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民 游 美 安明超
泰安市腫瘤防治院,山東 泰安 271000
本研究為探討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護理在腫瘤患者當中發(fā)揮的作用,通過對30例腫瘤患者實施PICC護理,并與標準的護理流程進行對比分析。
1.1一般資料
在泰安市腫瘤防治院收治的腫瘤患者當中選取60例,將其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和研究組,平均每組30例患者。常規(guī)組的3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均為15例;平均年齡為(65.27±5.38)歲。研究組的3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16例/14例;平均年齡為(65.34±5.69)歲。在這兩組患者當中,患者的認知功能良好,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患者患有的疾病包含有腸癌、胃癌、乳腺癌等等。排除存有凝血功能障礙以及傳染性血液疾病的患者。本研究已經獲得相關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沒有差異性(P>0.05)。
1.2護理方法
常規(guī)組采用標準護理流程,研究組實施PICC護理,護理流程:①首先成立PICC質控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在護理期間,落實相應護理人員PICC穿刺技能,且均獲得PICC認證。②強化PICC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嚴格將PICC穿刺以及導管護理工作落實到其中,并在護理流程當中及時的發(fā)現問題,并科學的進行改進,把安全護理的原則貫穿到其中,保證整個護理流程能夠安全順利的進行[1]。③在護理當中,做好常規(guī)準備工作后,指導患者相關臨床注意事項,針對在實施護理期間可能會存有的出血感染等現象,在置管前予以患者阿司匹林等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2]。④評估患者血管性能,在穿刺前適當的予以熱敷,降低炎性遞質的釋放,并且在日常護理當中做好導管的維護,定期的巡查,避免出現脫落、阻塞、彎折的現象[3]。⑤置管成功后,定期的對患者進行脈沖式正壓沖管,避免出現阻塞,及時的更換敷料以及肝素帽,避免誘發(fā)感染現象。為防止患者在移動的過程中導管出現脫落以及移位的現象,要落實前饋控制,從根本上降低后期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4]。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期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以及不依從來進行比較[5]。完全依從:患者能夠遵照醫(yī)囑和護理人員的安排服從治療以及護理;部分依從:在實施治療或者護理期間,患者會產生一定的排斥性,但對整體治療過程影響不大;不依從:患者排斥治療護理方式,抵抗心理嚴重,甚至出現攻擊行為[6]。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包括導管阻塞、機械性靜脈炎、肢體腫脹、導管感染的現象[7]。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3.0對腫瘤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用χ2檢驗,用[n(%)]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n(%)]
根據表格對兩組患者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得出χ2=4.706 ,P=0.030。研究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相對于常規(guī)組明顯改善,護理效果顯著,P<0.05。
2.2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期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常規(guī)組30例患者中,導管阻塞3例,機械性靜脈炎1例,肢體腫脹2例,導管感染2例,護理期間不良反應的總發(fā)生率為26.67%(8/30),研究組30例患者中,導管阻塞1例,機械性靜脈炎0例,肢體腫脹1例,導管感染0例,護理期間不良反應的總發(fā)生率為6.66%(2/30)。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概率相比于常規(guī)組,明顯較低,組間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χ2=4.3200,P=0.0377)。
對于腫瘤患者而言,在臨床治療時間長,在患者自身體質情況逐漸下降的過程中,加劇了患者的排斥性,不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復。在傳統護理模式的實施下,患者治療后身體虛弱,需要長時間靜脈給藥來提升患者的體質,在反復靜脈穿刺容易加劇患者的痛苦,患者的整體療效得不到保證。在本次研究當中,基于PICC護理方式在腫瘤患者當中的實施,從根本上降低了患者后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概率[8]。PICC護理的實施,在腫瘤患者的臨床護理當中構建了專門的護理小組,護理針對性較強,全面落實了風險化管理的原則,強化護理人員的管理,保證PICC護理流程能夠長效運行,不斷地對存有的問題進行改進,更新護理策略,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PICC護理的運用,從根本上減小藥物對患者帶來的應激反應,提升護理人員技能,提升整體穿刺成功率,降低對患者身體造成的損傷。做好患者的抗感染等預處理工作,加強導管的護理,保證治療過程能夠有序進行,在提升整體護理質量的同時,降低患者置管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概率[9]。
研究結果表明,對研究組腫瘤患者采用PICC護理,相對于常規(guī)組運用的標準護理流程,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提升;患者護理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降低,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對腫瘤患者采用PICC護理,能提升患者的依從性,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護理價值顯著,值得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