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紹萍
(云南交通運輸職業(yè)學院,云南 昆明 650300)
電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利用移動通信設備,通過撥打電話、發(fā)送短信以及其他社交軟件如微信、QQ等通信手段,以撒網方式散布詐騙信息,讓千里之外的人都有可能成為詐騙受害者。電信詐騙是詐騙分子以手機、互聯網等形式,創(chuàng)建非真實的情境,建立“圈套”,通過虛擬的社交渠道,引導受害人將財產轉移到詐騙分子提供的賬戶[1]。
現今,職業(yè)院校也成為電信詐騙的高發(fā)地,由電信詐騙而導致的傷害事件屢有發(fā)生,職業(yè)院校電信詐騙問題已成為職業(yè)院校、家庭、公安機關、社會關注的問題。
通過對安寧職教園區(qū)職業(yè)院校電信詐騙近3年的調查情況來看,職業(yè)院校電信詐騙現狀主要包括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通過對安寧職教園區(qū)職業(yè)院校的學生調查中,收到詐騙或疑似詐騙信息的人數較多,占總人數的99.8 %,意味著電信詐騙已經是無孔不入了。在沒有開啟短信攔截和電話攔截功能時,學生幾乎每天都會收到詐騙短信或者詐騙電話。當他們打開網絡瀏覽信息時又會彈出各種關于貸款、刷單、游戲等界面,其中“抽獎及中獎信息”達82 %,“虛假廣告信息”達到76 %,“抵押貸款廣告”達到70 %,冒充熟人詐騙達到66 %。學生即使沒有被騙的經歷,但電信詐騙的信息已經打擾了他們正常的生活,讓人深惡痛絕。
圖1 詐騙形式占比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發(fā)展,電信詐騙從最開始通過打電話、發(fā)布中獎和虛假招聘廣告,到現在通過建立微信群多人配合的“殺豬盤”、套路貸、利誘、日常生活類欺詐、釣魚、木馬病毒類、活動欺詐,虛構險情欺詐、購物欺詐、偽冒身份欺詐、發(fā)生事故急需用錢欺詐等等,騙子的手段可謂與時俱進、花樣百出、讓人防不勝防。
針對電信詐騙問題,學校雖然也開展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反擊活動,但電信詐騙在職業(yè)院校中依然屢禁不止。在職教園區(qū)派出所出警處理的報警案件中,電信詐騙的占比分別為:2018年占68%,2019年占64%,2020年占59%。由此可見電信詐騙在職業(yè)院校的發(fā)案率之高,占比都超過了一半。
圖為2018年~2020年安寧職教園區(qū)電信詐騙情況統計。
圖2 三年電信詐騙案件對比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ninzh給民眾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犯罪分子有了更多的作案機會。民眾在享受著大數據帶來的福利,也在承擔著其所攜帶的風險。
網絡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化的空間,加上現代的一些技術手段,網絡使用者可能永遠不知道在網絡后面的那個人的真實樣子,所以看見的不一定是真實的、聽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以為的真實也有可能不是真實的。很多電信詐騙分子就是利用網絡空間的虛擬性、隱蔽性,隱藏自己的目的,利用人們的某些心理需求和利益需求利誘被騙者,讓其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錢財轉給對方,有的甚至籌錢轉給對方,損失之大讓人瞠目結舌。詐騙分子拿到錢后,只要他想切斷聯系就可以消失得無影無蹤,一般人是無法通過虛擬的空間找到他們的。
在最近幾年的電信詐騙案例中,職業(yè)校園學生被騙的金額已從最開始的幾百元到現在的幾千元、幾萬元甚至更多,對于沒有獨立的資金收入的學生來說,幾千元、幾萬元已經是他們所能承受的最高金額了,有的學生可能會因此結束自己的學業(yè)。
在電信詐騙案件中,一方面,真實的信息成為被騙的基礎。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而言,被騙數額超出承受能力。當他們發(fā)現被騙后,容易形成嚴重的精神傷害,徐玉玉案、廣東揭陽蔡某案成為電話詐騙案件中的典型案件,造成了嚴重的被害后果。有的造成嚴重精神創(chuàng)傷,不僅僅是財產的損失,自尊心、自信心也會遭受到打擊。
面對猖獗的電信詐騙,對于還未走入社會、防范心理不強、在現代化信息技術下長大、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又離不開網絡的職業(yè)院校學生來說,他們就像待宰的羔羊,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電信詐騙的陷阱。職業(yè)院校學生遭受電信網絡詐騙日益增多,給學生本人、家庭、學校和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嚴重的危害。
2.1.1 部分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薄弱,導致個人信息的隨意泄露
各種網站,APP的注冊都需要填寫個人信息,在與別人的聊天中也會涉及個人信息的泄露。中等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年齡在15歲~23歲左右,高等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年齡大部分在17歲~23歲左右,都是尚未步入和剛剛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他們純真又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絕大多數學生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薄弱,在面對利益誘惑或好奇心驅使,容易將個人信息暴露給他人,這給電信詐騙提供了信息支持。
2.1.2 與網絡接觸多、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網絡
現在的學生是在信息時代下長大的,是離不開手機、網絡的一代人。職業(yè)院校學生跟普通學校的學生相比,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差,絕大部分愛玩手機、愛打游戲、沉迷于網絡世界,電話和網絡已經成為他們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接觸多,各種無孔不入的電信詐騙也會充斥在他們的生活中,他們無可避免地成為電信詐騙的受害對象。
2.1.3 自我約束能力差
絕大部分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差、自信心不足,比較迷茫又不知道如何改變自己,他們得過且過、對生活沒有很好的規(guī)劃。但他們又熱情好客,人際交往能力強,有較強的表現欲望。這就導致有些學生,在從父母哪里拿到生活費后便呼朋喚友,幾天就花光所有生活費,然后又想各種辦法找錢,淘寶刷單、套路貸、中獎這些“來錢快”的渠道,都有可能讓學生成為受害者。
2.1.4 攀比心理嚴重,貪小便宜、急功近利
進入職業(yè)院校以后,學生們脫離了原來那種一心一意只撲在學習上的生活環(huán)境,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也有了更多與別人交友接觸的時間。他們來自不同背景的家庭,在整個交往過程中,攀比較勁時有發(fā)生。為了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為了面子,他們比吃、比穿、比娛樂、比享受,一旦父母給的錢滿足不了他們的消費,學生就有可能掉入電信詐騙的陷阱。
2.1.5 防范心理不強
在對職業(yè)院校學生電信詐騙的調查中發(fā)現,這些被騙的學生普遍防備心理不強,對信息的識別能力不強,在騙子交友、聊天、刷單能賺錢、網絡貸款中獎、買賣游戲裝備或者賬號、朋友急用錢等虛假信息面前,個人急于求成、貪小便宜、好奇心強,沒有基本的辨識能力,按著騙子的設計一步一步走入詐騙陷阱。
2.2.1 學生信息容易泄露
學校對學生信息的管理大多采用軟件、系統的形式,學校還有自己的官網、公眾號,有些學校網站建設落后、對學生信息沒有保護意識,學生信息就比較容易泄露。
學生在學校的各種申報材料,各種信息的統計主要是通過QQ、微信、各種APP進行傳遞和統計,如果QQ、微信被盜、APP賬號被盜,學生的信息也就泄露了。
學生在學校的信息有些掌握在老師手里,有些通過參加社團活動或者在信息收集過程中被其他學生轉賣給不法分子,從而導致這些學生的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掌握。
2.2.2 反詐騙教育效果不理想
電信詐騙的猖獗、普遍和對學生造成的傷害已經引起了學校的高度關注,學校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電信詐騙在職業(yè)院校仍然高發(fā),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對反詐騙教育的力度還不夠,反詐騙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電信詐騙案件在職業(yè)院校仍然高發(fā)。
從所調查的學生情況來看,被騙的大部分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缺少家庭關愛:要么是單親家庭,要么家庭關系比較緊張,要么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要么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業(yè)很少顧及孩子,導致其在成長過程中缺乏來自家庭的關愛。這樣的學生從小缺乏父母的監(jiān)督和教育,在花錢時往往大手大腳,當他們面對誘惑時,是沒有辨別能力的。當他們在困境的時候,是無助和不知所措的。
2.4.1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治理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
由于電信詐騙發(fā)展速度快、打擊難度大,立法的速度趕不上,針對電信詐騙的立法不完善、治理執(zhí)法也尚未加強。
2.4.2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治理聯動機制不健全
因運營商權限和功能未完全開發(fā),銀行審批過程煩瑣,反饋時間長。這給電信詐騙犯罪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避難場所。當電信詐騙案發(fā)生時,沒有電信運營商、銀行等部門的支持,只是依靠公安機關的力量是很難偵破案件的。
2.4.3 電信詐騙犯罪治理防范宣傳力度不夠
雖然電信詐騙已經成為當今犯罪率最高的案件,但是針對電信詐騙的宣傳仍然存在宣傳主題單一、形式單調的問題,同時,對電信詐騙犯罪處罰的宣傳也比較少。
2.4.4 電信詐騙犯罪的受害者防范意識淡薄
職業(yè)院校的學生社會經驗缺乏,在面對利誘時財產保護和自我保護意識弱,容易被騙。
2.4.5 電信詐騙犯罪成本低
通過AI手段、爬蟲技術或者購買信息等方式,低成本即可取得大量信息,來錢快、打擊難度大,因此聚集了大量想不勞而獲的人從事電信詐騙活動。
2.4.6 職業(yè)院校電信詐騙案破案難、打擊難度大
電信詐騙因其空間的隱蔽性、人員的流動性、區(qū)域跨度大、技術問題難攻破、斷案成本高等特點,為案件的偵破加大了難度。很多電信詐騙案件單憑一個派出所或者一個公安局、公安廳都是沒有辦法破案的。
3.1.1 學校層面
(1)由保衛(wèi)科與學生管理工作部門聯合開展關于電信詐騙的專項活動,給出具體的指導方針及實施方案,從學校層面統一部署。
(2)加強警校密切合作,及時與公安部門溝通??赏ㄟ^公安部門掌握最新的詐騙信息以便更好地進行戰(zhàn)略部署,以減少學生受騙的機率。當了解學生已經受騙時,及時掌握學生信息,主動與系部、班主任取得聯系,做好學生的安撫、疏導、問題解決工作,避免學生因此發(fā)生不必要的意外事件。學校將摸底調查中存在問題學生的信息及時反饋給對接派出所,以便雙方做好預防干預工作。
(3)定期開展反詐騙主題教育活動。根據學生的受害情況及電信詐騙的信息,定期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在新生開學時、出現新的詐騙手段及方式時、各種電信詐騙高發(fā)的節(jié)日及時間段等,學校都應從學校層面組織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如在學校官網、公眾號推送電信詐騙的相應信息,以便學生及時掌握提早預防。學生管理部門組織學生開展電信詐騙知識競賽、電信詐騙視頻制作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認識電信詐騙知識和學習應對詐騙的知識。
通過宣傳和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樹立合理的消費觀,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觀,普及普法教育,提升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加強風險意識。
(4)建立心理預防干預機構。學校應建立心理預防干預機構。學校心理預防機構除了對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出現反常行為時進行關注、疏導以外,當學生被詐騙后也要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學生被騙后的心理發(fā)展過程主要分為:回憶階段、羞愧階段、傷心自責階段、愈合或愈積階段。當班主任或相關部門把學生被騙信息反饋到心理預防干預機構時,學校心理咨詢機構老師應及時根據學生心理,采取合理措施幫學生走出心理困境,避免造成更大的身心傷害或者危害到學生的生命安全。
(5)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協作。學生管理部門和保衛(wèi)科應該做好與公安機關、銀行、通信運營商、政府部門的溝通協調,主動邀請他們到學校做好相應的宣傳教育工作,讓學生直接與他們聯系辦理業(yè)務及知曉注意事項,避免中間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
(6)建立規(guī)則制度,對泄漏、倒賣學生信息、參與電信詐騙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對反詐騙做得好的系部和班級、個人進行獎勵,對違反規(guī)定的要進行嚴肅處理[2]。
(7)學校應從學校層面做好學校與地方政府、公安機關、通信運營商、銀行的對接工作,大家相互配合,以便能根據職業(yè)院校學生特點更好地開展電信詐騙的預防工作。學校掌握學生最詳細的信息,應該為政府及其他部門在立法、宣傳或制定方案方面提供支持。
3.1.2 各個系部
(1)根據系部學生特點定期做好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調查發(fā)現,每個學校每個系部因其專業(yè)群特點和學校系部的風氣不一樣,各系部的學生特點是不一樣的。比如工科學生大都喜歡打游戲,文科女生偏多,女生之間容易形成攀比之風,小矛盾也更加突出。各個系部應該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開展適合自己的宣傳教育活動,如以成立社團、第二課堂、開講座、在線問答、組織主題班會等形式,在系部開展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學習增強學生法律知識、風險意識、提高自己的自我保護能力,以避免電信詐騙的發(fā)生。
(2)系部要時常組織學管干部、班主任對學生情況進行定期摸排檢查,以便及時掌握學生動態(tài),并將動態(tài)檢查結果及時反饋給系部,系部根據反饋結果針對有問題學生進行及時處理,防止問題向著不良方向發(fā)展。
(3)各系部應組建一支思想好、能力強、心態(tài)陽光、充滿正能量的學管團隊,通過系部老師的宣傳、教育、指導,讓他們把電信詐騙意識和處理方法帶到學生里面去,讓學生能認識到電信詐騙的嚴重性及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時刻保持警惕,避免被騙。對學生已經發(fā)生了的電信詐騙事件,務必提高警惕并妥善處理。
(4)建立考核制度對專項活動負責老師、班主任和班級活動開展效果進行考核,確保預防電信詐騙專題活動能有效開展。很多時候,如果系部活動只是流于形式的話,不僅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達不到活動開展想要達到的目標,也就不能確保學生防范意識的提高,更不能確保學生的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
系部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學管團隊和班主任老師的積極作為,電信詐騙工作的開展是一場長久而持續(xù)的戰(zhàn)斗。在現今環(huán)境下,不管是從職業(yè)院校學生自身的特點還是電信詐騙的社會問題來看,反電信詐騙工作的開展都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在整個過程中,系部要能夠給予班主任、學管干部、班級強有力的支持,這樣,大家才能做好反電信詐騙工作。
3.1.3 班主任
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對學生的情況也了解得最多,他們是學生在學校最親近的人,也是學校和學生之間聯系的紐帶。班主任作為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安全和學校的穩(wěn)定。
(1)確保上級部門的要求準確有效地在班級實施。作為班主任,要通過主題班會、演講、班級任務、下載各種學習軟件并學習、關注相應的公眾號等形式,認真落實學校、系部下達的各種關于電信詐騙預防的任務,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且務必達到各種任務活動開展所要達到的成效,保證活動開展的有效性,讓學生從活動里學習、領會詐騙的性質和形式,并能在遇到電信詐騙的時候提高警惕,不落入電信詐騙的陷阱中。
除了認真完成學校、系部的任務以外,班主任還應根據班級學生特點,通過QQ群、微信群及時轉發(fā)一些電信詐騙的方式和預防手段。讓學生自己組織電信詐騙的主題活動或者班會,分享自己和身邊的人是否遇到過電信詐騙,在遇到電信詐騙時的正確處理方法。通過這樣的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到預防電信詐騙的知識,班主任老師還能了解到本班學生對電信詐騙的防范意識和能力。通過定期不斷地開展活動,發(fā)揮班級學生的力量,不僅能起到預防電信詐騙的作用,還能讓學生在整個組織過程中不斷得到鍛煉成長。
(2)樹立良好的班風。班風,對外是班集體的形象,對內是一種氛圍、一種無形的力量。因此,塑造良好的班風,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班集體建設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把班風樹立好,學生到學校是學習的,所以首先班級學風一定要好,在學生開學的時候,要給學生在整個四年或者三年里制訂一個長遠的學習規(guī)劃,如考研、專升本、參加比賽、好的工作單位等,讓學生有一個奮斗的目標。在整個學業(yè)過程中,班級要有帶領這個團隊不斷學習的帶頭人,優(yōu)秀是會傳染的。班主任作為大家長,需要隨時監(jiān)督并起到一個領跑者的作用。學風好,班風自然也不會太差。其次,班主任要在班級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及時扼殺班級出現的歪風邪氣。最后,在以學生為主導的管理理念下,也要注意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和不好的思想,為他們的健康發(fā)展做出自己該做的努力。
班風正,學生目標明確、價值取向正確、同學間團結互助,學生能夠把注意力集中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不攀比、不沉迷網絡、不亂花錢、不貪、不唯利是圖、不投機倒把,那么,學生無形中也就建立了反電信詐騙的防火墻。
(3)及時關注并了解學生動態(tài)。班主任只有掌握班級學生的動態(tài),才能及時發(fā)現問題并予以處理??蓮囊韵聝蓚€方面入手:第一,跟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學生有事情也愿意找你解決,這樣就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第二,建立網格化管理模式,通過班主任、班長、安全員、區(qū)域負責班委、宿舍長、聯絡員建立起一個網格化的管理模式。整個管理團隊通過微信群等方式每天定時反饋各個區(qū)域情況,讓學生養(yǎng)成及時關注身邊同學的習慣,確保每一名同學都能受到關注,確保學生存在問題時班主任都能及時知曉并處理。當學生沉迷網絡游戲時,要及時加以干預,讓學生好好學習。當學生行為變得異常時,要及時了解導致異常的原因,是感情問題、家庭問題、經濟問題、還是與同學相處的問題等,都應關注并及時疏導,避免學生因為過度消費而落入電信詐騙的圈套。
(4)發(fā)揮紐帶和橋梁的作用。班主任就像一座橋,他的一頭是學生,另一頭是學校。他不僅要把學校、系部的精神直接有效地在班級傳播落實,同時也要把學生的情況真實有效地反饋給系部。學生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班主任工作任重道遠。
職業(yè)院校的學生紀律性差、目標不明確、隨性、管理難度大,這些是對職業(yè)院校學生的普遍認知。作為職業(yè)院校的班主任,要能夠看到學生的閃光點,然后結合他們各自的特點,多給學生一些耐心和關愛,讓他們能在學校健康成長并學有所成,為將來走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3.1.4 老師
作為學校老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安全,在上課過程中結合課程給學生普及一些防電信詐騙的知識。同時也關注學生狀態(tài),若發(fā)現學生有問題應及時與班主任老師和系部管理人員聯系,及時給予解決,避免學生產生不好的結果。
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家庭作為學生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家長在疼愛孩子的時候,應盡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學生能不沉迷網絡,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培養(yǎng)明辨是非的能力,給他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交友觀和價值觀。
職業(yè)院校學生成績大部分不好,但評價一個人成長的好壞不能僅憑成績來做定論,他們大部分為人熱情仗義、性格開朗活潑、做事情風風火火、動手能力強,這些都是他們的優(yōu)點。家長應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多給予鼓勵,多做正面引導,給他們樹立信心,在平日里多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況,及時給予他們需要的關愛,對他們錯誤行為及時進行糾正,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愛好和職業(yè)。一旦找準了自己的目標,加上正確的指引,他們的人生會豐富精彩。
家庭是最溫暖的港灣,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只有能規(guī)劃好自己的生活,有明確的是非觀、金錢觀、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貪圖享樂、不攀比、不占小便宜、電信詐騙罪犯在他們身上才找不到下手的地方,同時也就避免了因為電信詐騙造成的傷害。
公安機關作為打擊電信詐騙的職責部門,應當在預防職業(yè)院校電信詐騙方面發(fā)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公安機關應針對電信詐騙成立專門的反電信詐騙中心,建設相應的組織機構,指定專人負責。
(2)以專業(yè)的角度,通過防詐騙公眾號進行電信詐騙預防的宣傳。
(3)在職業(yè)院校電信高發(fā)的時間段,如學生開學、發(fā)現新的電信詐騙手段時,負責區(qū)域的派出所應及時為學校提供有針對性的預防方案,并深入學校進行防詐騙宣傳,以提高宣傳的效果。
(4)加大電信詐騙案件的偵破,讓騙子得到應有的懲罰,減少電信詐騙受騙率。
(1)推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刑事立法、加強打擊犯罪的力度。主要從完善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推動電信企業(yè)民事責任的構建、加強職業(yè)院校電信詐騙立法的完善等方面入手。在立法完善方面,政府部門要克服困難,建立健全機制,在法律指導下確保犯罪行為不會發(fā)生和發(fā)生以后受到應有的懲罰,以便保護職業(yè)院校學生的財產不受侵犯。
(2)聯合企業(yè)共同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政府應發(fā)揮行政管理職能,與電信、銀行、企業(yè)各平臺合作,運用大數據技術手段,甄別、預防電信詐騙。
(3)通過新聞媒介,加大反電信詐騙宣傳。讓人們熟悉各種電信詐騙,加強預防。通過宣傳,讓電信詐騙罪犯認識到犯罪帶來的惡果,減少犯罪。
網絡雖然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但信息從發(fā)起到接收都需要端口和信道,關于電信詐騙問題,如果能夠在源頭和出口處進行阻斷、過程中進行攔截,那么電信詐騙率將會大大降低。對于職業(yè)院校電信詐騙問題,通訊管理部門、營運商、銀行應加大與職業(yè)院校和公安機關的密切聯系,加強技術支持,對信息進行識別,對于甄別出來的電信詐騙犯罪的號碼、作案手段、甚至錄音、聊天記錄等,都應該做適當的披露。職業(yè)院校和公安機關掌握了這些信息,才會在電信詐騙防范方面處于主動地位,才能給予學生更準確有效的防詐騙教育。
在社會上,要樹立正確的價值引導,對于那些想不勞而獲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的人,在道德上對其進行譴責。對于青少年,我們不僅要保護他們,還要為他們樹立正確榜樣,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營造和諧的氛圍。
職業(yè)院校電信詐騙高發(fā)已成為一種現狀,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學生自己本身的問題,也是學校管理的問題,家庭教育的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問題。如何減少職業(yè)院校電信詐騙,是老師、家長、學校、公安機關、政府和社會都應該關注和及時解決的問題。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作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學校,要肩負起對學生的教育和監(jiān)督保護作用,不僅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在財產和生命安全方面給予保護,更重要的是為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建立起反電信詐騙的防范意識,主動打造電信詐騙防火墻,把騙子的把戲擋在墻外。除了老師、學校的努力以外,好的外部環(huán)境是必不可少的,這需要全社會諸多部分的密切配合與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