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蕾,晏廷亮,周正宏
(曲靖醫(yī)學高等??茖W校,云南 曲靖 655000)
高職高專學生在基礎醫(yī)學課程學習中面臨一系列問題,例如在課堂教學中自律性差、缺乏能動性、注意力不集中、聽課效率低;在課前不注意預習,學習興趣低下;在課后缺乏良好的復習習慣等,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不佳,學業(yè)心理負擔較重。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在備課時應注意設計教學方案,著力改善學生學習情況,包括督促學生預習、聽課、復習;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增強學習能動性;降低學習難度,以職業(yè)目標為導向,教授學生“必須、夠用”的知識技能;傳授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框架;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利于后續(xù)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應用等。為達成以上這些目標,在充分研究學情并結合課程任務和目標的前提下,設計一套符合基礎醫(yī)學類課程教學的綜合性教學方案,簡稱“九個一”教學方案,希望通過教學方案的設計和實施應用能夠不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并為相關課程教學設計提供一定參考。
“九個一”教學方案,是在充分研究學情并結合課程任務和目標所制訂的符合基礎醫(yī)學類課程教學的綜合性教學方案。本教學方案中的“九個一”圍繞課前、課中及課后3個階段進行設計:課前要求做到“兩個一”,包括一個視頻知梗概、一張問卷定目標;課中要求做到“五個一”,包括一次測驗檢成效、一批學生輪分享、一堂課程細細講、一場情景共體驗、一項思政傳情懷;課后要求做到最后“兩個一”,包括一張導圖幫總結,一份問卷助反思。
本教學方案的設計,是以職業(yè)導向為基礎,本著教授學生“必須、夠用”的知識技能為目標,綜合采用翻轉課堂、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等多種教學法。教學設計實施如下。
教師在課前,需要對所教授內容進行充分備課。首先依據課程目標要求[1],以職業(yè)為導向,聯系學生專業(yè)和就業(yè)實際,重新確定教學目標,將單一的知識目標聯系實際制訂出符合本專業(yè)和該內容教學的知識技能目標和課程思政目標,即通過該部分知識學習能對生活、技能、實踐產生怎樣的指導和意義,并認真思考該部分內容蘊含的思政元素[2],在教學中落實課程思政目標。制訂出課程目標后,針對整個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流程,綜合選取合適的教學手段[3],將本部分知識內容聯系學生在生活或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實際應用場景,采用案例教學或者情境教學等多種教學法進行教學設計,并搜集相關科普類視頻或短片,便于讓學生在教學中學習和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教學法確定后,下一步教師需要針對本部分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效果評價指標,如測驗題、問卷等,便于及時評價教學效果和不斷改善教學方案。
(1)課前,由教師向學生發(fā)布課前任務,完成“兩個一”。①一個視頻知梗概:發(fā)布課前相關科普視頻鏈接的觀看任務。通過課前觀看科普視頻,使學生對學習對象形成簡單認識,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減輕學習壓力。②一張問卷定目標:制訂課前調查問卷,在看完視頻后,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經歷,提出對本部分內容已知道和想了解的問題。通過收集學生已知內容和未知興趣點,教師一方面能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并確定授課時講授的詳略點,更重要的是在收集學生想了解的問題后,教師能結合備課時設定的知識技能目標和課程思政目標進行整理,形成一套引導式問題并發(fā)布給學生作為教學目標。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由自己提出的問題作為課程任務和目標,不僅能激發(fā)學習的能動性,還可促進自主學習。為促進學生提前預習,教師在發(fā)布引導式問題作為教學目標之后,應鼓勵學生向教師匯報預習成果,說明已學習并解決了哪些問題。
(2)課中,由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完成“五個一”。①一次測驗檢成效:課堂中的前10分鐘,先對上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復習鞏固。鑒于大部分高職高專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難以做到課后主動復習,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一起完成。通過職教云平臺或者其他帶測驗功能的線上平臺,完成上節(jié)課內容要點的單選題測驗。檢測結束后學生和教師都可迅速掌握答題情況,方便學生和教師檢測上節(jié)課教學情況,教師也可針對難點進行講解。②一批學生輪分享:以翻轉課堂形式,課中用10分鐘時間開展一輪學生分享,針對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請學生做“小教師”為大家分享問題的答案。通過學生分享,既是對學生學習的認可和鼓勵,同時也能促進教師了解學生的思維、理解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并鼓勵更多學生提前預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③一堂課程細細講:在完成學生分享后,教師做簡單點評,按照發(fā)布的引導式問題作為教學主線,通過講授法、案例教學法、演示法等,以盡可能貼近生活實踐的方式向學生展現教學內容,激發(fā)其學習興趣。④一場情景共體驗:在完成本節(jié)教學內容后,教師應盡可能采用情景式教學,鞏固復習并檢測所學內容。情景教學法指的是教師通過語言構建一個日常生活或今后學生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場景,再運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將本節(jié)課所講知識點在該場景中有所體現并檢驗學生對該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情景教學和角色扮演,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點在實踐中的應用,達成教學的知識技能目標。⑤一項思政傳情懷:最后,作為本次課的總結,教師應認真挖掘本節(jié)內容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如民族傳統(tǒng)美德、優(yōu)秀道德典范、正確的價值觀等,聯系本節(jié)課程內容進行升華,在課程教學中承擔起“立德樹人”的思政教育使命,為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
(3)課后,完成最后“兩個一”。①一張導圖幫總結:課后,教師要求每位學生根據當天所學內容,繪制本次課程知識點的思維導圖,完成方式自選,手繪和軟件繪制均可,最后以圖片形式在線發(fā)送教師。思維導圖的繪制有助于學生形成知識框架,厘清思路,幫助學生進行課程內容的整理總結。②一份問卷助反思:教師在課程內容結束后,通過微信平臺或專業(yè)軟件制作在線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對本次課教學的滿意度和建議,并對結果進行及時分析,對本次教學進行評價、反思和總結,不斷促進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提高。
為應對疫情期間無法開展線下課堂教學的情況,本流程也可順暢轉換為線上教學。鑒于線上教學缺乏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建議教師在設立教學目標時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體驗感,降低知識難度。對于課中教師需要講解的部分,可以采用能夠回播查看的平臺,如騰訊課堂和釘釘進行直播,便于學生課后針對沒聽明白的部分進行自主學習,且平臺自帶的學生觀看情況,如在線時長等,可方便教師掌握學生在線學習情況。需要學生發(fā)言、課堂討論及角色扮演的部分則可以采用騰訊會議,活躍在線討論氛圍,促進學生參與討論學習。除了相應線上平臺的使用,當開展線上課程時,教師還應注意在課中做好線上監(jiān)督工作,對學生的考勤、在線情況積極關注,對缺勤、早退、不回答問題的學生及時問清情況,多關注學業(yè)困難學生。在課堂上還要注意多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課堂上多互動,活躍線上學習氣氛,鼓勵學生提問和發(fā)言,對學生的回答及時點評并表揚,增強其參與感和獲得感,鼓勵學生展示自己。
首先,本方案從積極調動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出發(fā),以知識技能要求結合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設定引導性問題作為教學目標和教學主線,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使學習目標和路線清晰可靠;其次,教學中綜合采用了包括案例教學、翻轉課堂、情景教學、思維導圖等多種教學法,關注學生學習情況,注重知識和生活實踐的有機結合,有效促進了學生掌握生活和工作崗位中的必備知識;再次,教學方案注重多方位評價,從課前復習檢測,課中角色扮演以及課后思維導圖繪制和教學評價等,較為全面地進行了教學效果評價,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方案。教學設計達成了讓知識“必須、夠用”、強調職業(yè)技能訓練的課程目標,教學設計和實施符合高職教育以就業(yè)為導向的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