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君
大數據時代系列殺人案件并案偵查路徑分析
◆孟君
(甘肅政法大學公安分院 甘肅 730000 )
系列殺人案件結果往往比較慘重,作案手法惡劣,社會反響較大,對人民的安適生活形成很大的影響。并案偵查是破獲系列殺人案件常采用的最主要的偵查方法之一。一般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往往會在現(xiàn)場留下各種各樣的信息,如痕跡、遺留物品、生物檢材、各種電磁信息痕跡等,對此,公安機關必須認識、判明和利用這些信息的關聯(lián)性,互相協(xié)作,為并案偵查服務,通過并案偵查揭露事實真相,尋找并找到犯罪嫌疑人,準確、快速偵破此類案子。
系列殺人案件;串并案件;偵查要素;偵查路徑
殺人違法行為嚴重侵犯國家公民的人身健康權利,后果慘重,情節(jié)惡劣,手段殘忍,社會影響大,對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造成極大威脅。在偵查實踐中,殺人犯罪一直是各級公安機關打擊的重點,偵破殺人案件一直是刑偵部門偵查破案的首要任務。對于殺人案來說,尤其是系列殺人案,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極其嚴重,社會生活危險程度增大,是刑偵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公安機關應加大系列殺人案件的偵查力度,對違法活動場所認真仔細勘驗和檢查,不放過任何一個對案件有利的細節(jié),盡最大努力找到與案子有關的痕跡物證。同時公安機關在破獲此類案件的過程中通過以案找案,將疑似的同一個或者同一類的犯罪案件進行串并分析,并把確認為是同一個違法行為人所為的相類似的殺人案子串并,對其偵查,這樣能夠在整體上對系列殺人案形成有效的打擊。
“系列殺人案件是指同一個或同一伙人實施的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的殺人犯罪案件?!盵1]系列殺人案作案手法相當惡劣,后果慘重,社會的影響力較大,對國家公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威脅。并案偵查所針對的案子并一個個單個的案子,而是具備一樣或者相類似的特點、具備相互關聯(lián)的兩個以上的一系列的案子。這些案子一般在違法手段、犯罪活動場所、作案規(guī)律等方面相似,或者案子與案子之間具有其他方面的聯(lián)系。因此,偵查機關應當對系列殺人案件進行透徹分析以及相互協(xié)作,發(fā)現(xiàn)案件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案偵查,盡最大可能地調查、查證和遏制犯罪,大大提高案子的偵破效率。
違法行為的連續(xù)性是系列殺人案的最本質的特征。在系列殺人案子中,違法行為人由于其強烈的心理欲望,在進行違法活動過程中取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滿足、愉悅后,這樣的滿足感會變得越發(fā)強烈,刺激感也越來越強,違法行為人不但不會想著停止違法活動,反而會加倍頻繁和任性地去進行違法犯罪。在以奪取財產為目的的系列殺人案子中,犯罪嫌疑人為了奪走財產而將要侵害的對象殺害,通過殺人獲得的財產作為主要的生活來源與生活保障,而且通過這種犯罪所獲得的財產比合法勞動所獲得的要來得容易,來得迅速。因此,犯罪嫌疑人為了自己的滿足感和虛榮心,一旦走上系列搶劫殺人的道路,便不會終止,直到被公安機關抓獲。
系列殺人者經過多次違法犯罪活動,漸漸養(yǎng)成手法、手段及心理等方面的定式,造成了其在進行違法活動的時候違法行為特點比較固定、穩(wěn)定,如果沒有其他特殊方面的原因,這種相對的穩(wěn)定性會不斷形成,從而慢慢成為作案的一種習慣。
系列殺人案件不管發(fā)生了多少件,持續(xù)時間的長短,違法手段的多樣,一般都很難避免、割斷每個案子之間的客觀方面的聯(lián)系。偵查人員必須能夠認識、判明和利用關聯(lián)性,為并案偵查服務。
雖然系列殺人者作案時選擇的侵害目標都不一樣,但對諸多個案所反映的侵害目標的綜合分析表明,每個殺人違法犯罪之間都有必然的關聯(lián)性,這表明系列殺人案件選擇的傷害對象大部分都具備相類似的特征。
在系列殺人案件中,殺人的犯罪嫌疑人是同一個人時,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里,不可能同時作兩起或者多起案件,因為犯罪時空狀態(tài)具有一維性,所有系列殺人案件都必須具有這樣的特征。
根據物質轉移交換原理,只要違法行為人在某時某地進行某個違法行為,必然會在案發(fā)場所形成某些印痕,遺留下某些物證,或者從違法活動場所拿走某些東西。這種“留下”和“帶走”并不會因犯罪行為人的狡猾、偽裝現(xiàn)場、破壞現(xiàn)場等因素而阻止其發(fā)生,因為客觀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1)痕跡、物品要素。在系列殺人案件中,違法犯罪分子在進行違法活動時,形成了較為穩(wěn)定的作案方式或者方法,對于傷害目標的抉擇、實施違法活動時機的考慮以及實施違法活動地方的選擇基本一樣或者類似。所以,在不一樣的犯罪活動現(xiàn)場,公安機關的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對犯罪現(xiàn)場的細致勘驗、檢查發(fā)現(xiàn)一樣或者類似的痕跡極其物品。
(2)生物檢材要素。系列殺人案件的案發(fā)場所基本都會留有大量的生物檢材,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生物檢材和被侵害對象的生物檢材。在違法行為人進行違法活動的幾個或者各個案發(fā)現(xiàn)場都可能會留有血印、毛發(fā)等。
隨著物聯(lián)網、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很多虛擬空間留有的違法信息被挖掘利用,違法行為人在進行違法活動的時候,會在虛擬場所留有各種電磁信息痕跡。因此,在殺人現(xiàn)場,偵查人員和技術人員除了要對現(xiàn)實的殺人現(xiàn)場進行全面、深入、仔細勘驗、檢查外,還必須要把殺人場所的電磁信息痕跡進行勘驗、檢查,以便獲取有用的偵破案件所需的線索和證據材料。
(1)通訊電磁信息痕跡。手機是現(xiàn)在人們的必需品,人們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它,比如出行、社交、娛樂等方面。所以,對于手機等通訊設備的數據的挖掘變成偵破系列案件的主要手段。通過手機短信、手機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以及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查到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范圍,對劃定偵查范圍、順利開展案件串并提供條件。
(2)視頻電磁信息痕跡。視頻監(jiān)控設備系統(tǒng)經過了幾年的建設與完善,大到城市,小到農村,基本上都有裝有監(jiān)控攝像頭。視頻監(jiān)控彌補了偵查人員偵查過程中的部分空白,做到了24小時監(jiān)控,并對監(jiān)控的場所進行了全面的記錄。因此,視頻監(jiān)控對犯罪活動的偵查和偵破案件非常重要。
(3)網絡電磁信息痕跡。網絡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可以做到不出門便盡知天下事,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學習交流、購物、通訊。因此,網絡虛擬場所中便儲存了較多的電磁信息痕跡,對這些電磁信息痕跡的發(fā)掘有利于偵查破案。
此外,銀行卡類的電磁信息痕跡也隱藏著很多違法行為人或者受害人的個人基本信息,這對于系列殺人案件的破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需要公安技術工作人員仔細、透徹、全面地勘驗、檢查。
公安人員在接到報警后,要第一時間組織偵查人員對違法活動場所以及與違法有關的一切現(xiàn)場進行勘驗,盡可能地發(fā)現(xiàn)、固定、提取痕跡物證,包括指印、足印、工具印痕以及可能為犯罪嫌疑人所留下的各種生物檢材。對犯罪行為人可能留下接觸性DNA或者脫離細胞的部位要重點勘驗。通過對血跡、毛發(fā)、精斑和其他生物檢材進行檢驗,可查明DNA圖譜并進行同一認定,發(fā)現(xiàn)嫌疑對象。
如今社會生活中監(jiān)控攝像頭已基本全部覆蓋,利用視頻監(jiān)控信息偵破案件成為重要手段之一。視頻監(jiān)控記錄的內容客觀、真實,可以持續(xù)、不間斷的記錄某個事情發(fā)生的全過程,能夠直接、準確的判明事情的真實情況。利用建設完善的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查找可疑人員或者犯罪行為人,尋找與案件相關的線索和信息,發(fā)現(xiàn)、確定違法行為人的外貌和體態(tài)特點、行動軌跡、特征以及違法行為人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視頻監(jiān)控儲備信息分布廣泛,在公安工作尤其是一些幾乎沒有證據的復雜案件、系列殺人案件破獲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成為偵查工作部門工作的比較重要的手段。在偵查工作中,對視頻監(jiān)控信息的應用不能單一化,大多數情況下,需要將其與其他偵查措施和手段結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發(fā)揮最佳效果。重要體現(xiàn)在視頻偵查與現(xiàn)場勘查工作、物證調查、串并案件等偵查工作相結合。
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偵查部門的工作也在不斷前進,他們對情報信息研判進行分析,精確打擊違法行為,并破獲案件。目前,此類偵查方法在偵查活動中的作用也越發(fā)突出。公安機關根據各方匯集的各類信息,綜合研判,在系列殺人案件的破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個案現(xiàn)場信息進行情報資料性質的管理與查詢,可以實現(xiàn)對串案、類案的串并分析,違法案件信息的概括性研究,以及對違法活動場所信息的高效檢索比對等。
“網上串并是指偵查人員為了關聯(lián)或者尋找案件線索,通過公安信息資源系統(tǒng)進行搜索,發(fā)現(xiàn)在案件構成要素方面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特征的同類案件,共享資源,最終通過分析確定其是否為同一主體所為的方法?!盵1]網上串并的實施要以與案件相關的各類信息庫的建立為基礎,同時還需要其他公安業(yè)務基礎信息資源作為補充,以備網上串并工作的不時之需。
大數據技術應用于系列殺人案件,是通過大數據方法對各類海量數據的綜合運用。大數據技術應用于系列殺人案件,“其方法主要有數據搜索法、數據挖掘法、數據碰撞法與大數據畫像法等”[3]。將大數據信息技術融入偵查工作中,通過對大量數據的搜索、挖掘、碰撞、比對與分析,往往能夠找到系列殺人案件潛在的偵查因素或者隱藏在某些偵查因素表象背后的深層次偵查因素,通過串案、并案分析,為系列殺人案件開辟新的偵查破案路徑。
對于系列殺人案件的串并,不僅要從傳統(tǒng)的路徑入手,也應結合大數據信息技術拓寬串并案路徑。在實踐中,把傳統(tǒng)偵查方法和大數據相關方法結合起來,以便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在系列殺人案件偵查、串并案件的過程中。那樣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用比較少的人、財、物來偵查破獲全部的系列殺人案件,可以有效節(jié)省資源,降低偵查工作成本。
[1]王彬,薛道晗.刑事偵查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4.
[2]白銀連環(huán)強奸殺人案:疑兇高承勇的隱匿人生[N].新京報,2016-08-27.
[3]王彬.犯罪偵查中的大數據應用分析[J].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學報,2017(4):38.
該文為甘肅政法大學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人工智能在偵查中的應用風險及規(guī)制》的階段性成果,編號:20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