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汽車貿易出口也在逐步的增加,中國汽車的國際市場實力不容小覷。為了使中國的汽車走出國門,積極地參與競爭,就必須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拓展市場寬度。
關鍵詞:中國汽車 東盟市場 挑戰(zhàn)對策
Analysis of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ed by China's Automobile Exports to ASEAN
Zhang Feng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utomobile trade exports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the strength of China's automobile international market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order for Chinese cars to go abroad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ompet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expand the breadth of the market.
Key words:Chinese cars, ASEAN market, challenge countermeasures
1 引言
隨著中國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汽車出口產業(yè)和全國的經濟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中國在東盟市場的汽車出口量也在逐漸的增長,為了充分發(fā)展東盟市場,促進中國汽車出口,增加自身競爭力,中國汽車行業(yè)要掌握東盟市場出口的方式,并適當的進行改善。本文主要以中國汽車出口東盟市場面對的挑戰(zhàn)及對策進行了分析。
2 目前中國汽車出口東盟市場的現狀
2.1 貿易總量
我國汽車貿易出口的數量在2015年到2019年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在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出口的數量出現下滑。但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回升,中國汽車的出口量又恢復了以往的增長水平。但中國汽車的出口量并不是一直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在2015年負增長的狀態(tài)再次出現,但是中國汽車產品出口東盟的總額,除了在2019年略有下降之外,一直處于增長的趨勢。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汽車出口貿易不是太穩(wěn)定,一方面受市場大環(huán)境的影響,另一面也受限于自身銷售的策略及方法。所以對相對于較為穩(wěn)定出口的東盟市場,中國汽車應該抓住這一市場,以便實現中國汽車長期穩(wěn)定的發(fā)展。
2.2 東盟經濟環(huán)境
東盟國家與中國經濟市場共同構成了東盟自貿區(qū),實現各個國家之間經濟的流通,逐漸形成良好的經濟發(fā)展趨勢。這東盟各個國家的經濟發(fā)展狀況、人口的分布以及政策都不太一樣。文萊和新加坡屬于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展較為迅速,人均GDP也比其他國家要高。而其他的國家都是發(fā)展中國家,緬甸、老撾、柬埔寨的人均GDP甚至低于2000美元,經濟發(fā)展較為緩慢。東盟國家人口總計超過了6億,但是汽車的使用量卻較低,所以中國汽車出口東盟市場存在很大的發(fā)展空間。而且東盟的各個國家對于汽車行業(yè)的重視程度逐漸的增高,一方面是為了國家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夠提升人民生活的水平,但這無疑與對汽車的需求是逐漸的上升的。所以對于此現狀,中國應該把握機會,拓展東盟市場,促進與東盟各個國家之間汽車貿易的交流,實現共同發(fā)展。
2.3 東盟國家汽車產業(yè)
為實現中國汽車在東盟貿易市場的發(fā)展,首先要對東盟各個國家對于汽車的需求量進行劃分。根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及汽車的銷售量、人口總量等方面的因素,東盟的各個國家可以劃分為四種類型。屬于發(fā)達國家的文萊和新加坡,因經濟發(fā)展迅速,雖然具有較高的購買能力,但對汽車的需求量并不是很高。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中的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屬于高需求高購買能力的國家,也是中國汽車貿易出口的主要對象。而菲律賓、越南屬于高市場需求量及購買能力低的國家。緬甸、老撾、柬埔寨人均生產總值較低,所以對于汽車的需求量相對來說也不高,屬于低購買力低市場的國家,主要的經濟發(fā)展體系還是農業(yè),所以中國汽車在這三個國家的出口率較低。
3 中國汽車出口東盟市場所面臨的挑戰(zhàn)
3.1 自主品牌汽車的知名度和可信度低
東盟的各個國家的合作對象不單單只是中國,更是與一些發(fā)達國家建立了自貿區(qū),所以中國汽車行業(yè)在東盟市場的競爭對手較多。而且由于發(fā)達國家技術較為先進,而中國汽車企業(yè)相較于其他國家存在的優(yōu)勢明顯不足,品牌的知名度在國際市場較低,導致中國汽車在東盟市場發(fā)展所面臨的挑戰(zhàn)較多。而東盟國家在制造汽車零件方面的技術不高,所以進口量較大,但由于中國進入東盟市場較晚,很多東盟國家還是選擇與之前合作的國家進行貿易上的來往。例如日本,日本的汽車行業(yè)在國際市場上知名度較高,而且日本汽車在20世紀就已經進入的東盟貿易市場,所以相較于中國汽車來說有先入為主的優(yōu)勢。日本汽車的發(fā)展史遠勝于中國,所以在東盟市場的影響較大。由于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知名度較低,導致在東盟各個國家之中信譽度不夠。中國在品牌的建設以及海外營銷方面的策略較為薄弱,這對中國汽車出口東盟市場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
3.2 貿易壁壘的存在
中國政府制定了90%以上的貿易產品實行零關稅的政策,但部分汽車和相關的產品不屬于零關稅的范疇,所以中國對東盟汽車出口關稅的壁壘仍然存在。而且由于東盟各國的貿易制度以及國內發(fā)展和技術標準的要求都不相同,一些隱性壁壘也對中國出口汽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例如菲律賓國內對于汽車的監(jiān)管相較于其他國家來說較為松懈。對于二手汽車的報廢回收沒有嚴格的標準。但從實際角度出發(fā),中國汽車出口到菲律賓仍然困難重重。所以不同國家的制度標準為中國汽車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挑戰(zhàn)。
3.3 海外運營和管理模式落后
在我國汽車發(fā)展中,很多企業(yè)知識在貿易中出口產品,而忽略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運營。具體表現為在國外設立常駐代表的機構較少,汽車在國外進行生產時,會存在資金以及人才管理的困擾。中國汽車在出口方面一般是通過海外代理來對汽車進行銷售,包括整車銷售、零件銷售等。但由于缺乏對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的建設,導致中國汽車在出口銷售方面出現一定的缺陷,對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的信譽度也有所影響。如果只是以這種落后的發(fā)展方式進行汽車的出口銷售,中國汽車在出口方面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導致出口管理的水平以及出口汽車的數量不能有效的提升,對于中國汽車出口貿易造成一定的影響。
4 中國汽車出口東盟市場的對策
4.1 充分利用自貿區(qū)優(yōu)勢
自貿區(qū)是指貿易和投資領域比世貿組織有關規(guī)定更有利的貿易安排。是劃定主權國家過地區(qū)邊界以外的特定的區(qū)域,對于國家出口貿易提供了更為合適的市場。主要是采用自由港政策的海關隔離區(qū),使產品、原材料以及零件的進出口能夠在有利的條件下進行,對于促進各國的長期合作以及經濟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國與東盟國家建立了自由貿易區(qū),使得雙方之間合作的制度化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大大的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貿易的往來,同時也使雙方之間的關系有所增進。中國汽車在東盟自由貿易區(qū)進行出口,不僅降低了中國進入東盟國家的運營成本,也能夠使中國工業(yè)進入東盟市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fā)展機會。中國汽車可以很好利用在東盟貿易之間的來往,一方面能夠提升中國汽車的出口數量以及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通過東盟市場提升中國汽車在國際的知名度和信譽度,為中國汽車以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是實現中國汽車長遠發(fā)展的重要所在。
4.2 建立完善的管理和售后服務體系
中國汽車如果想在國際市場上提升其信譽度,就需要對汽車出口以及售后服務建立更為完善的服務體系。同時售后服務也是一種推廣的方式,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素養(yǎng)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售后服務是否完善,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汽車應該積極的改善售后服務方面的不足,采取多種形式,來提升企業(yè)的信譽度,并加大產品市場的份額,提高營銷公國的高效和良好的收益。其次汽車出口應該學習國際先進企業(yè)的管理模式,聘請當地的管理人才,不斷的改進管理制度,使得中國汽車在出口時,能夠為產、供、銷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證。其次中國汽車企業(yè)應該在海外設立更多的售后服務機構,為消費者提供及時的咨詢和維修,在服務消費者的同時,也能夠提升自身企業(yè)的知名度以及信譽度。開發(fā)客戶的潛在需求,并根據客戶的需求為參考制定相關的計劃,逐漸的提升汽車的品質,構建更為適合消費者的企業(yè)管理模式,使得中國汽車能夠建立起值得消費者信賴的品牌形象。這對于中國汽車出口東貿市場提供了有力的后備支持,同時也為中國在國際化市場上樹立了更加完善的形象,有助于中國汽車出口貿易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4.3 完善互聯(lián)網基礎設施建設
時代在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在逐漸的升高,對于中國汽車出口的方式也不斷的在更新。為提升中國汽車出口的銷售量,對于基礎設施的完善是不可或缺的?;A設施包括機場、交通、橋梁、港口和燃氣、水、電的供應,以及文化、衛(wèi)生等部門提供的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等。同時基礎設施也是企業(yè)、單位。居民生產和經營的重要條件。為保證城市能夠正常的運行,以及提升汽車行業(yè)出口的穩(wěn)定,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最基本的前提條件。所以中國汽車為實現在東盟國家出口的效率性,首先要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充分利用“一帶一路”的政策優(yōu)勢,對沿路的貿易港口、公路、鐵路的運輸加強資金的投入。并健全區(qū)域性跨境物流以及保稅倉庫、國際配送中心等方面的措施,提升汽車在運輸途中的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使得汽車的出口能夠有所保障。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也能促進國家各個出口行業(yè)的發(fā)展,對于提升國民經濟水平,促進國際貿易的流通有著非常大的助力。
5 結語
我國的汽車貿易行業(yè)出口東盟國家時優(yōu)劣并存。所以為實現中國汽車出口的穩(wěn)定性發(fā)展,需要根據東盟各個國家市場的需求。并加強與東盟國家企業(yè)及行業(yè)的溝通與合作,以解決我國進入東盟市場所存在的問題,促進中國汽車與汽車相關的出口服務更好的進去東盟市場。
參考文獻:
[1]董坤.中國東盟汽車標準法規(guī)研究中心第七次工作會議(視頻)順利召開[J].中國汽車,2020(05):2.
[2]王勤,林少霞.東盟國家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產業(yè)政策與跨國公司的驅動[J].云大地區(qū)研究,2019(02):40-61+197.
[3]梁菲,林興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新能源交通物聯(lián)網構建[J].改革與戰(zhàn)略,2019,35(02):82-89.
[4]成健,楊慧娟.中國汽車出口東盟市場面對的挑戰(zhàn)及對策分析[J].河北企業(yè),2018(0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