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觀華
冠心病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患者的血管狹窄或阻塞,冠狀動脈發(fā)生痙攣后,致使其心肌缺氧、缺血、壞死,從而引發(fā)心臟病[1]。冠心病被稱為疾病的第一殺手,在全球因為該疾病死亡的人數較多,且該疾病多發(fā)生于40歲以上的男性,且近些年來農村患病人數也呈上升的趨勢[2]。該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控制及服藥治療,因此需在積極治療下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減少疾病的誘因,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研究指出[3],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的應用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血小板的凝聚情況,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心肌缺血等情況。本研究觀察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輔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醫(yī)院內一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以信封的方式將所有患者等分為治療組和常規(guī)組各39例。治療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59.88±1.70)歲;病程1~11(5.02±0.20)年。常規(guī)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59.11±1.80)歲;病程1~10(4.69±0.68)年。2組的臨床資料對比顯示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颊哂屑覍倥阃彝鈪⑴c研究。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經臨床綜合診斷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近半個月內未服用過抗血小板藥物。排除標準:伴有血液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有出血傾向患者;伴有肝臟、腎臟疾病患者;對本研究的藥物過敏患者;有認知障礙不能參與研究患者。
1.3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相關指標的檢測,根據情況給予他汀類藥物、硝酸酯類藥物及β受體阻滯劑等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常規(guī)組接受阿司匹林(拜耳醫(yī)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80078)口服,用藥方法:首次劑量300 mg,之后維持劑量為50~100 mg,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2周。治療組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上接受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542)口服,首次劑量300 mg,隨后改為75 mg,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4.1 臨床療效[4]:顯效:患者經治療后,心絞痛的癥狀、體征消失,且心絞痛的分級改善≥2級,心電圖ST段恢復≥0.1 mV;有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明顯,且心絞痛的分級改善≥1級,心電圖ST段恢復低于0.05 mV;無效:患者經治療后,心絞痛的發(fā)作次數未緩解??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2 凝血功能指標:包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及凝血酶原活動度。
1.4.3 生活質量:比較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5],量表共計100分,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主要從患者的身體機能、心理狀態(tài)進行判定。
2.1 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87%,高于常規(guī)組的76.92%(χ2=5.185,P=0.023)。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2組治療前凝血功能指標相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2組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均長于治療前,凝血酶原活動度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長于常規(guī)組(P<0.01)。治療后,2組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及凝血酶原活動度相比無差異(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2.3 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2組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相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2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高于常規(guī)組(P<0.01)。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冠狀動脈造影術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是目前能明確、直接地將冠狀動脈及其分支的病理改變及解剖進行顯影的臨床診療手段。治療該疾病需根據臨床情況進行判斷,如對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穩(wěn)定性心絞痛、心肌梗死、單支或多支血管病變進行判定后,進行相應的治療[6]。
冠心病患者一般以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較多見,且發(fā)病的次數多,病情反復,且嚴重。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的基礎,該類型的病變能引起血栓及血小板聚集,進而形成急性冠心病,或不良心血管事件,該疾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發(fā)生后會對患者的各循環(huán)、各系統(tǒng)的動脈、系膜、腎動脈、腦動脈等有一定的影響,其中對冠狀動脈及頸動脈的研究發(fā)現,兩處解剖結構有較多的相似點,且有一樣的發(fā)病機制,因此可通過頸動脈對冠心病等疾病進行檢查,以評定動脈粥樣的程度[7]。
血小板抑制劑能緩解冠心病患者癥狀、體征。阿司匹林具有解痙、止痛的作用,更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進而阻止血栓形成,因此該藥物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但該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嚴重,容易引起胃腸道反應,導致抑制血小板的作用與預期的效果不一致,也與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差有一定的關系,因此需一種對機體影響較小的方式治療冠心病[8]。氯吡格雷是臨床新型的藥物,其是一種前體藥,作用機理為進入人體后,產生的活性代謝產物與血小板結合后,使血小板永久失活;另外該藥物會引發(fā)血小板異?;顒踊瘮U增,進一步減弱血小板的聚集作用。氯吡格雷經口服后易被機體吸收,其中有85%被脂酶水解滅活,剩余的15%由肝臟轉化,形成活性代謝產物。有研究指出[9],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可有效預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因此可明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等。
阿司匹林可使環(huán)氧化酶失活,進而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也相繼抑制血小板激活,氯吡格雷可通過激活血小板,進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因此兩者結合抗血小板抑制作用較明顯。本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guī)組,與劉峰[10]研究結果相似。且兩者聯合可防止血栓形成及防止已經形成的血栓繼續(xù)擴大。通過凝血功能指標的監(jiān)測可評估凝血因子,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組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均長于治療前,凝血酶原活動度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長于常規(guī)組。治療后,2組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及凝血酶原活動度相比無差異,提示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聯合可延長凝血活酶時間,有效促進血液流通,但該項研究還需更加深入,加大樣本量以對其機制等進行深入了解。
血小板聚集的狀態(tài)明顯改善,因此冠心病患者的體征及癥狀也明顯緩解,加之糾正患者的生活習慣,指導其合理飲食、合理運動(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發(fā)揮協同作用將患者的身體機能加以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會適應性)等,患者疾病復發(fā)情況明顯降低,其身體機能也有明顯改善,因此生活質量得以提升,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高于常規(guī)組。
綜上所述,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輔助治療冠心病的效果較好,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與體征,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