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晶婧
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餃子,逢年過節(jié)大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蘊含著多少情誼和祝福。
先從菜市場買肉、買菜,而后擇菜、剁肉餡、拌餡兒,再到和面、搟皮……一項項細致煩瑣的步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滲透了無盡情愫。一張張薄薄的餃子皮,包進鮮美的餡,包進寄掛和擔心,包進家的味道。無論在外多么忙碌疲憊,一邁進家門總有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等待著。咬一口,久違的味道充盈唇齒,回味那絲絲的香,落入肚里是回到家的踏實與感慨,千百種滋味從心里慢慢浮上來,不由得嘴角上揚。
晚上十點,兒子終于寫完作業(yè)睡著了。女人開始忙活起來,搟面杖在手中笨拙地揮動著,不太規(guī)格的餃子皮紛紛成型。豬肉韭菜餡,油潤潤的,撲鼻的鮮香。捏好的餃子放在手心,雖然大的大、小的小,也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一旦排滿了,就放入冰箱速凍。他咋那么愛吃餃子呢?因為婆婆總給他做餃子。
婆婆生病后,他又是工作又是照顧婆婆,日子的節(jié)奏一下子煩瑣忙碌起來。兩人忙得團團轉,本來要在冬至包頓餃子,可她趕上單位有事,最后也沒包成。一想起這事,她就有點愧疚。
她是烏蘭察布豐鎮(zhèn)經營部光明街加油站帶班長,名叫胡寧,經常是到了下班點加油站有別的事情需要她留下:后臺故障、同事請假、需要拜訪客戶等等。最近胡寧的母親生病,她一邊要打起精神上班,一邊要去醫(yī)院照看。由于加油站屬于危險化學品運營單位且24小時營業(yè),胡寧常常是已經值了一夜班,第二天又要去照顧生病的母親。
光明街加油站是市中心加油站,前來加油的大多是小轎車。為了方便擰油箱蓋,加油員往往不能戴棉手套,而是只戴一雙白線手套。每當早晚高峰期時,加油員在外面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手上往往凍瘡摞著凍瘡。
“媽媽,這么大一瓶醋,能吃完嗎?”“當然能了,咱們除了吃餃子用,還要腌臘八蒜呢!”胡寧聽著顧客母子溫情的對話,想著自己那么久沒吃上一頓家里的餃子,心里酸酸的。
餃子終于包完了,她才發(fā)覺胳膊酸酸麻麻的,便甩甩胳膊走到了陽臺上。望著深夜里樓宇靜寂,零星幾家的窗戶還亮著燈。想著他吃到她包的熱騰騰的餃子,她的眼梢彎成了月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