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麥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我國種植小麥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可以說小麥為我國人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在開展小麥種植的過程當中開發(fā)出了新的栽培技術,通過這些栽培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小麥的整體產量??梢哉f小麥高產的栽培技術需要進行綜合配套與集成,這樣才能夠從種子的選擇種植和后期田間養(yǎng)護以及收割。等方面形成對小麥整體產量的提升。本文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主要對小麥高產栽培綜合配套,技術集成推廣進行研究,為小麥產量的提升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麥種植;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yè)大國,小麥在我國農業(yè)發(fā)展當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國最為主要的糧食作物類型。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多。人們對于糧食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因此需要在有限的土地和資源的基礎上通過高產栽培綜合配套技術來提升小麥的整體產量,滿足人們對于糧食的需求。目前小麥高產栽培綜合配套技術和推廣技術沒有進行緊密有效的結合,同時在技術發(fā)展過程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由此可見,對小麥高產栽培配套技術集成與推廣技術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1.小麥高產的核心技術
1.1秸稈還田技術
秸稈還田技術是目前小麥種植過程當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小麥在收割完畢之后會有秸稈,秸稈在以前主要通過焚燒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不僅造成了空氣污染,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在該技術具體應用當中,深、碎、勻是主要的工作目標。在具體收割工作中,有限使用具有切碎裝置的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并使用全喂入聯合收割機在排草口位置做好切碎裝置的加裝處理。開展收購工作的過程中要對秸稈進行切碎處理,保證秸稈切碎之后的長度超過5厘米。再對秸稈進行處理的過程中,要做好碎草的曬干和處理。通過秸稈處理,能夠有效提高土壤的整體肥力,同時能夠形成對環(huán)境的保護。
1.2機調勻播技術
傳統的小麥種植過程中,主要通過人工撒布的技術來開展種植,但是采用這種技術存在著諸多缺點,例如在進行小麥播種的過程中,深淺不一,導致小麥的麥苗無法得到有效生長。同時這種不種方法會導致通風透光率差,因此在開展小麥種植的過程當中,應當采用機條勻播技術。這種技術能夠在播種過程中確保小麥種子在土壤當中的深度能夠有效促進小麥高產穩(wěn)產目標的實現,因此需要在小麥種植過程中積極推廣這項技術。目前這種技術已經逐步推廣。具有著易全苗、通風透光好、易全苗以及病蟲害輕的特點,能夠較好的實現高產穩(wěn)產目標。
1.3精準播種技術
精準播種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小麥的整體產量,由于現在小麥種植多為承包制的種植方式。因此在進行播種的過程當中容易發(fā)生個體之間的矛盾,在實際生產的過程當中要做好小麥麥苗的處理工作。同時在播種過程中要做好壯苗的培育工作,以此對個體的健壯發(fā)育形成促進作用。采用精準播種技術,能夠保證小麥的整體生長狀況。通常來說,適期早播使用精量播種處理,將基本苗控制在12萬以內,適期播種采用半精量播種,基本苗控制在16萬~18萬。
2.小麥高產技術配套措施
2.1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小麥種植過程當中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從而導致小麥產量的降低,可以說在小麥種植過程當中,如何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是小麥高產技術的關鍵所在。在開展小麥種植過程當中,要在播種后做好墑情的把握。在播種完成后以及小麥麥苗成長后。要噴灑相應的藥劑來防治病蟲害。田塊以禾本科在草為主的,使用35g/667m2濃度為15%炔草酯,在雜草齊秒之后在適量兌水之后進行噴霧處理。田塊以闊葉雜草為主的,使用20mL/667m2濃度為20%的氯氟吡氧乙酸同35g濃度為55%的甲4氯鈉,同樣在適量兌水之后噴霧處理。
2.2做好機械開溝工作
在小麥播種工作完成之后,要做好機械開工工作,這樣能夠保證小麥在生長的過程當中,能夠對田間積水進行有效的處理,從而進行排除的基礎上,實現地下水位的降低來實現對于小麥田濕度的控制。具體處理方面,畦溝每3m挖一條,將溝深控制在25cm左右,田頭溝每2.5m挖一條,將溝深控制在35cm左右。同時要做好內外溝的配套處理,保障排水通暢。
2.3運用適氮后移技術
小麥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保持充足的肥力,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小麥的產量,在進行試飛過程中要在春季進行追肥,要想保證小麥的高產,小麥氮素廢料底施比例需要控制在40%左右,將追肥比例控制在60%左右。小麥生長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生長情況來進行追肥,要對小麥的長勢進行精準的把握。如果小麥的整體長勢較為良好,可以延后施肥的時間。
3.小麥高產栽培綜合配套技術推廣
3.1以小麥相關會議為契機
在開展小麥栽培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要以小麥的相關會議為契機來開展綜合配套技術的推廣工作在開展村民大會的過程中,可以向相應的用戶進行小麥種植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同時可以專門邀請小麥種植專家到田間地頭,對小麥的整體政治工作進行指導,這樣能夠讓種植戶更好的了解小麥的種植技術和情況,主動的運用高產栽培技術。
3.2發(fā)揮農業(yè)示范區(qū)的作用
在開展農業(yè)推廣過程中,要注重發(fā)揮農業(yè)示范區(qū)的引領作用,要通過農業(yè)示范區(qū)對周邊的群眾形成帶動。通過農業(yè)示范區(qū),能夠讓人民群眾對于農業(yè)技術有更好的了解,同時能夠有參觀學習的場所,從而更好的提升農業(yè)產量。
3.3促進農業(yè)農機相互結合
加強農藝同農機結合。通過兩者的科學結合實現農業(yè)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在國家機具機條勻播技術不斷推廣的過程中,群眾對農機具技術以及機具設備也具有了更高的需求。通過農藝技術推廣以及農機設備的配合,有效的帶動了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
結語
本文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主要對小麥高產栽培配套技術以及推廣技術進行研究。目前在開展小麥種植的過程當中,所重點采用的技術,有秸稈還田技術,精準播種技術,機調勻播技術,同時在技術配套過程當中,在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也有著相關技術來保證小麥高產。在開展農業(yè)推廣的過程當中,開設農機站,服務莊口發(fā)輝農業(yè)示范區(qū)的作用,促進農業(yè)農機相互結合,能夠達到較好的農業(yè)推廣效果。因此在開展小麥種植的過程當中,要將高產技術與農業(yè)推廣進行緊密結合,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農業(yè)的發(fā)展和小麥產量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董芳.小麥高產栽培綜合配套技術集成與推廣探析[J].種子科技,2018,36(02):69-70.
[2]劉耀.小麥高產栽培綜合配套技術集成與推廣技術總結[J].河南農業(yè),2017(20):17-19.
作者簡介:
智慶宇,男,漢族,1971年9月出生,畢業(yè)于山東農業(yè)大學經管學院,現任唐廟鎮(zhèn)農藝師,負責農業(yè)技術推廣。
(山東鄆城唐廟鎮(zhèn)政府農業(yè)發(fā)展中心? ?山東 鄆城? ?27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