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遵憲(1848—1905年),字公度,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人,晚清著名詩人,外交家,政治家。著有《人鏡廬詩草》十一卷、《日本雜事詩》二卷、《日本國志》四十卷等。黃遵憲目睹中國積貧積弱,飽受西方列強欺凌,積極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在政治方面,他堅持政治改良,積極推行變法維新,創(chuàng)辦《時務報》,辦時務學堂和南學會,宣傳維新。在詩歌方面,他高舉“別創(chuàng)詩界”的旗幟,踐行“詩界革命”主張,為詩歌改革作出重大貢獻。在晚清中國亟待近代化的時候,黃遵憲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實踐精神,放眼世界,吸納先進文化,發(fā)出維新之聲,啟蒙民眾,他是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先行者之一,其勇于革新、實踐之精神也是嶺南文化中最光輝燦爛的部分之一。
黃遵憲的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