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亮,焦麗媛,朱 丹,陳 蓉,范丁文
(1.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肛腸科,四川 成 都 610072;2.四川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四川 成都610042;3.四川省成都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47)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排除腸管器質性病變、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以及藥物等繼發(fā)性因素外的慢性便秘[1],臨床以持續(xù)性排便次數減少、糞質干燥堅硬、排便困難費力、排便不盡等表現為主。隨著社會老齡化,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存壓力增大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等,功能性便秘患者日漸增多。有學者統(tǒng)計,我國一般人群的便秘患病率為3%~17%[2-3],且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多于青壯年。筆者用半夏瀉心湯聯合潤腸湯隨癥加減治療功能性便秘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64例,均為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我院門診因功能性便秘就診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2例。觀察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34~76歲,平均(50.58±6.17)歲;病程1~12年,平均(7.18±1.26)年。對照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35~77歲,平均(50.61±6.24)歲;病程1~14年,平均(7.35±1.1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內科癥狀鑒別診斷》[4]便秘的診斷標準,辨證為寒熱錯雜型。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和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中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2]。①必須符合以下2項或2項以上:至少25%的排便感到費力:至少25%的排便為干球狀便或硬便;至少25%的排便有不盡感;至少25%的排便有肛門直腸梗阻感/阻塞感;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幫助(如用手指幫助排便、盆底支持);排便次數小于1周3次。②在不使用瀉藥的情況下很少出現稀便。③沒有足夠的證據診斷腸易激綜合征(IBS)。診斷前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且近3個月癥狀符合以上診斷標準;④結腸傳輸試驗:標志物口服72h后排出少于20%,彌漫分布于全結腸或聚集在左側結腸及乙狀結腸直腸區(qū)。
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愿意接受研究方法治療。
排除標準:腸道有器質性病變。
觀察組用半夏瀉心湯聯合潤腸湯(自擬)。半夏瀉心湯藥用法半夏15g,黃芩15g,黃連6g,干姜3g,人參10g,生甘草10g,大棗10g;潤腸湯藥用黃芪20g,肉蓯蓉15g,桑椹15g,枳實10g,當歸15g。口苦加龍膽草10g,梔子10g,清瀉肝火;睡眠不佳加酸棗仁15g,合歡皮10g,安神助眠;腰膝酸軟加杜仲15g,熟地10g,補腎益精。用免煎顆粒,將顆粒倒入150mL沸水中,燜3min,充分攪拌,使顆粒完全溶化后飯后0.5h服用,早中晚各1次。7天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
對照組口服便通膠囊(武漢健民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9990071)1.05g,日2次。7天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的療效評定標準。治愈:自然排便通暢,質地柔軟,每周大于2次,停藥1個月后排便自如通暢。有效:多能自然排便,偶用瀉藥,性狀正常。無效:排便頻率,糞便質地等癥狀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
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改變,運動減少,長期久坐,以及攝入纖維素含量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對結腸運動刺激降低導致便秘。一旦出現便秘,患者常用苦寒之瀉藥以通便,久而久之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反而加重了便秘,甚至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結腸黑變病等[6]。
中醫(yī)認為,便秘為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司,但有腹脹、腹痛及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伴隨癥狀,肺、肝、脾、腎等臟腑都有一定的聯系[7]。便秘一般分為腸胃積熱,氣機郁滯,陰寒積滯,氣虛陽衰,陰虧血少等證型。張穎東等[8]認為,功能性便秘純虛,純實者少見,大都寒熱錯雜,虛實并見,可能與常用苦寒之瀉藥通便有關。脾為陰腑,其氣主升,胃為陽腑,其氣主降,不耐久寒,導致脾胃虛弱,寒從內生,弱陽鼓動無力,脾氣不足,故大便行走緩慢,宿便停久,耗液傷津,導致腹中積熱。應寒溫并用,補虛瀉實,調暢氣機,潤腸通便。半夏瀉心湯始見于《傷寒論》,用于中氣虛弱,寒熱錯雜,升降升常而致的胃腸不和的痞證。方中法半夏散結消痞,降逆和胃為君;黃連、黃芩為臣,泄熱開痞;配少量干姜,溫中散寒;人參、大棗益氣健脾,配合潤腸湯中黃芪則益氣健脾;肉蓯蓉、桑椹、枳實、當歸滋陰潤腸通便。諸藥合用,共奏調和寒熱、辛開苦降之效。方中干姜、黃連是點睛之筆,尤其是干姜,往往可能理解黃連的使用,理解不了干姜使用之理。筆者淺見有二,一則少量干姜提中焦陽氣,溫煦才能使機體以動,二是降低因既往過寒引起的陳寒,陳寒只能慢慢的邊瀉邊補,才不至于出現過寒過熱兩個極端。
半夏瀉心湯聯合潤腸湯治療功能性便秘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