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凱 李夢潔
摘 要:如今汽車數(shù)量日漸暴增,現(xiàn)有停車位盡管滿足了一部分泊車車主的需要,然而還是存在停車位資源利用緊張的現(xiàn)象,因此有必要提出共享停車位設計理念。建立在共享經濟背景下,這一設計措施在保證固定停車位數(shù)量的前提下,改善先前停車緊張的狀態(tài),其最大的特色是可以使私有停車位共享,以施展停車位的最大價值,從而使私有車位在空閑時,能夠直接轉化為經濟利益并便利其他車主臨時泊車需要,推進停車資源的錯時利用。本文從我國現(xiàn)有停車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分析共享停車位系統(tǒng)的必要性。在視覺觀感設計和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闡述了共享停車位的設計系統(tǒng)。作為共享停車系統(tǒng)的平臺為解決私家泊位共享提出實現(xiàn)途徑,并對共享停車系統(tǒng)進行了完整的框架設計。
關鍵詞:共享經濟 停車位 系統(tǒng)設計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Parking Space System under Sharing Economy
Xue Wenkai,Li Mengjie
Abstract:Nowadays, the number of cars is increasing rapidly. Although existing parking spaces meet the needs of some parking owners, there is still a shortage of parking space resourc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pose a shared parking space design concept. Establish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sharing economy, this design measure improves the previous state of parking tension while ensuring the number of fixed parking spaces. Its biggest feature is that private parking spaces can be shared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parking spaces. When private parking spaces are free, they can be directly converted into economic benefits and facilitate the temporary parking needs of other car owners, promoting the wrong time utilization of parking resourc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parking spaces in our country and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shared parking spaces. The design system of shared parking spaces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visual perception desig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platform of the shared parking system proposes an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ivate parking space sharing, and carries out a complete framework design for the shared parking system.
Key words:sharing economy, parking spaces, system design
1 共享經濟概述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 (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其主要特點是,包括一個由第三方創(chuàng)建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臺。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商業(yè)機構、組織或者政府。個體借助這些平臺,交換閑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yè)、某個創(chuàng)新項目籌集資金。經濟牽扯到三大主體,即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供給方和共享經濟平臺。共享經濟的五個要素分別是:閑置資源、使用權、連接、信息、流動性。共享經濟關鍵在于如何實現(xiàn)最優(yōu)匹配,實現(xiàn)零邊際成本,要解決技術和制度問題。共享經濟是一種思維模式,改變對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價值判斷。對于共享式停車的概念,他是基于共享經濟時代下新型的停車方式,通過共享經濟的五個要素能夠實現(xiàn)預約車位、精準導航、反向尋車、自動結算、超時提醒等功能。
2 目前停車位存在的問題
如今,因停車問題引發(fā)的糾紛屢見不鮮,停車難,找不到停車位成為許多城市的痛楚。具體到城市的商業(yè)圈,學區(qū),娛樂區(qū)等地方存在較為嚴重的停車困難問題,原因在于停車位數(shù)量有限,在遇到高峰期時,停車位供應不上來,而公寓區(qū)的停車位處于相對空閑狀態(tài),加上地下停車場繞行距離較長、進出口不容易尋找等許多麻煩,車輛亂停亂放現(xiàn)象普遍。其次是環(huán)保受到破壞,交通擁堵會直接增加汽車尾氣排放時間,加重空氣污染的同時還帶來噪音污染。[1]目前,汽車尾氣排放和交通噪聲已成為如今城市環(huán)境污染的重要來源。停車位的缺失具體也表現(xiàn)在城市市中心較為嚴重,因此停車位存在供需不平衡的情況。
3 共享經濟下的停車位系統(tǒng)設計的必要性
共享經濟既能保留傳統(tǒng)經濟的消費方式,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也能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給人們全新的消費方式,共享經濟運用在停車位上是存在必要性的,隨著汽車數(shù)量的逐漸增長,許多城市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平均下來三輛汽車要競爭一個停車位,現(xiàn)有停車位數(shù)量已經不能滿足車輛停放使用,參考共享停車影響的系數(shù)從而得出名目泊車位數(shù)量,與配建停車數(shù)量3813個相比,共享條件下停車位設置3328個即可滿足需求,相對節(jié)約12.7%的停車位。在這個條件下,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期間的早頂峰辦公泊車需要使用商業(yè)空余停車位,周六日周末頂峰期,商業(yè)停車需要使用城市綜合體項目停車共享辦公空余停車位。[2]
共享經濟理念下的停車位數(shù)量配置不僅可以滿足一些固定停車數(shù)量的使用, 也可以滿足臨時停車位的均衡利用,大大提高了停車位設施的使用率。共享經濟與停車位結合可以實現(xiàn)資源更加充分利用,在停車位車主和用戶之間可以呈現(xiàn)精確配置,幾乎無縫隙的資源利用狀態(tài),網絡技術是共享經濟的主要內容,通過網絡技術—APP界面實現(xiàn)停車車戶在車內完成解鎖上鎖的功能,實現(xiàn)共享經濟真正的價值目標。[3]共享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須之路是探尋符合市場規(guī)律發(fā)展模式,所以共享經濟運用在停車位中實現(xiàn)共享停車位概念是必要的。
4 共享停車位在視覺感官上的設計
視覺感官設計是為了傳播特定事物通過可視形式的主動行為。大部分或者部分依賴視覺和感覺,并且以標識、排版、繪畫、平面設計、插畫、色彩及電子設備等二度空間的影像表現(xiàn)。換句話說,視覺感官設計就是感官藝術,視覺感官設計就是我們眼睛能夠直接接受的藝術設計,主要表現(xiàn)在物體的外形變化和多媒體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如手機app等。[4]如今處于科技發(fā)達的時代,共享經濟理念也是未來發(fā)展的趨勢,這使視覺感官設計被賦予了新的設計潮流,所以對在共享經濟下的停車位進行再設計。
共享停車位設計必然離不開手機APP界面的設計,APP界面設計又需要有一個代表性的APP小圖標進入大眾眼球作為突破點,APP小圖標外觀設計主要通過共享停車位車鎖和定位圖標結合又簡化而演變來的。針對停車車主的需求,又使手機APP界面融入其設計中,方便快速解決停車問題,同時共享停車位APP軟件應具有精準定位,搜查停車位,實時導航,預定停車位,支付,語音通話等功能。共享停車位的APP軟件開發(fā)擁有獨立的完整系統(tǒng)停車管理方式,讓使用用戶對停車計時收費和二維碼開鎖等情況一目了然,當用戶進行支付時,停車位車主會收到用戶的支付結果。在私人停車場設置了共享停車場后,他們可以通過我們的APP在智能手機上設置自己的共享泊車狀態(tài),附近的其他司機可以搜索APP中的“在線”泊車位,這樣用戶就可以馬上找到它??萍蓟ヂ?lián)網移動時代,共享經濟呈現(xiàn)給市場經濟為猛勢上升的情況,共享停車位的手機APP軟件開發(fā)的市場潛力巨大。
5 共享停車位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的設計
5.1 共享停車位解鎖方式的創(chuàng)新設計
為了實現(xiàn)停車車主在車內解鎖開鎖的功能,運用普遍的手機APP媒介,車主在車內通過掃描停車柱上的二維碼,然后點擊“確定開鎖”使停車柱開鎖成功,實現(xiàn)車輛停放在指定停車位的整個進程中,然后進行計時收費,這樣車主可以更舒適快捷停放車輛,省略了下車開鎖的動作,使智能停車位設計得到了更好的詮釋;當停車車主離開共享停車位停止使用時,在手機上支付相應的停車費用后停車柱再次自動上鎖。整個過程中,停車位解鎖方式的創(chuàng)新設計給用戶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5.2 共享停車位的加工工藝設計
共享停車位作為公共設施的重要部分,考慮到批量生產問題,其加工成本應該相對較低,作為全自動轉動的模型,其體積不應過重,選用相對堅固較輕的材質,以防出現(xiàn)因模型過重只能倒下不能抬起來的情況;停車柱的底座與柱身接觸面應該為弧形面,弧形面的中心點(最低點)處設有洞孔,其作用是當面臨雨雪天氣時,淤積的雨水或雪水可以順著模型底部最低點的洞孔流出,保持停車柱凹形面內處于干凈狀態(tài),便于清潔和停車位的正常使用。停車鎖活動的模型部分抬起時與底座的模型成大約85°角而不是90°角,以便讓車主在車內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停車鎖的使用狀態(tài),避免鏡面反射的問題。
6 結語
共享停車位不僅可以應用在私家車位和公司車位,還可以作為全自動化的公共停車位。共享經濟下的停車位符合未來發(fā)展潮流,自動化的解鎖開鎖方式和自動結算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停車的時間效率,不僅給停車位車主帶來日常收益,還節(jié)約土地開發(fā)再利用,停車設施建設的空間還不用較大改動,節(jié)約了很大一部分成本。共享停車位和現(xiàn)有停車位也存在很大的對比,共享停車位能夠及時解決舊停車位出現(xiàn)的資源不能完全利用等問題,共享停車位還滿足其他使用地區(qū)停車位使用緊張的停車需求,為許多城市的停車位資源配置預留一定的使用空間。共享停車問題的實現(xiàn)不僅要靠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科技互聯(lián)網公司、政府部門聯(lián)合配同,還要靠科技互聯(lián)網的大力支持,智能終端系統(tǒng)的運用。
參考文獻:
[1]張靖雯.基于城市發(fā)展現(xiàn)狀的共享汽車停放網點選址調研分析[J].汽車實用技術,2020(10):254-255.
[2]王鵬.基于Android的共享停車位管理系統(tǒng)設計[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1):182.
[3]桑博.“互聯(lián)網+”模式下城市智慧停車誘導系統(tǒng)設計研究[J].山西電子技術,2020(04):85-87.
[4]鄭亦菲,楊劍.基于公眾號的共享停車系統(tǒng)設計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0,32(1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