,網上的面料結構看起來不錯且很漂亮,但是由于顯示屏影響,仍然是估計不確的,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首先需要獲取面料小樣。最終,面料決定使用毛料,貼上白色的立體毛料,有種上浮的羽毛感覺,整體風格更古色古香。對于灰色毛料,選擇較厚的平整面料,以使其繼續(xù)突出毛呢面料,并且在切割后,毛邊邊緣切割整齊。對于袖子及腰封地方選擇凹凸不平的肌理性的白色面料,裝飾部分地方。整個面料拼接如也更加協(xié)調一致,以確認為最終搭配[5]。
3.在服裝細節(jié)的運用
通過激光切割袖口和胸前,進行鏤空制作,袖口的線條貼合袖口的不規(guī)則邊緣輪廓,露出底下的白色面料紋理。胸前的切割圖案相對集中且緊密耦合,并且從面料邊緣選擇了相同系列顏色來勾勒結構輪廓,從而使設計看起來更加連續(xù)。此外,毛呢面料填充在第一套設計中進行,使其更具三維感,并且在右邊切割后左側添加了填充物,從而在視覺上平衡了總體設計效果。
經過各種調整后,將顯示最終結果。(圖2)第一套輪廓強調了胸前的葉脈的形狀,主要是用剪紙鏤空鳥及葉脈,并填充不規(guī)則的圖案以增強三維效果。左袖上的造型體現垂墜感覺,而底部則是更為方正的切割圖案。第二套很長,整體彈性強,視覺上很高挑,并且基于衣服右側的開叉旗袍設計了高開叉設計,因此整體感覺不沉悶。第三套主要是關于結構和片與片之間的穿插,袖子是可伸縮的和可變換的,褲子的設計是從前到側垂感,強調流暢的向下感。這三套衣服略有不同,但是整體的面料設計感覺就像是巨大的羽毛浮于宇宙中。
四、結束語
民間剪紙鏤空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著眼于保護此種藝術以及借鑒原始風格,結合先進的現代服裝設計理念,追求“少”和“無形”勝有形的現代設計原則,形成強烈的當代服裝風格。因此,民間剪紙鏤空藝術通過在時代環(huán)境下的古今結合,回應了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觀,民間剪紙鏤空藝術服裝的設計與時俱進,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紀瑞祥. 剪紙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探微[J]. 中國造紙, 2020, v.39;No.333(03):121-122.
[2]鄭傳敏. 剪紙鏤空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 大觀, 2020, No.202(02):106-107.
[3]何蓓璐. 淺析揚州剪紙圖案藝術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J]. 美術教育研究, 2019, 000(022):62-63.
[4]段琪慧. 民間剪紙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D].? 2019.
[5]李曉魯, 張?zhí)J, 盧瑞瑤,等. 民間剪紙藝術在當代服飾設計中的運用[J]. 流行色, 2020, No.405(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