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荔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边@句話是一首短詩的一半。完整的表達,其實是這樣的——“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薄度绻也辉娺^太陽》是美國著名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作的一首小詩,秉承了她一貫的簡潔詩風,四行兩句,意蘊無窮,充滿了突兀的起伏、跳動。
當剛?cè)计鸬南M?,又被打得粉碎,那么就剩下無盡的蒼涼了。然而在黑暗與太陽之間,我們?nèi)匀灰蛑髁恋哪欠??!案碌幕臎觥保f的是與原先的“荒涼”有所不同的“荒涼”。以前,不覺得黑暗有什么不好,可以容忍,可以習(xí)慣,覺得生活本該如此。但是某一天,當生命中出現(xiàn)了滿天霞彩、絢麗彩虹,你遇到了如陽光一樣燦爛的人和事,給你帶來了溫暖與希望,你便再也無法回到孤獨與黑暗中了,因為見過了陽光的美好。然而,陽光并不能將你從黑暗中解放出來,反而讓你輾轉(zhuǎn)反側(cè),求之不得。有多喜歡就有多心酸,有多向往就有多孤獨……于是現(xiàn)有的生活在對比之下就顯得更為荒涼。
這兩句話如此地富有哲理和生命力,不能狹隘地用來理解愛情,我覺得其實寫的是一種人生的際遇。
希望如太陽,有時候也是殘忍的,因為你身處黑暗,無法擺脫黑暗,于是太陽把你的寂寞照耀得更加荒涼。你真實地意識到自己的困窘處境,以及這種處境的難以更改、無法擺脫。黑暗讓你難堪,但光明同樣也讓你難堪。彷徨于兩者之間,遙遠的召喚虛幻無望,身邊的現(xiàn)實不堪忍受。以前,安于麻木生活而沒有任何跌宕的感受,而現(xiàn)在,被喚醒的你,一旦感情被觸動,體會到一種別樣的、前所未有的東西,就再也沒辦法忍受那固有的“黑暗”了。
這是生命的勃發(fā)與阻遏,因為被阻遏,你甚至?xí)г巩敵鯙槭裁匆l(fā)。你被點燃,卷曲又卷曲,卻無處歸依。你醒了,推開了窗子,看這陽光的流金飛舞多么美麗。這短短的四行兩句,那么深邃、迷離且富于內(nèi)在的張力,意象的轉(zhuǎn)換和撞擊來得精彩而神異。這就是人心——當你擁有過幸福的體驗,任何一點苦難都會變得格外明顯強烈;當你遇到過如彩虹一般的人,從此其他人都成了浮云。最后,既不甘沉沒于黑暗,同時也不能奔赴光明,彷徨于兩間,只有不明不暗的自己真實存在。
不過,曾見過太陽,總比不曾見過要好,就算“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還是甘愿守住靈魂,保留希冀,活在冷清的寂寞里,以不攀附任何人的獨立,以知道任何人都不可攀附的孤獨。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