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華
【關鍵詞】女子足球運動;樹立信心;幫帶互助;技高一籌
看一所學校的足球運動是否有特色,關鍵要看學生的參與度,尤其是女孩子的參與情況。而看一節(jié)足球課是否有效,關鍵還要看訓練方法是否新穎,學生是否感興趣。為了彰顯足球運動的“新”特色,為了把“女子足球”這塊“短板”補齊,教師精耕細作,精心策劃,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終于“出爐”。
一、校園女子足球現(xiàn)狀分析
基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在家長眼里綠茵場就是男孩子的“樂園”,女孩子則是舞臺上的“佼佼者”。再加上父母對孩子的疼愛,怕她們在訓練中受傷,怕女孩子在太陽下曬黑,更擔心因為踢了足球而影響學習成績,得不償失。而女孩子都愿意聽從父母的意見,在他們的說教和“規(guī)勸”下,對足球也是“退避三舍”,這樣就影響了她們的身體健康。當下,“健康、運動”又一次被提上了日程,成為除學習和生活之外的“頭條”。家長開始陪孩子奔跑在綠茵場上,教師開始鼓勵孩子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尤其是對女孩子的鼓勵和動員。有了成年人的鼓勵和支持,加上自身心理和觀念的變化,孩子對足球的興趣亦是“與日劇增”。校園的綠茵場不再只是男孩子的“領地”,開始有了女孩子的身影。
二、開展女子足球運動的意義
有人說:“學校之教育,德育為先;‘五育并舉,方為全面發(fā)展?!币驗椴徽撛O置什么課程、開展任何活動,都要滲透德育,唯有把“德育”這把“鹽”融入足球這鍋“湯”中,這項運動才能有聲有色,有滋有味。一場場的勝利,都要讓她們親自“品嘗”其中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競技比賽中的激烈競爭,進而“助力”她們吃苦耐勞、“助力”她們敢于拼搏、“助力”她們堅持不懈;學會在競爭中團結(jié)協(xié)作、在失敗中取長補短、在勝利中完善自我;懂得在生活中要敢于擔當、在集體中要凝心聚力、在比賽中要頑強拼搏;讓自己在生活中既沐浴花香,亦要經(jīng)歷風雨;既品嘗美酒,亦要體驗苦澀,這樣才能為今后自己的人生之路鋪好基石。
三、提高女生足球興趣的幾點教學策略
(一)樹立自信,才能“揚帆起航”
女生參與足球活動時總是瞻前顧后、怕這怕那,對自己缺乏足夠的信心,總感覺自己不行。唯有“春風化雨”,才能“潤澤心田”;唯有“言傳身教”,才能“潛移默化”。這樣才能讓女生慢慢消除她們心里的顧慮,從而樹立信心,從“漠不關心”走向“迫不及待”的足球活動中。
例如:在“射門”訓練課上,有個女生對自己沒有自信,覺得球技不如別人,會讓同學和教師笑話。我鼓勵她們大膽練習,沒想到第一次球就踢偏了,女生一下子臉都紅了,不敢看我們??蓻]想到的是,其他孩子不但沒有笑她,反而大聲鼓勵:“再來一次,你一定能行。”我也用信任的眼神告訴她:“你能行,一定能行?!边@次她成功了,激動地跳了起來。其他孩子也為她的成功點贊。女生的成功射球,激起了更多學生的動力,課堂氣氛一下活躍了起來。
的確,在班上像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她們畏首畏尾,不敢嘗試;她們?nèi)狈ψ孕?,不敢面對……教師應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急躁,這樣學生才會信任你、敬佩你,進而喜歡你,喜歡上足球課。多給她們機會,讓她們在成功中感覺到“我能行”;多給點掌聲,讓她們在贊賞中重拾信心,從而變得勇敢,變得快樂;為她們撐起“自信”的風帆,使他們駛向“夢想”的彼岸。
(二)技術創(chuàng)新,才能“靈感在線”
有人說:“教師的過度‘嚴格反而‘熄滅了孩子創(chuàng)新的‘火花,更甚者扼殺了孩子對足球的興趣”。在平時的體育課上,教師總會要求她們嚴格按照教師的設計去做,學生自然不敢“越雷池半步”。我們只重視了學生的“技術指導”,忽視了她們的“技術需求”,我們關注了課堂教學,忽視了方法的創(chuàng)新。只有在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才有賽場上的“靈感在線”。
例如,在一次“傳球”訓練課上,我設計的游戲遭遇了“冷場”尤其是女孩子,寧肯站著受罰,也不愿參與其中。我嘗試把“玩”的任務交給她們,看看課堂會有什么樣的改變?女生聽到這一命令,立刻活躍了起來。她們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兩兩相對,有的“單打獨斗”,熱情十分高漲。最有意思的是她們創(chuàng)編的游戲“五臟俱全”,適合她們的特征,還取了個名字,如“百鳥歸巢”“溜猴”等,多么形象貼切。我被女孩子的思維想象徹底征服了。的確,足球的發(fā)展和普及是必須的,但方法要靈活多樣。雖說也需要理論上的學習,但決不能和文化課的學習“相提并論”。如果只是單純地“復制”“粘貼”理論知識,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足球需要的是理論加實踐的創(chuàng)新,需要的是賽場上的“靈感再現(xiàn)”,唯有如此,方能讓她們對足球興致盎然,參與運動樂此不疲。
(三)幫帶互助,才能“激情四射”
眾所周知,文化課的學習需要同桌之間互相幫助,效率會提高,足球練習亦如此,球場上的練習,如果單憑女孩子一個人的“刻苦努力”,不僅沒有效果,或許還會“適得其反”。更需要小伙伴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方能提高技能,同時促使她們找回信心,在賽場上“激情四射”,魅力無限。
例如:對于人數(shù)較多的班級,要實現(xiàn)“一對一”的教學策略,肯定行不通,怎么辦?可以讓學生互幫互帶。這樣教的人愛教,學的人學得起勁,人人都參與其中,積極性就會達到高潮。學生的主動積極,營造了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也激發(fā)了其他同學產(chǎn)生更多的靈感,足球技能得以提升,同學友誼得以升華。
的確,不管學習什么技能,都不能“孤軍深入”或者“閉門造車”,那樣只能是“學而生厭”,抑或“學而無果”。文化課如此,足球?qū)W習亦如此,平時的練習需要同伴的幫助,賽場上更需要互相協(xié)助,方能練得有效,練得輕松;賽得開心,賽得有果。
(四)技高一籌,才能“游刃有余”
如果教師自己的基本功都不過關,又怎么去引導學生呢?文化課如此,足球課亦如此,其實所有的學習都如此。教師只有自己的理論知識豐厚了,技術精湛了,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才能在球場上“操縱自如”,才能在學生心中樹立起學習的“豐碑”,才能帶動學生向足球的美好境界進發(fā)……
記得我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堂課,學生看我“初出茅廬”,不把我放在眼里,怎么辦?我要是歇斯底里地大吼,肯定無濟于事,于是我拿了足球,獨自顛起了球,足球在我腳下,任由我擺布。不知何時,她們不約而同地為我的雙腳顛球開始報數(shù),我突然來了一個“倒鉤射門”,足球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赝T诹饲蜷T當中。從此,我成了她們心中的“明星”,成了她們崇拜的“偶像”。文化底蘊,是一個語文教師的“看家本領”;足球技術,是足球教師的“獨門絕技”。作為小學足球課教師,首先自己的足球基本功要“過硬”,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攻破女孩子參與足球的“堅冰”。如果她們看到自己的教師連足球都帶不順,在球場上跑不快,又怎么會去主動學習,積極練習呢?實現(xiàn)女孩子的“足球夢”,既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還需要同伴的熱心鼓勵;既需要學生自我的“信心揚帆”,還需要教師的“ 技高一籌”,唯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女孩子參與到體育運動中,讓她們快樂地奔跑在“綠茵”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