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元斌 鄭獻春
【人物小傳】
劉傳波,1986年出生,中共黨員,退役軍人。今年剛35歲,卻已成為供電系統(tǒng)首屈一指的電纜專家,2015年被評為撫順市“藍領技能明星”,2017年被評為“遼寧好人——最美工人”,2019年,被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評為特等勞動模范,遼寧省總工會授予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
2020年3月,疫情防控的艱巨,依然擋不住人們對身邊雷鋒贊頌嘉獎的熱情,撫順市第十四屆百姓雷鋒頒獎典禮采用視頻網絡形式播出。伴隨著激揚的樂曲,電視熒屏推出的第一位百姓雷鋒,就是本期雜志的封面人物劉傳波。
一個入職時僅有高中學歷,電力專業(yè)知識技能近乎空白的青工,這么短的時間就成為電纜檢修專家,又被譽為傳遞愛與溫暖的光明使者,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我把自己當做一顆電力‘螺絲釘,緊緊擰在國網公司這部大機器上,盡心盡力排除電纜故障,守護萬家燈火和百業(yè)昌盛,讓青春在崗位更青春。”劉傳波淡淡地說。他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做一顆電力“螺絲釘”,劉傳波將自我價值的定位與追求,深嵌在國家政治的肌理深處,時刻以高度的自覺性和獻身精神,恪行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倫理。
2006年,劉傳波從部隊退伍到地方,遇到“觸網”到國網公司工作的機會。沒有任何可加分錄取的資源,他憑著當兵練就的拼勁以總分第二考入公司。接下來一年的崗前技能培訓,他幾乎天天“黏”在圖書館里,最終以拿到三個學期最高獎學金的成績,完成他的“入職禮”。
起初,他是配電線路工?!肮咀屛腋墒裁?,我就干什么,還要干好它”,這是劉傳波常說的一句話。為兌現(xiàn)這句不輕的承諾,他全身心地撲在崗位苦練技術,幾乎丟掉了所有的業(yè)余愛好。
人生需要許多機會,一次機緣使他的工作和技術專攻發(fā)生方向性的轉變。2011年,省公司舉辦電纜技術大賽,他被撫順公司選中并擔綱1號選手。專業(yè)性與實踐性很強的電纜檢測運維技術,對于劉傳波來說是全新的領域。他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下大氣力,啃書本學習,向內行人求教。一個下午,參加集訓的同伴都休息了,他還坐在門口臺階上“啃”書本。公司高工王清昊路過,問道,“小伙子,看什么書?”“電纜檢測維修技術知識!”劉傳波站起身來答道?!班蕖保吖と粲兴嫉刈吡?。高工王清昊是電力系統(tǒng)高壓技術方面的專家,這次省公司大賽,撫順公司有意讓他擔任技術指導領隊,起初他未答應,后來才同意。據說,接手的原因就因為與劉傳波的偶遇,他從劉傳波一雙渴望掌握電纜技術、參賽奪冠的清澈眼神中,看到自己年輕時的模樣。劉傳波講起這段往事,眼里噙著淚花。
一位高工與一個青工的相互感動,促成了一段師徒結緣,開啟了劉傳波向電纜檢測運維技術沖刺的大門。不過,真正讓人們對劉傳波刮目相看的是2012年那場撫順南站地區(qū)電網改造大戰(zhàn)。
撫順南站地區(qū)是撫順的交通樞紐,也是繁華商業(yè)聚集地,電網分布縱橫交錯,改造工程牽涉方方面面。在施工節(jié)骨眼上,地下電纜出現(xiàn)故障,經過排查也沒有找到故障點,工程面臨停工。
有人想到劉傳波,“傳波,你來看看吧”,沒有任何頭銜的普通青工劉傳波沒敢答應。他深知南站電網改造工程的艱巨與緊迫,搞不好會耽誤工程進程。“傳波,你趕快過來,大家都等著你!”第二通電話打來時,劉傳波已經在趕往現(xiàn)場的路上。
“當時,看到那場面,我真害怕,那么多人都停工等著你處理。”劉傳波嘴上雖這么說,但他心里早鎮(zhèn)定下來,用檢測工具一段一段排查。其間,給檢測設備廠家打電話咨詢,找專家請教、查書籍、查資料、反復在現(xiàn)場進行測試,終于在第三天排查解決了電纜故障點,保障了改造如期完工。
南站排障一役,劉傳波痛切感受到電纜測試工具的重要,以及現(xiàn)有檢測工具的缺陷,由此開始自制電纜檢測工具的研發(fā)。5年后,他成功了,其準確率與操作簡便快捷性超過同類檢測工具,獲得發(fā)明專利。
已經數不清劉傳波處理過多少疑難緊迫的電纜搶修任務,諸如查找電纜故障,避免商業(yè)區(qū)長時間停電;準確快速排查撫順中心醫(yī)院電纜故障,保證醫(yī)院24小時連續(xù)供電……他贏得了同事和客戶的認可,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電纜專家”。
在劉傳波的“詞典”里,恪盡職守是對螺絲釘精神核心內涵的解讀。一部由若干個螺絲釘與部件構成的大機器,只有準確占位,協(xié)調關系,互動共生,才能實現(xiàn)螺絲釘價值。
2011年,劉傳波加入尖峰學社。這是由他的師父王清昊牽頭組建的職工業(yè)余科技攻關小組。公司非常重視關心他們的活動,給予許多實際的扶持。學社發(fā)展很快,由幾個人到幾十人,完成許多技術革新項目,還孵化出“王清昊專家工作室”“劉傳波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等?!拔乙炎约旱募夹g讓人分享,和伙伴們共同成長?!眲鞑ò讯嗄陙矸e累的電纜檢測過程的分析思路、計算方法、測試技巧編寫成課件,毫無保留地與同事們分享,帶動一批年輕人鉆研技術,崗位成才。
回憶起這段時光,劉傳波很有感觸,“在尖峰學社,我從師父和同事那里學到許多東西”。一份統(tǒng)計表顯示,劉傳波相當一部分技術論文和發(fā)明專利是在這一期間完成的。譬如發(fā)表技術論文20篇,完成國家專利20項,榮獲國家級QC成果一等獎兩次,國網公司QC成果一等獎一次,省公司科技成果三項。有人算了一筆賬,十年間,劉傳波檢測出故障電纜306條,累計長度73公里,節(jié)約電纜維護費2197萬元。
劉傳波不僅是位技術能手,更是一名服務明星。2018年冬天,公司按計劃區(qū)域停電組織線路檢修。劉傳波常年幫扶的張阿姨家就在此片區(qū),張阿姨常年臥病在床,借助呼吸機維持生命,一旦停電后果無法想象。劉傳波準備好一臺發(fā)電機,下班后,送到她家里,手把手教會張阿姨老伴如何使用。張阿姨老伴拉著劉傳波的手,連聲說,“謝謝,你真是救了我老伴兒一命啊”。
撫順市陽光家園是接收殘疾、智障兒童的慈善機構。劉傳波帶領配電運檢室的黨員服務隊與陽光家園結成幫扶對子,長期為孩子們提供生活和學習用品,累計捐款3000余元,參與志愿服務200余次,收到表揚信40余封。一次,劉傳波帶領孩子們來到沈陽世博園游玩,這些孩子們第一次來到童話般的世界,興奮地唱啊跳啊。一位孩子拉著劉傳波的手說,“叔叔,我沒見過雷鋒,我不知道他長啥樣,現(xiàn)在我知道了”。“你說,雷鋒叔叔是什么模樣?”“叔叔,雷鋒就是你的模樣?!?h3>“謹記一顆‘螺絲釘的加減乘除 ”
2019年,是劉傳波人生又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被任命為高灣供電所所長。有一條社會角色轉換定律,說人生是一個角色序列的扮演過程,隨著不同時期的演變,適時作出相應調整才能穩(wěn)操勝券。劉傳波年紀不大,卻經歷了從學生到軍人,再到工人,乃至電網工匠、勞模的角色轉換,每一次轉換都收獲著成長。從普通工人到部門負責人角色轉換,對劉傳波來說是一次考驗和挑戰(zhàn)。“擦亮‘螺絲釘,永不生銹”,是劉傳波履新后內心對自己的道德命令。
他打出三套“擦亮”組合拳。
第一套“擦亮”組合拳是開放所長辦公室,與員工同屋辦公,實現(xiàn)所長辦公全程公開透明。同時制定限時辦事流程和規(guī)約,堵住一切以權謀私的漏洞。
第二套“擦亮”組合拳是提出“人人都做好所長,個個成為活雷鋒”口號,鼓勵員工為振興國網主動擔當作為,為員工崗位成才創(chuàng)造條件。
第三套“擦亮”組合拳是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優(yōu)化班組工作模式。比如,他帶領所內17名員工,成功研發(fā)“大地圖”電子系統(tǒng),為供電內部的生產、營銷、維護提供數據支撐,大大提升了日常工作效率。
擔任所長不久,劉傳波被評為國家電網公司優(yōu)秀共產黨員,列入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萬層次人選。2020年,參加國網公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班學習,他對習近平總書記“在自己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的教誨有了更深的感悟,刷新未來的規(guī)劃。
有人羨慕劉傳波幸運,鮮花、掌聲、榮譽團團圍繞,也有人擔心年紀輕輕的他是否還有足夠的清醒。劉傳波自己倒很坦然。他的辦公桌玻璃板下壓著一張紙箋,上面寫著:“謹記一顆‘螺絲釘的加減乘除:‘加要用在對黨和人民的貢獻上;‘減要用在對物質利益的要求上;‘乘要用在創(chuàng)新工作效率上;‘除要用在對待個人成績與大家協(xié)作關系上?!?/p>
字寫得端正,有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