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柏香,梅甘霖,漆鈺
高安市人民醫(yī)院 1 產科,2 麻醉科 (江西高安 330800)
分娩疼痛為正常生理過程,但初產婦無分娩經驗,對陰道分娩認知欠缺,易產生害怕、緊張等不良情緒,導致分娩疼痛,損害母體內環(huán)境,影響產程及分娩。臨床多采用麻醉藥物鎮(zhèn)痛,但不同藥物臨床效果不一[1]。羅哌卡因、芬太尼為既往臨床常用麻醉藥物,羅哌卡因可抑制細胞鈣離子通道,阻斷神經傳導,芬太尼能選擇性阻斷痛覺傳導,兩者應用效果在臨床得到大量證實,但針對兩者聯合應用報道尚少[2]。本研究探究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初產婦72名,按麻醉方案不同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36名。試驗組年齡21~32歲,平均(27.16±2.25)歲;孕周38~41周,平均(39.26±0.54)周;體質量指數24~32 kg/m2,平均(28.64±1.06)kg/m2。對照組年齡22~33歲,平均(27.51±2.63)歲;孕周38~41周,平均(39.46±0.57)周;體質量指數24~32 kg/m2,平均(28.91±1.03)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無經產史的產婦;(2)足月頭位的產婦;(3)接受陰道分娩的產婦;(4)無凝血障礙的產婦;(5)臨床資料完整的產婦;(6)無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等合并癥的產婦;(7)胎兒體重<3 500 g 的產婦;(8)簽署知情同意書的產婦。排除標準:(1)有麻醉禁忌證的產婦;(2)有相關藥物過敏史的產婦;(3)合并惡性腫瘤的產婦;(4)合并血液系統(tǒng)或其他傳染性疾病的產婦;(5)合并肝、腎器官功能嚴重障礙的產婦;(6)合并先天性心臟病的產婦;(7)合并多胎妊娠的產婦;(8)存在陰道分娩禁忌證的產婦;(9)依從性差無法配合陰道分娩的產婦;(10)伴有嚴重意識障礙或患有精神疾病無法配合本研究的產婦。
兩組均在產婦宮口開至約3 cm 時,建立靜脈通道,靜脈滴注0.9%氯化鈉注射液,并密切監(jiān)測產婦及胎心狀況。
對照組予以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巾,于產婦L3-4椎間隙硬膜外穿刺,置管(長度約3 cm),注射3 ml 1%利多卡因(江蘇朗歐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3259),5 min 后無脊麻現象,經硬膜外腔注射10~15 ml 0.17%羅哌卡因(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208),硬膜外導管連接電子鎮(zhèn)痛泵,首次劑量6 ml/h,低速注入,后加快注入速度至鎮(zhèn)痛效果滿意。
試驗組予以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巾,于產婦L3-4椎間隙硬膜外穿刺,置管(長度約3 cm),注射7 ml 1%利多卡因(江蘇朗歐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3259),5 min 后無脊麻現象,經硬膜外腔注入7 ml 混合麻醉劑[150 mg 羅哌卡因(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174),0.2 mg 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2022076),126 ml 0.9%氯化鈉注射液],5 min 后測量疼痛平面,明確麻醉效果,且無不良反應,連接鎮(zhèn)痛泵,注入混合麻醉劑,首次劑量7 ml,持續(xù)劑量為7 ml/h,如感覺疼痛可30 min 追加1 次,每次7 ml,待產婦分娩結束時停止用藥。
(1)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麻醉前、麻醉10 min 后、麻醉1 h 后、麻醉2 h 后疼痛度,總分10分,評分越低,疼痛度越低。(2)比較兩組第1、2、3產程時間。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麻醉前,兩組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麻醉10 min 后、麻醉1 h 后、麻醉2 h 后,試驗組VAS 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VAS 評分比較(分, ±s)
表1 兩組VAS 評分比較(分, ±s)
組別 人數 麻醉前 麻醉10 min 后 麻醉1 h 后 麻醉2 h 后試驗組 36 7.82±0.73 2.74±0.56 1.59±0.34 1.36±0.31對照組 36 7.76±0.80 3.85±0.61 3.28±0.57 2.74±0.46 t 0.332 8.043 15.278 14.927 P 0.741 <0.001 <0.001 <0.001
試驗組第1、2、3產程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程時間比較(min,±s)
表2 兩組產程時間比較(min,±s)
組別 人數 第1 產程 第2 產程 第3 產程試驗組 36 113.69±24.18 35.92±4.36 4.29±1.12對照組 36 185.36±23.51 52.81±4.51 8.64±1.08 t 12.751 16.155 16.775 P<0.001 <0.001 <0.001
陰道分娩過程中子宮規(guī)律性宮縮、宮口擴張、胎兒不斷娩出易損傷產婦陰道組織,組織末梢神經將機體刺激傳輸至神經中樞,導致產婦疼痛劇烈。受陰道分娩疼痛因素影響,選擇剖宮產產婦數量逐漸增多,但剖宮產手術創(chuàng)傷大,且后遺癥發(fā)生風險高。相關研究指出,通過使用麻醉藥物可維持良好鎮(zhèn)痛效果,達到無痛分娩的目的,但若麻醉藥物使用不當,鎮(zhèn)痛效果欠佳無法滿足產婦無痛分娩需求,鎮(zhèn)痛過度易阻滯產婦運動功能,影響分娩[3]。因此,臨床應積極探討一種理想麻醉方案,減輕分娩疼痛,縮短產程。
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為臨床常用麻醉方法,可滿足產婦鎮(zhèn)痛需求,且不會影響產婦正常宮縮。羅哌卡是新型酰胺類麻醉藥,可抑制細胞鈉離子通道,阻斷神經興奮;硬膜外注射可減輕中樞神經毒性,避免對胎盤血流、新生兒呼吸狀況產生不良影響[4]。芬太尼為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能與產婦脊髓中阿片受體結合,選擇性阻斷痛覺傳導;鎮(zhèn)痛效果迅速,使用后4~10 min 即可起效,20 min 腦脊液藥濃度達到峰值;硬膜外注射可提高藥物麻醉效果,減少藥物用量,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高用藥安全性[5-6]。本研究探究予以初產婦無痛分娩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研究結果顯示,麻醉10 min 后、麻醉1 h 后、麻醉2 h 后,試驗組VAS 評分較對照組低,試驗組第1、2、3產程較對照組短(P<0.05),表明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兩者各自藥物使用濃度,降低羅哌卡因對運動神經抑制作用,提高鎮(zhèn)痛效果。
綜上所述,初產婦無痛分娩采用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可降低VAS 評分,減輕分娩疼痛度,縮短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