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珍,李美麗
(1.忻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護理系,山西 忻州 034000;2.山西省忻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山西 忻州 034000)
腦卒中急性期有34%~35%的患者存在吞咽障礙,癥狀可長達數(shù)月甚至終生[1]。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中80%~90%有不同程度的流涎[2]。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將食物初步分解,有消化作用,唾液還可清除口腔內的殘留物質,唾液中的溶菌酶還有殺菌的作用[3],故流涎既不利于食物的吞咽與消化,還可使病原微生物入侵口腔引起口腔感染。針刺治療流涎有較好療效[4]。筆者在傳統(tǒng)針刺的基礎上加刺脾俞穴治療流涎臨床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共68例,均為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忻州市中醫(yī)院針灸科就診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年齡42~75歲,平均(63.36±7.68)歲;平均病程(29.09±2.58)d;腦梗死25例,腦出血9例。對照組年齡44~77歲,平均(65.28±6.34)歲;平均病程(27.65±2.34)d;腦梗死26例,腦出血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2013版《神經病學》中關于腦卒中的診斷標準[5],并經顱腦CT或MRI確診;②病情處于恢復期,意識清楚、病情平穩(wěn),沒有其他嚴重并發(fā)癥;③符合流涎的診斷;④年齡40~70歲;⑤同意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其他疾病引起的流涎,如腦癱、帕金森病等,或藥物所致的流涎;②患有其他嚴重疾病,如嚴重心、肝、腎臟疾?。虎垡来嫘圆?。
兩組均給予基礎治療,如調控血壓、血脂、血糖及抗栓等綜合處理措施。常規(guī)針刺舌三針、地倉、頰車,留針30min,每10min捻針1次;金津、玉液穴交替刺絡放血。每日1次,連續(xù)針刺6天,休息1天,7天為一療程。共治3個療程。
觀察組加針刺雙側脾俞穴。共治3個療程。取1.5寸的毫針根據(jù)患者的體型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感局部酸脹,針感可擴散至腰間。注意不可直刺或針刺過深,以防造成氣胸。連續(xù)針刺6天,休息1天,7天為一療程。
根據(jù)教師流涎分級法(TDS)[6]對癥狀進行分級。1級為不流涎,2級為小量或偶爾流涎,3級為間斷的流涎,4級為經常流涎,5級為成線的流涎、胸前常常弄濕。
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顯效:流涎減少兩個等級或無流涎。有效:流涎減少1個等級。無效:流涎癥狀無改善。
兩組治療前后流涎分級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流涎分級情況比較 例(%)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流涎之癥多是因中風后經絡不通,氣血阻滯,筋脈失養(yǎng),脾失健運,氣不攝津所致,其病位在舌、咽部,與脾密切相關?!夺t(yī)學心悟·中風不語辨》曰:“若脾經不語,則……口角流涎,語言謇澀?!薄峨s病源流犀燭》說:涎者,由脾所出,從口角流溢而不禁者是也?!薄鹅`樞·經脈》載:“脾足太陰之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逼⒅鬟\化,有運化水液之功,脾運化水液,轉輸而上行于口,由口腔分泌而為涎,故涎為脾之液。脾的運化功能失常,脾氣不能攝津,則口涎多而自出。另脾主肌肉,脾失健運,則口咽部括約肌協(xié)調無力,吞咽過程中的口腔期和咽部期發(fā)生障礙,使得涎液在口腔內淤積,淤積的涎液從口腔內流出[8]。治療多以疏經通絡,健運脾氣為主。
“舌三針”位于舌下,地倉、頰車位于舌側,刺之可疏通經絡、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金津、玉液放血改善可“內結血瘀”的病理狀態(tài)[9],《黃帝內經》曰“宛陳則除之”。脾氣健旺與否,脾的陽氣起著主導的作用,脾俞穴為脾的背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分布在足太陽膀胱經內,是脾氣輸注于背部的腧穴,為陰病行陽的重要位置,脾俞穴有健脾益氣,和胃,利濕升清的功效[10]。若脾氣健運,津液得攝,則流涎自止。若脾氣健運,口咽部肌肉協(xié)調有力,則涎液不外流而內咽。
針刺脾俞可使外周血液中白細胞數(shù)顯著升高[11],而白細胞具有吞噬、殺滅病原微生物及免疫功能,能夠增強機體的防御能力和抗病能力,這可能與針刺脾俞穴治療流涎有一定的關系,需要進一步研究。
針刺脾俞穴治療腦卒中后流涎中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