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浙江 青田)
自古,青田石有“首德而次符”之說。所謂“德”就是“道”,即以語言闡述不清楚的本質(zhì)規(guī)律;所謂“符”,并不指質(zhì)地,是石頭之品相。可以說的“道”已經(jīng)不是所指的“道”,而是由道反映出來的質(zhì)相。青田石也不例外,有許多許多神秘之道,所以鑒別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在這里,我們不妨從其礦物成分、石質(zhì)色相以及“六德”等方法入手進行分說:
礦物成分是鑒定青田石DNA的標準。青田石中的礦物成分及組合復雜多樣,多數(shù)青田石屬葉蠟石型,也有少數(shù)以迪開石、伊利石和絹云母為主要礦物成分的品種。在青田石中還混生少量的剛玉、藍線石、紅柱石、藍晶石、黃鐵礦等,從而形成了豐富的玉相學特征(見表):
葉蠟石型青田石的分類
(表格中的英文符號說明:A紅柱石、C剛玉、D硬水鋁石、Di迪開石、Du藍線石、H黃鐵礦、I伊利石、K高嶺石、P葉蠟石、Q石英、S絹云母。見朱選民《浙江青田石的礦物成分與玉相學、譜學特征及成玉機理》)
青田石的主要礦物成分為葉蠟石,葉蠟石結構式為A12[Si4O10](OH)2,理論化學成分為A1203 28.3%、Si02 66.7%、H20 5.0%。青田石的化學成分以A1203與 Si02為主,兩者約占90%,其它成分有Fe2O3、CaO、MgO、Na2O、K2O、Ti2O等。
青田石礦石呈蠟質(zhì)感,均質(zhì)塊狀,摩氏硬度1-2級,比重2.6-2.7T/m3,耐火度1630~1730℃,白度7—94度,兩者一般與氧化鋁含量成正比。
其中,xi和xj分別為區(qū)域i、j的能源強度數(shù)值;n表示系統(tǒng)中空間單位的數(shù)量;wij為0~1空間權重矩陣。
石質(zhì)色相是鑒定青田石外貌特征的標志。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的差異,使青田石不僅呈現(xiàn)出各種類型,同時也使其質(zhì)地、色彩、花紋千變?nèi)f化。
青田石中礦物的含量決定了石質(zhì)的硬軟,一般氧化鋁含量愈高愈軟,反之氧化硅、氧化鐵含量愈高愈硬。純?nèi)~蠟石型的青田石,其Si02與 A1203成分非常接近葉蠟石理論值,雜質(zhì)離子、外來離子、層間離子少;石質(zhì)細膩,硬度適中,石色以淡青、淺黃為主,屬高檔雕刻石。高硅質(zhì)葉蠟石型,其Si的含量偏高,石質(zhì)較粗,硬度較大,屬較低檔雕刻石。高鐵質(zhì)葉蠟石型,F(xiàn)e的含量偏高,石色較深,一般為暗紅色、黑色,不透明,屬低檔雕刻石。
青田石中化學成分的變化而導致外在石色、質(zhì)地、透明度的差異。青田石的顏色主要由Fe3+、Fe2+、Ti4+引起,并呈現(xiàn)紅、黃、綠等色。這些致色元素含量小于0.25%時,形成淺色調(diào),透明度較高;當其含量大于0.5%時,石色變深,透明度降低。次要礦物對石色亦有很大影響,如含剛玉呈深藍色或淺藍色,含紅柱石呈粉白色或肉紅色,含藍線石呈淡藍或紫羅蘭色等。
青田石中質(zhì)地純、透明度好的“凍石”,是很純的細小致密結晶(隱晶)質(zhì)葉蠟石。在氣液交代——充填之葉蠟石礦床中,氣液對原巖改造形成為葉蠟石“礦漿”,沿構造破碎帶遷移、沉淀,規(guī)模一般不大,但礦石質(zhì)量較好,所謂“凍石”多產(chǎn)自此類礦床中。
青田石中的花紋是在礦石蝕變過程中受外力的擠壓、聚集、沉淀、浸入,而使各種色素礦物相互浸染、壓固、膠結等而形成的。
“六德”是鑒定青田石內(nèi)在品質(zhì)的深度。鑒賞家們天天手中揣摩著青田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逐步由表及里地認識到質(zhì)性的存在。但由于無法以語言論明白,不得不再退出來,再由青田石的質(zhì)性所反映出來的各種質(zhì)相特征如“溫、潤、凝、膩、細、結”等方面去入手,將之稱為“六德”。
這里所說的“德”,已經(jīng)不是不可言“德”,而是假名之德,但又不是完全的表相,而是介于二者之間的質(zhì)相。其中溫、潤、膩是通過直觀與感悟來實現(xiàn)的,而且感悟的成分更大。從這三個特征來說,更屬質(zhì)的范疇。所謂“溫”,即久經(jīng)蘊藏在土里,有出土之氣,或曰為寶氣,即使是新出的青田石也宛如舊石,這點能憑感悟而得出。所謂“潤”即久浸水中,有如“露之欲滴”“石里生泉”。所謂“膩”,即如久經(jīng)泡入油中,肌里油溢。細、凝、結也是直觀感覺,還是以直觀分辨來實現(xiàn)的成分大。所謂“細”,即指組成的分子極微極小,如嬰膚。所謂“凝”即凝靈成凍狀,清澈如鏡。所謂“結”,即指分子結構緊密,結實如鐵。在六德中,“溫”,要“溫潤如玉”是最主要的。它接近燈光凍質(zhì)性,有了它,就有了珠光寶氣。
青田山炮綠原石
近年來,我們大多用可見性光源測試法,檢驗出青田石的“六德”中“溫”的存在:如各色燈光凍,燈下透照石心皆泛黃泛紅之光,寶氣燦爛,從而大大提高了燈光凍鑒定的準確性。這是大多收藏家多年摸索、實踐而發(fā)現(xiàn)的。符合“六德”所有條件的青田石為上上品,依次為上品、中上品、中品、下品、下下品。
一石一世界。開門見山是青田人做事的性格;開口論石是青田人必修的功課。青田人走天下,開采天下之石。他山之石多多,最大的聚集在青田,這是青田的自豪;他山之石,青田成器,這是青田的包容。
世界之石多多,有名的或者無名的,有相近的或者完全不一的。于是一大串“無名充有名,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問題就來了。但所幸的是至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一種外來的葉蠟石,可以冒充青田石,即使有,也僅僅是一些相近或者相似而已。
有收藏經(jīng)驗的人們完全可以借自己的慧眼,從石質(zhì)、紋理、色相等多種外觀以及內(nèi)在的礦物結構DNA進行甄別其真?zhèn)?。在這里,不妨分成三大類,分清與青田石(以燈光凍為例)有沒有“近親”“遠房”還是“非親非故”的關系。由此,自然水落石出,不致于混淆不清。
甄別那些與青田燈光凍有“近親”關系的石種。所謂“近親”是指青田周邊發(fā)現(xiàn)開采的一些石礦。市場有以“泰順凍石”冒充燈光凍。泰順石,當?shù)厝俗怨乓詠砭头Q泰順石為“匣石”,有的稱“軟石”,學名葉蠟石,產(chǎn)于泰順縣仕陽鎮(zhèn)龜湖及周邊山區(qū)上。其中有一種凍石,凝靈似燈光凍,透明度極高,色彩泛青,但漸向里有種黑色小針點,不難辨認。有以“小順凍石”冒充燈光凍。云和小順石,屬地開石,產(chǎn)于云和縣小順寨下村。出現(xiàn)在青田和福建地域之間一條神秘“石脈”線上。其色彩非常豐富,透明度高,有紅、白、黃等顏色,色彩鮮艷,花紋美麗,凍石微透明至全透明,質(zhì)地溫潤,適宜雕刻。市場上常以小順晶、黃凍、白凍、瑪瑙凍等冒充燈光凍,多為小礦之石,大料難求,但比燈光凍更透明。市場價格接近燈光凍,但不能作為燈光凍價而購之。
甄別那些與青田燈光凍有“遠親”關系的石種。所謂“遠親”是指與青田石處在同一個火山爆發(fā)地帶而生成的一些石礦。用“福建芙蓉青”冒充燈光凍。芙蓉青產(chǎn)于宦溪鎮(zhèn)加良山東側山峰。因色潔質(zhì)嫩,猶如初開的木芙蓉花,溫柔迷人。開發(fā)于明清之際,初期石質(zhì)略粗,且多含砂團,品位遠不及壽山所產(chǎn)。至清乾隆時,將軍洞芙蓉問世,始初露頭角,備受文人雅士贊賞,躋身印石“三寶”之列,與燈光凍、田黃、雞血并駕齊驅。芙蓉青與中等燈光凍相似,但密度沒有燈光凍之高。質(zhì)多不通靈,肌理多隱細黑斑,容易辨認。
甄別那些與青田燈光凍有“非親非故”關系的石種。所謂“非親非故”是指與青田石完全沒有血緣關系的一些石礦。用“遼寧凍石”冒充。此石也稱遼寧綠凍石,當?shù)胤Q其“遼寧軟玉”,屬單斜晶系綠泥石滑石巖,產(chǎn)于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硬度為摩氏2.5度。其外觀與青田凍石非常相似。色彩呈淡綠、碧綠、墨綠等色;半透明至全透明,肌理隱有灰白色花紋;墨綠者近黑,微透明;石質(zhì)純凈細膩,光澤強,多為層片狀結構,綹性較強,石性韌松不均,容易辨認。用“印度龍蛋”冒充。印度龍蛋石產(chǎn)于印度國,夾硬巖而生,性能穩(wěn)定,石質(zhì)細膩,但成材不易。刀感、質(zhì)感近似壽山善伯石,有紅黃白諸色,其中有種青凍最具特色,通明度和色相與燈光凍非常相似。但用燈光照之,青黃中泛黑;因無地熱養(yǎng)之,缺少氧化作用,溫潤度自然也差,不耐高溫,只能油養(yǎng),不能封蠟。這是與燈光凍最大的區(qū)別。不能作為燈光凍而收藏。用“廣東凍石”冒充。此石為廣東適中極品,顏色與清剛度類似燈光凍,但石質(zhì)不如燈光凍之細潤,紋理略顯粗糙,晶瑩度雖高,但比燈光凍輕浮,刀感不夠爽利,如用來冶印,奏刀不夠利索,缺乏美觀。用“河南、云南凍石”冒充。此石產(chǎn)于河南、云南兩地。色彩艷麗,石性不穩(wěn),不宜封蠟保養(yǎng),多以油養(yǎng),脫由走色。其中有色澤如燈光凍者,但石質(zhì)疏松,刀感滯澀,與燈光凍極好區(qū)別。用“巴林凍石”冒充。在巴林石中有一種黃凍石中凍化程度較深的品種,同由純潔而且微小細密的葉蠟石的結晶體組成,透明至半透明,從淡黃色至棕色,石質(zhì)極像青田“燈光凍”,在燈光下也有類似交相輝映的感覺,極易辨認,刀感較沒有燈光凍之脆爽。市價遠低于“燈光凍”。
以上列舉假冒青田石名貴之品種燈光凍者幾種,尚未能囊列所有冒充伎倆,大抵以外來石冒充者為多。但有一點至關重要,只要將石質(zhì)弄清,即不難辨。
燈光凍原石
青田紅花凍原石
青田冰花凍印石九品
青田石是超越于時間而存在、久而逾妙的靈性之物,與之相處越久,就能讓心態(tài)歸于一種平和。所以只要與青田石相遇的人們,往往有“一見鐘情、二見傾心、三見如故”的三世情緣之說,了解越多越為至愛,然后欲罷不能。
收藏界經(jīng)常將收藏青田石與學識相貫連,樂享其間。這種雅事是收藏,更是學習,而且在冥冥之中,可以引導所有鐘愛青田石的歷代帝皇、碩學鴻儒或者平常百姓。
有這樣一位大收藏家,曾經(jīng)被人們視為“青田石富翁”。他把收藏青田石、篆刻青田石當作一生的樂趣,將收藏心得總結為“五種能力”,在此,值得與所有愛石之人分享:
藏家如是說:第一必須有眼力。沒有眼力不足以言真,真假都搞不清楚,還買什么收藏品?第二必須要有財力。沒有適當?shù)呢斄Σ豢赡苜I到“精”的東西。第三必須有魄力。也許當時價格非常貴,但該收藏時一定要舍得出手,收藏藝術品是特別考驗膽魄的。第四必須有毅力??吹揭粯雍脰|西,若藏家不肯給你,這個月磨、下個月磨,今年磨、明年磨,十年八年磨下來,磨到最后肯定會感動藏家。大家都知道張伯駒舍命收藏《平復帖》的故事。當時他一直關注著《平復帖》的動向,為了從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當時的名畫家溥心畬手里買到《平復帖》,一直幫助溥心畬,不管是喜事、喪事,他就送銀子過去,別的也不多談。后來日本人也看上了《平復帖》,溥心畬不想讓它落到日本人手里,終于以四萬兩銀子賣給了張伯駒。這個故事講的正是毅力。第五必須有預判力。要從歷史經(jīng)驗、從第六感覺來預判什么東西將來可能會是一個熱點,什么東西將來會有很大的收藏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
搞藝術品收藏的人,如果具備了這五種能力,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收藏家。收藏青田石不是單單要靠一擲千金來收購,而是從假的里面挑真的,從差的里面挑好的,從便宜的里面挑值錢的;有時還可以物換物,或以字畫換石,或以房產(chǎn)換石。
如今的收藏世界已大不同,幾十年前,能從一大堆碎玻璃里找出大的鉆石。現(xiàn)在到很多地方去看,只能從一大堆鉆石中看到很多大玻璃。所以每一次收藏青田石回來,我更多是把它們作為老師請進家門。有了這種不是單單為了收藏而收藏的心態(tài),收藏的青田石說不定十年后會升值百倍。
藏家如是說:玉養(yǎng)人,人也養(yǎng)玉。懂收藏青田石的人,一定要懂得如何珍惜、保養(yǎng)青田石。面對美石,如對佳人,更需要呵護。如果具體起來,青田石的保養(yǎng)大概可分為以下幾種實用的方法:
大部分青田石耐高溫,可用封蠟來養(yǎng)護,即將印石或雕件加溫后涂上一層薄蠟,封蠟一段時間,再用軟布擦亮。對一些收藏時間長、已“褪光”的石雕作品,建議用溫水洗凈、陰干、電吹風加溫、封蠟、擦光,即可使作品如新。
青田印石
青田石中還有少數(shù)不耐熱性的硬石外,最好不要用植物油養(yǎng)護,因油質(zhì)粘手,有礙玩賞;油易揮發(fā),光澤不耐久;日久油垢難除,影響美觀,故還以蠟封為好。
印石、印雕有的是未加雕刻的素章,有的雖經(jīng)雕刻但較整體、渾厚,手感舒適,可經(jīng)常置于手中,反復摩挲,愈久則愈光愈妙。
青田石中有一些品種,如山炮綠、塘古石、北山晶、渡船頭等石種,因為耐熱容易走色,最好選擇青田石雕指定的養(yǎng)護油來養(yǎng)護。其中個別老性的,也可先封蠟,再用油養(yǎng)護為佳。
青田金玉凍原石
青田藍帶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