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進川
(萬寧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海南萬寧571500)
冬種苦瓜傳統(tǒng)種植方法存在較多缺點,人字架、籬笆架和平架空間利用率低,群體透光差,光合作用弱,積累有機物質(zhì)低,不利坐瓜成瓜;小畦種植裸露地面大,保溫保濕差,雜草茂盛,肥料利用率低,病蟲害易發(fā)生蔓延;中后期根系露出畦外,影響水分養(yǎng)分吸收,導致植株早衰早退;偏施化肥,且局限于畦面上施肥,造成前中期營養(yǎng)供應暴起暴落、葉大果少;預防病蟲害意識淡薄,病蟲發(fā)生后施藥不及時、不對癥,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及縮心病嚴重,苦瓜產(chǎn)量不高、質(zhì)量不優(yōu);劣種較多,商品瓜率低,產(chǎn)值不高等。
直徑6.3 cm 的鍍鋅管、鐵線、力士絲編織網(wǎng)。
梯形架包括平架和斜面架,平架由架頂平鋪和兩架之間平鋪空隙組成,斜面架是梯形兩個斜面。
以直徑6.3 cm 的鍍鋅管為主支柱,每條主支柱配一條小鍍鋅管為側支柱,大小鍍鋅管距頂端5 cm處對稱鉆穿孔洞,小鍍鋅管下端斜切,距斜切口0.45m 處對稱鉆穿孔洞,上下端孔洞在同一水平線上。梯形架寬行設置南北通透,寬行距3 m,窄行距1.5 m;主支柱間距4 m,長2.4 m,插入土0.4 m;側支柱長2.2 m,插入土0.15 m,架高2 m,兩架之間留工作溝0.3 m;每行相鄰的主側支柱頂端孔用鐵線連起來,并將鐵線拉直;相鄰的側支柱下端孔洞用鐵線串連拉直,斜切口端植入窄行。用寬6 m(網(wǎng)目長寬為0.2 m×0.2 m)的力士絲編織網(wǎng)披在架上,將鐵線制成“∽”形拉鉤拉緊編織網(wǎng)。
梯形架鋪平面示意圖見附圖。
斜面架鋪: 坐瓜初期苦瓜蔓攀爬在斜面架鋪上結瓜量少,是苦瓜低產(chǎn)期。
平架鋪:豐產(chǎn)瓜期平架鋪和斜面架鋪綜合利用。采收結束前40 d 左右,用寬2 m(網(wǎng)目長寬為0.2 m×0.2 m)的編織網(wǎng)將相鄰的架連起來,苦瓜快速爬滿平鋪的空隙,斜面架鋪上的葉片因為蔭蔽自然枯黃,養(yǎng)分轉移到平架鋪上的苦瓜,苦瓜后期營養(yǎng)足、長勢旺、結瓜期長。
附圖 梯形架鋪平面示意
苦瓜又稱涼瓜,為葫蘆科苦瓜屬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1]??喙舷矞啬蜔岫荒秃瑴囟?5~30℃之間有利苦瓜生長發(fā)育,溫度越高,生長發(fā)育越快;種子發(fā)芽適溫30~35℃,開花結果適溫20~25℃??喙蠈俣倘照障补庾魑?,生長發(fā)育過程需求陽光充足,陰天和蔭蔽抗性明顯下降;光照足,光合作用增強,有利開花結果;連續(xù)低溫陰天易落花敗雌蕊及傷幼嫩果??喙蠈λ趾苊舾?,生長期間要求85%的空氣相對濕度和土壤相對濕度[1];前中期水多肥足,葉大節(jié)間長,分生側枝多,營養(yǎng)生長過旺,開花結果期延遲。
苦瓜植株在 4~6 節(jié)產(chǎn)生第一朵雄花,第 8~14 節(jié)發(fā)生第一朵雌花,雌花發(fā)生后每個節(jié)都能發(fā)生雄花或雌花,一般間隔3~6 節(jié)發(fā)生一朵雌花或連續(xù)發(fā)生兩朵或多朵[1],而主蔓、側蔓和分枝蔓開的雌花均可培養(yǎng)為商品瓜。
冬種苦瓜生長周期的長短因品種、氣候和栽培水平不同而異,生育期180~220 d,栽培管理上分3 個時期:(1)種子發(fā)芽期:種子萌動至第一對真葉展開歷時 5~10 d[1];(2)營養(yǎng)生長期:對生真葉展開至開始坐瓜 50~60 d;(3)坐瓜收獲期:開始坐瓜至收獲結束130~150 d。
冬種苦瓜以早中熟品種為主,搭配遲熟品種。海南萬寧選用綠興苦瓜、綠秀苦瓜、大頂苦瓜等品種,引種表現(xiàn)出耐寒、抗病、商品瓜率較高。
本地氣候情況:立冬至立春期間日均氣溫較低,日照較短,氣候變化大,常出現(xiàn)低溫、陰天、多雨、寡日照天氣。1月份氣溫最低,月均氣溫18.7℃,立春后氣溫逐漸回升,日照足,氣候相對穩(wěn)定。因此,冬種苦瓜播植期安排在寒露時節(jié),霜降定植,立春前后盛產(chǎn)瓜果,谷雨后收獲結束。遲熟品種早播種,10月上旬播種,10月下旬移植。早中熟品種適時播種,10月下旬播種,11月中旬移植。
選擇水旱輪作、光照充足、壤土、有機質(zhì)豐富、排灌方便的坡田作為苦瓜園地。
提前1 個月犁耙曬白,二犁二耙,使耕作層細碎疏松,風干熟化。結合犁耙施用石灰,畝用量60 kg,一犁一耙前施30 kg,第2 次犁耙前施20 kg,起畦后畦面撒施10 kg。疏通階梯式三溝,即排水溝、環(huán)田溝和畦溝。
(1)畦面肥。每畝施用微生物菌劑 25 kg、腐熟有機肥 500 kg、過磷酸鈣 20 kg、挪威復合肥 8 kg(N、P、K 比例為 15∶15∶15,下同),起畦后均勻撒施畦面整好畦。(2)穴肥。挖寬 0.3 m、長 0.3 m、深 0.2 m 的穴,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300 kg、鈣鎂磷肥8 kg、尿素3 kg、微生物菌劑15 kg、硫酸鉀3 kg、液態(tài)微肥200 mL,對水15 kg 噴定植穴,并與穴中肥土混拌均勻。
二浸一露,溫水下種促齊芽。浸種時間12~15 h,約有1/3 種子吸水下沉為宜,溫水擦洗種子后露種10 h。30~35℃溫度催芽約2 d,種子破口露白后入袋育苗,未發(fā)芽種子溫水輕擦漂洗2 次繼續(xù)催芽。
(1)營養(yǎng)土準備。腐熟農(nóng)家肥30%、塘泥20%和水田表土20%曬干碾碎,再和火燒土20%、微生物菌劑6%、挪威復合肥2%、過磷酸鈣2%翻拌均勻為營養(yǎng)土。
(2)起畦裝袋播種。畦寬包溝1.2 m,高0.2 m。營養(yǎng)土裝袋2/3,1/3 裝輕黏壤水稻土。播植種子平放營養(yǎng)杯有助脫落種殼,深度1.5~2.0 cm。
(3)發(fā)芽期管理。出苗前每天澆水1 次,保持土表濕潤??喙戏N殼厚硬破土后有戴帽現(xiàn)象,3 d 內(nèi)自然脫落,存在少許難脫帽的應及時人工脫掉。
(4)水分管理,拱棚設置。苗期干濕交替澆水,移苗前7d 控水煉苗,定植前1 d 傍晚淋足水,下午移植上午淋水。播種時用竹木和白薄膜搭好簡易拱棚,低溫或雨天及時遮蓋防寒,有利肥水促控,預防雨水過多瓜苗瘋長,減少苗期病害發(fā)生。
(5)追肥。20%沼氣液+1%尿素+1%挪威復合肥分別在對稱真葉伸展期、1 葉1 心時和移苗前5 d 對水淋施。
(6) 病蟲害防治。齊苗期選用40%多硫懸浮劑600 倍液+10%吡蟲啉可濕粉1 000 倍液+65%代森鋅600 倍液噴霧防治。移苗前3 d 噴施送嫁藥。
苗齡 18~20 d,苗高 15~20 cm,基莖粗壯淋水后不倒伏,根系發(fā)達白根多,3~5 片真葉,葉青綠葉厚不披垂,初現(xiàn)卷須,頂端蔓節(jié)比前一節(jié)明顯伸長時移植。
采用寬窄行密植,寬行距包溝3 m,窄行距包溝1.5 m。早中熟品種株距0.8 m,畝植370 株以上;遲熟品種株距 0.9 m,畝植 330 株。起畦寬 0.7 m,畦高0.3 m。陰天或晴天下午移苗,移植時保護好營養(yǎng)坯土避免傷根,扶正植株回土蓋過營養(yǎng)坯,不能超過子葉,壓實瓜苗附近表土淋足定根水。定植7 d 內(nèi)查苗補苗確保全苗。
定植后距瓜苗15 cm 處插一條1.2 m 長的小竹木引蔓攀爬,隔3 d 引綁一次,下午綁蔓避免折傷。圈蔓:以瓜植點為中心,將長2.0~2.5 m 的主蔓彎曲在畦面上,主蔓爬上斜面鋪架時留側蔓結瓜,除掉圈蔓上的側蔓及幼瓜。主蔓之間保持距離,以主蔓結瓜為主,調(diào)整好主側蔓讓藤蔓均勻爬滿斜面鋪架;及時剪除徏長蔓、弱小次側蔓等無效蔓枝,培養(yǎng)好結果蔓枝,每隔3~5 d 調(diào)理1 次,下午操作為宜。生長中期瓜蔓如果過于瘋長要剪掉嫩頂端,控制其生長,促進結瓜[1]。
溫度16~30℃之間有利坐瓜,溫度越高,雌瓜成長速度越快。結瓜期及時將畸形瓜、病瓜、蟲害瓜除掉。
這是苦瓜不同生長時期的基礎肥,肥料配方深施養(yǎng)分全面持久,分期培土多次激活根系,新畦區(qū)土壤疏松通透性好,通氣能長根養(yǎng)根,根系健康發(fā)達是植株健壯的根本。分別在坐瓜初期、雌花盛花前和盛產(chǎn)瓜期進行,逐漸培寬畦。
施肥溝先淋施或噴施液態(tài)肥,再撒施其他肥料,混拌均勻肥料與溝土后培土。
2.11.1 第1 次培土施肥 11月底至12月初在窄行之間,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500 kg、花生餅10 kg、微生物菌劑 15 kg、挪威復合肥 15 kg、硫酸鉀 7 kg、尿素 5 kg、液態(tài)微肥 200 mL 對水 20 kg。
2.11.2 第2 次培土施肥 1月上旬在寬行之間,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500 kg、花生餅15 kg、微生物菌劑20 kg、鈣鎂磷肥10 kg、挪威復合肥20 kg、硫酸鉀10 kg、液態(tài)微肥 200 mL 對水 20 kg。
2.11.3 第3 次培土施肥 2月上中旬在寬行之間,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1 000 kg、沼氣液300 kg、花生餅 25 kg、微生物菌劑25 kg、鈣鎂磷肥 15 kg、挪威復合肥25 kg、硫酸鉀15 kg。
移植后每隔7~10 d 追1 次肥。第一、二次畝追施沼氣液 100 kg、尿素 2 kg,對水 200 kg 淋施根區(qū)。其后追施磷鉀肥,促進結瓜、提高植株抗性,畝追挪威復合肥3~5 kg、硫酸鉀2 kg,畦面淺溝撒施。
苦瓜雌蕊批次多,世代重疊,追肥應早施薄施勤施。應用水肥一體化濕潤灌施有機液肥,增加雌蕊,促進結瓜期不停止生長。雌蕊盛花后幼瓜長大逐漸加快,間隔3~5 d 追肥1 次,以速效水溶肥為主。水溶肥的配制:有機液肥30%、生物肥3%、化肥2%。化肥選用水溶性較好的挪威復合肥和氯化鉀。
收獲初期結瓜少,收獲 2~3 次追施 1 次肥。盛收期隨著氣溫升高,光照充足,中小瓜對追肥很敏感,收獲1~2 次追1 次肥,收獲前一天或收獲當天應用水肥一體化追肥,每次每畝追施沼氣液500 kg、挪威復合肥5~10 kg、氯化鉀 3~5 kg、生物有機液肥少量。葉色、瓜色淡綠適量增施尿素。
采用“前后濕,中期控”模式。前濕是在苦瓜緩苗期保持植穴土壤濕潤,促苗快長,以淋水為主;苦瓜生長中期氣溫低控制澆水提高植株抗寒力,后濕是苦瓜盛產(chǎn)盛收期土壤保持適度濕潤。
雌蕊逐漸增多期水分干濕交替,適度濕潤灌溉;雌蕊盛花期濕潤灌溉,保雌花成瓜,促幼瓜快長;收獲初期干濕交替,干長根濕長瓜;盛收瓜期每次收獲瓜果前一天,應用一側噴灌管或水肥一體化濕潤灌溉。
晴天全天灌溉,陰天少灌溉,苦瓜生長中期低溫時不灌溉;干冷天氣間隔灌溉,在有日出的上午適當濕潤灌溉,干熱風天氣早晚多次足量濕潤灌溉;雨天及時排水防止積水。
每畦設置噴灌軟管二條,每條長度25 m 以下,窄行軟管距瓜植點0.3 m,寬行軟管距瓜植點0.8 m。左右軟管輪換交替使用: 左灌右停或右灌左停、左肥右水或右肥左水,土壤始終保持干濕交替狀態(tài),根系吸收能力強,解決水多肥少問題,盛產(chǎn)瓜期肥水供給及時,水肥效果顯著。水肥一體化灌溉靈活,輪換交替追肥灌水,根系和根區(qū)土壤維護良好,節(jié)水省肥增效。
選寬2 m 的銀灰色地膜,畦面平坦略成弧形狀覆蓋地膜。每次培土施肥時展膜覆蓋,地膜周邊和定植穴蓋嚴蓋實,畦寬1.7 m,地膜覆蓋畦溝的2/3。
12月至次年 2月是寒風頻繁時期,4~5月有西南干熱風,用密度為40%~60%的遮陽網(wǎng)設置擋風屏障改善苦瓜生長環(huán)境,促進穩(wěn)生穩(wěn)長正常結瓜增加產(chǎn)量。
幼瓜調(diào)理不及時易受蟲害和感染炭疽病,長成畸形瓜和白皮瓜。坐瓜后每天早晚把嫩幼瓜移吊架鋪下促進幼瓜優(yōu)質(zhì)生長。
北調(diào)苦瓜采收7~8 成中瓜,瓜果條瘤凸現(xiàn)明顯、條溝淺晰、表面青綠光滑即可采收,盛收期2 d 采收1 次,晴天日出前、陰天上午采收,連續(xù)雨天應收盡收。
海南萬寧依山傍海屬熱帶季風氣候,大氣層水汽足??喙锨爸衅诔S龆嘤晏鞖?,中后期多雨加霧露重。立春后月平均氣溫,2月20℃,3月22.7℃,4月24.5℃,5月27.6℃,氣溫非常有利于昆蟲繁殖和病蟲害發(fā)生,而苦瓜盛產(chǎn)期恰逢害蟲繁殖盛發(fā)期,應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
①選抗性強品種。冬種苦瓜低溫陰天多,應選耐寒抗病品種。②加強肥水管理。增施生物有機肥,實施配方施肥,以水肥促控來提高苦瓜抗性。③選水旱輪作地,減少病蟲源。清潔園田。老病葉、病瓜、病殘體、蟲害瓜及廢瓜集中深埋。抑制病原菌。適當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使用微生物菌劑調(diào)理,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態(tài)系統(tǒng),抑制病原微生物活動。疏通階梯式三溝,雨天及時排水,以免土壤水分飽和漚根致病。
苦瓜以防治真菌性病害為主。
(1)范防控間距,雨前用藥好??喙仙L前中期抗性較好,間隔10~12 d 用藥,后期植株蔭蔽抗性相對差,8~10 d 用藥;正常天氣間隔 10 d 用藥,寡日照或陰天植株抗性減弱的間隔8 d 用藥;低溫陰雨或霧露多的天氣有利于病害侵染,間隔6~8 d 噴藥。
(2)雨天選用粘著性、滲透、內(nèi)吸性強等有特殊作用的藥劑,如多硫懸浮劑、硫磺懸浮劑等粘著性好,甲基硫菌靈內(nèi)吸性好,這些藥劑較耐雨水沖刷。
(3)科學選配藥劑。藥劑科學混配使用,減少用藥次數(shù);酸性堿性農(nóng)藥不能互配,弱酸弱堿性農(nóng)藥互配要謹慎。選用廣譜性藥劑防多種病害,如甲基硫菌靈能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等多種病害,代森鋅加滅病威能預防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真菌病害。
(4)關鍵時期選用特效藥。盛產(chǎn)盛收期,炭疽病選用嘧菌酯類、霜霉病選用烯酰嗎啉等新一代農(nóng)藥防治,白粉病選用硫黃粉防治。
(5)輪換用藥。篩選不同藥劑輪換使用,同一藥劑先用低濃度低劑量,避免病菌產(chǎn)生耐藥性。
(6)藥霧要均勻。要均勻對葉面、葉背、植株噴霧。操作器械時噴頭要對著葉背,距離和移動速度要適當,葉稀疏噴頭離葉片稍遠,移動速度稍快;蔓葉重疊噴頭離葉片相對近,移動速度慢,利用高壓霧化風力吹開重疊葉片,讓藥霧飄過重疊層,保障噴藥到位。低壓噴霧器單噴頭或雙噴頭噴藥時一個來回,高壓器械多噴頭一次過噴藥,藥液不流淌或少流淌為宜。
(7)選用器械??喙锨爸衅谥仓晷?,選用背負式噴霧器單噴頭或雙噴頭噴藥,省藥增效;中后期植株體大,選用高壓器械,一桿多噴頭在鋪架內(nèi)對著葉背、莖蔓、瓜果均勻噴藥,架外多余藥霧飄落葉面,防控效果顯著。
(8)科學安排噴藥時間??喙仙衔缰形绱菩刍ㄊ㈤_有益昆蟲多,下午用藥減少陽光輻射,藥物經(jīng)夜間吸收轉化藥效能發(fā)揮充分,且少傷天敵。
3.2.1 白粉病 主要為害葉片,葉面初呈點狀黃化,葉背可見白色霉點,霉點繼續(xù)擴大為霉狀病斑,邊緣分界不明顯,最后互相連片,嚴重時葉背葉面布滿一層薄白粉狀物。分生孢子以風雨傳播致病??蛇x用硫磺粉 1.5 kg/畝、15%三唑酮可濕粉劑 2 100 倍液、50%硫黃懸浮劑250 倍液、40%多硫懸浮劑600 倍液、25%乙嘧酚懸浮劑800 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粉劑1 000 倍液、45%石硫合劑600 倍液等藥劑防治。選2 種藥劑混用,如硫黃懸浮劑+三唑酮,效果顯著,硫黃粉在靜風或露水未干時施用。
3.2.2 炭疽病 苦瓜生長期均可發(fā)生炭疽病。葉片染病初呈水漬狀斑點,繼續(xù)擴大為黃褐色圓斑,病斑外黃暈與斑面同心輪紋明顯或不明顯;瓜果感病初現(xiàn)水漬狀斑點,果面呈近稍凹陷圓形病斑,嚴重時瓜果糜爛,潮濕時患部表面可見針頭大小的黑點或紅點[2]。病菌主要借雨水傳播。首選75%百菌清可濕粉劑600 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粉劑1 000 倍液、50%咪鮮胺錳鹽可濕粉劑1 500 倍液、32.5%嘧菌脂醚甲環(huán)唑懸乳劑1 500 倍液、80%代森鋅可濕粉劑600 倍液等藥劑防治。
3.2.3 霜霉病 主要為害葉片,通過氣流傳播。病斑初呈褪綠色水漬狀,病斑擴展受葉脈限制而成多角形斑,后呈黃褐色枯斑。潮濕時病斑背面有暗灰色或淡紫色霉狀物[2]。可選80%代森鋅可濕粉600 倍液、64%殺毒礬可濕粉劑600 倍液、75%百菌清可濕粉600 倍液、50%烯酰嗎啉可濕粉劑1 500 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粉600 倍液等藥劑,可選一種藥劑加磷酸二氫鉀噴霧防治。
3.2.4 縮心病 發(fā)病初期植株生長緩慢,老葉濃綠,心葉逐漸變小,葉片畸形皺縮增厚,根系不發(fā)達新根少,輕者能開花結瓜,但瓜果堅實難成商品瓜,嚴重時植株停止生長,生長頂端呈叢花頭或老鼠尾狀,染病植株沒有發(fā)現(xiàn)死亡現(xiàn)象??喙仙L前中期易發(fā)病,通過預防可以明顯減少發(fā)病。預防方法:(1)提前1 個月以上備地。深耕暴曬,多翻久曬,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2)實行水旱輪作、不同作物輪作,避免與瓜類連作;(3)保持生長點健康,前中期加強對蚜蟲、薊馬防治,防止傳毒和傷口染??;(4)植株養(yǎng)分均衡,前中期或陰天、寡日照天氣增施葉面肥,選用磷酸二氫鉀、尿素、紅砂糖等混配的葉面肥,用時加復硝酚鈉或三十烷醇。
3.2.5 瓜實蠅 瓜實蠅成蟲在嫩幼瓜表皮內(nèi)產(chǎn)卵,卵孵化幼蟲在果內(nèi)取食。瓜果刺傷處畸形下陷和局部變黃,果皮硬實,而后瓜果腐爛發(fā)臭。老齡幼蟲鉆出爛瓜,跳到地面鉆入土壤中化蛹,羽化后繼續(xù)為害。防治方法:①黃板誘粘。在鋪架兩端選陰涼遮陽點放置黃板,高度1.5~1.8 m,根據(jù)瓜實蠅蟲口密度決定每畝掛置黃板數(shù)量。②昆蟲信息素誘粘劑防治。用礦泉水瓶均勻噴灑昆蟲信息素誘粘劑,在坐瓜前設置于田周邊下風方向高度0.8~1.5 m 的陰涼遮陽處,每畝6 個誘點;盛產(chǎn)瓜期在鋪架兩端分別放置。③高溫殺卵蟲: 收集被害嫩幼瓜集中用高溫處理殺死瓜果內(nèi)卵蟲。
3.2.6 蚜蟲 蚜蟲以成蟲、若蟲群聚苦瓜心葉、嫩蔓、葉背、花蕾等幼嫩部位為害。被害葉片卷縮、花蕾蔓枝畸形,致使植株生長緩慢、花期推遲、收獲期縮短[2]。防治蚜蟲以藥劑防治為主,發(fā)現(xiàn)蚜蟲發(fā)生及時施藥??蛇x用 10%吡蟲啉 1 000~2 000 倍液、5%避蚜露 2 000~3 000 倍液、20%好年冬 1 000 倍液、3%啶蟲脒 1 000~2 000 倍液、25%殺蟲雙 600~1 000 倍液等藥劑防治,藥劑輪換使用。還可放置黃板誘殺成蚜。
3.2.7 蛾蝶類害蟲 (1)光誘與昆蟲信息素組合誘殺:利用昆蟲視覺趨光性和嗅覺趨化性,安裝誘蟲燈和放置昆蟲信息素誘殺蛾蝶類成蟲。光誘和昆蟲信息素誘組合設置水溺殺和粘膠殺,實施兩誘兩殺,誘源選節(jié)能燈20W 或18W 和昆蟲信息素誘粘劑,沿苦瓜田周邊放置,15~20 畝安裝一盞燈和放置一處昆蟲信息素誘粘劑。燈頂配罩盤,燈下安置盆,盆比苦瓜高,盆中盛水1/3~1/2,水中投入少量柴油,盆內(nèi)不淹水的邊緣貼粘板,昆蟲飛撞到燈罩上掉到水中淹死或粘到粘板上動彈不得。用礦泉水瓶均勻噴灑昆蟲信息素誘粘劑,安置在燈罩下與盆口邊緣平行、距燈20 cm 處誘殺害蟲。為了保護天敵,苦瓜前中期少設誘點,盛產(chǎn)瓜前加大誘殺,2~4月重點誘殺,大風或雨天熄燈。(2)藥劑防治:根據(jù)燈光誘蛾做好預測,調(diào)查卵孵化情況,在害蟲3 齡前用藥。選強觸殺和胃毒雙作用的藥劑,破壞卵孵化。首選90%晶體敵百蟲1 000 倍液、1.8%阿維菌素1 500 倍液、10%氯氰菊酶2 000 倍液、20%甲氰菊酶2 000 倍液、甲維鹽等藥劑防治,藥劑輪換選用。卵孵化期選以上一種藥劑加蘇云金桿菌或白僵菌防治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