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佩,陳秋愛
(晉城大醫(yī)院(晉煤集團總醫(yī)院),山西 晉城 048000)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飲食的種類大為豐富,加上各種不良飲食習慣,上消化道疾病發(fā)病率近年來持續(xù)增高。胃鏡是診斷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1],實現(xiàn)了直視下觀察患者食管、胃、十二指腸的粘膜病變,在消化道潰瘍、出血、腫瘤的診斷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胃鏡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大部分病人在檢查時有明顯的呃逆、嗆咳以及血壓、心率升高的情況,耐受程度較差[2]。本研究收集了我院2019 年5 月1日至2019 年6 月1 日在我科行胃鏡檢查患者100 例,用綜合護理干預提高胃鏡檢查的順從性和成功率,減少應激,減輕不適感覺。
將100 例患者隨機分組為實驗組與對照組。研究組在胃鏡檢查前進行綜合護理。研究組平均(46.5±12.5)歲,男性34 例,女性16 例。對照組男36 例,女14 例,平均(47.1±13.1)歲。臨床癥狀(對照組/實驗組)主要有:上腹部感覺不適(13例/12 例),間斷腹痛(8 例/9 例),反酸(5 例/5 例),黑便(15例/16 例),惡心嘔吐(7 例/9 例),食欲差(24 例/21 例),體重減輕(18 例/20 例)。兩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比較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患者自愿配合研究,既往未做過胃鏡檢查;無心理疾病,語言表達清楚;無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檢查使用奧林巴斯HQ-290 型胃鏡,揚子江藥業(yè)生產的鹽酸達克羅寧膠漿,檢查前囑患者口服。
對照組僅按照常規(guī)護理流程進行操作:檢查前禁食8-10h,提前將假牙卸下,檢查后記錄患者狀態(tài)和生命體征如血壓、心率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護理內容與要求。①了解病史:通過觀察患者的一般情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重大疾病史。詢問患者行胃鏡檢查的目的,針對不同原因,如常規(guī)體檢或腫瘤篩查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宣教,減少患者因不了解檢查而產生的焦慮及恐懼心理[3]。②心理調節(jié)護理:胃鏡檢查前,護理人員用通俗的語言向患者交代胃鏡檢查的步驟和用時,胃鏡檢查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及處理措施?;颊哂蓄檻]及禁忌時協(xié)助其與檢查者溝通,減少心理問題與治療障礙。③護理技巧:態(tài)度和藹,在患者進入胃鏡中心后,立即出迎,并引導患者至檢查室就診。交流過程中,護士端莊的服飾,文明的禮儀可以讓患者產生親切感,減少不安。在患者獨自等待時,可以安排護理人員陪伴,傾聽或與患者交談,緩和操作前的氣氛?;颊咝那榉潘桑欣诮档突颊叩膽4]。向患者交代胃鏡檢查是成熟可靠的操作,可以增加患者自信,利于檢查完成。④護理環(huán)境: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檢查時每位患者設置獨立的診室空間可減少患者緊張,條件不允許或病人較多時可用簾布進行遮擋。檢查時部分患者因消化道刺激感而出現(xiàn)呃逆、干嘔,甚至流露痛苦表情,發(fā)出不適的聲音,會影響其他未完成檢查的患者。因此,可以為患者準備獨立小空間,配以舒緩輕松的音樂,轉移患者注意力,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在輕松環(huán)境中完成檢查。⑤護理調節(jié):胃鏡檢查前幫助患者擺好體位,以利檢查順利運行。一般取側臥位,膝部稍稍彎曲,頭部略微后仰,使咽部與食管大約位于一直線上。在適當時機,告訴患者胃鏡檢查到達位置。胃鏡鏡頭在消化道內部賁門,幽門等狹窄處不易通過時,反復觸碰粘膜容易造成十分明顯的不適[5]。插鏡開始,指導患者放松身體,并避免吞咽動作,使胃鏡容易通過。當患者有唾液分泌流出,囑患者從嘴角流出,并幫助患者清理污物,防止誤吸,減輕患者不適。檢查后對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如咽部、胃部不適稍作說明,進行因人而異的個性化護理指導。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兩組患者胃鏡檢查前后心理狀態(tài)。記錄分析兩組患者一次進鏡成功率、耐受度及并發(fā)癥的情況。
2.1 兩組患者檢查前后進行的SAS 心理評估結果對比,觀察組的檢查前后的焦慮程度,在綜合護理干預后有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兩組患者在檢查前后的血壓、心率在檢查前后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在檢查前后均較對照組相對較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通過對比兩組患者胃鏡檢查質量和不良反應,發(fā)現(xiàn)對照組喉頭不適、咽部損傷的的發(fā)生率較高,觀察組一次進鏡成功率較高。見表3。
胃鏡檢查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懼怕的心理情緒。通過綜合護理可以使患者放松,容易接受檢查,減少應激狀態(tài)對患者的不利影響。在綜合護理時,護士通過心理安撫、病史了解,了解了患者的需求與不解,能很好的幫助患者進行自我調整。而心理應激和軀體應激是相互作用的所以綜合護理干預的支持在胃鏡檢查中十分重要[6],是可以緩解生理、軀體不適的。兩組患者術前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無明顯差異,各指標在正常生理范圍內。檢查即將開始時,對照組22 名患者心率開始上升,實驗組有8 名患者出現(xiàn)心率上升。檢查時,兩組患者的血壓和心率均出現(xiàn)升高,對照組升高較實驗組出現(xiàn)更早。檢查結束后,對照組生命體征恢復至正常較實驗組用時更長,因而檢查后,對照組的血壓、心率上升程度較為明顯。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的心率及血壓有較好的穩(wěn)定作用[7],檢查效果及舒適程度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同時胃鏡檢查總時間及插管時間相對于對照組縮短,減輕了患者不適。
表1 2 組患者檢查前后的SAS 評分( ±s)
表1 2 組患者檢查前后的SAS 評分( ±s)
組別 例數(shù) 檢查前 檢查后實驗組 50 53.6±4.7 41.1±3.6對照組 50 39.5±5.1 34.3±3.8 t 值 8.635 6.547 P 值 <0.05 <0.05
表2 2 組患者檢查前后血壓、心率變化( ±s)
表2 2 組患者檢查前后血壓、心率變化( ±s)
組別 例數(shù)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心率(次/分)檢查前 檢查后 檢查前 檢查后 檢查前 檢查后試驗組 50 102.5±13.6 106.5±12.3 65.2±8.3 75.3±11.5 72.6±4.6 79.6±6.1對照組 50 102.3±12.5 111.7±15.6 65.6±8.9 80.6±15.8 73.2±5.1 85.3±7.8 t 值 2.854 4.985 1.685 34.244 1.216 5.241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2 組患者檢查質量與并發(fā)癥比較[n(%)]
另外,患者胃鏡檢查時,交感神經系統(tǒng)受到刺激,造成胃腸道平滑肌功能紊亂,使檢查時進鏡阻力增大甚至進鏡困難[8]。而反復進鏡會進一步加重胃腸道不適和咽部痙攣。本研究中對照組咽部不適和喉頭痙攣發(fā)生率高于實驗組,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可降低精神緊張和胃腸道功能紊亂,使檢查時間縮短,提高胃鏡檢查效率,縮短胃鏡檢查平均時間,改善患者胃鏡檢查的舒適度,降低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胃鏡檢查在診斷消化道疾病中作用極大,因其痛苦性較大,耐受度低,造成不少患者對該檢查存在厭惡心理。這需要通過綜合護理來消除患者心理障礙,更好的與醫(yī)生配合完成檢查。緩解檢查對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的影響,提高了檢查成功率和疾病診斷率,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