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汀州
這些年我經(jīng)常到各地去給家長們做家庭教育指導講座,每當我講到為人父母自己應該堅持學習、每天都抽出時間讀書時,講學現(xiàn)場常常會響起家長們的竊笑聲和竊竊私語聲:工作這么忙,哪有時間學習啊;刷手機都沒時間,哪兒有時間看書;督促孩子學習就好了,自己學什么呀……每當這時,我就會和大家聊一聊我自己的故事,我參加工作多年后自發(fā)去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讀研究生——那是一段邊當媽媽邊做學生的日子。
為“更好地生活”而學
我本科學的是新聞專業(yè),畢業(yè)后到北京一家雜志社當記者。做了幾年自己喜歡的新聞之后,我似乎不能確定這樣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內(nèi)心有一個聲音隱隱約約地告訴我:去追尋你要的。
也就是那一年,有一本叫《心理月刊》的雜志創(chuàng)刊了,封面上的“BETTER YOUR LIFE(更好地生活)”幾個字觸動了我:“什么是更好的生活?怎么樣才能生活得更好?”我要去聽自己的聲音。
那時流行讀MBA,身邊不少朋友去北大、清華讀,可是我不想。我告訴自己,現(xiàn)在我再一次做學生去學習什么時,一定不是為了應試或名聲,而是為了自己。我對心理學感興趣,看了不少心理學方面的書,好像找到了解釋困惑的亮光。我在當時正在讀的一本書《榮格自傳》的扉頁寫下幾個字——“暗夜之亮光”。最終,我決定去北師大讀心理學。
到了學校,我發(fā)現(xiàn)三十歲的自己居然是班里年齡最大的女生,其他都是剛剛本科畢業(yè)的小青年,不少還是由單位推薦到這里學習的。我在年齡和專業(yè)方面好像是個異類,我讀書的出發(fā)點也和他們不一樣。課上他們低頭看手機,我專心聽課,積極提問;課間他們談笑風生,我追著老師問問題。
我告訴自己,我來這當學生不是為了虛榮或名譽,也不是為了外在的肯定,而是為了追尋內(nèi)心想要的更好的生活。我是在為自己而學,為理想而戰(zhàn),所以我會盡心盡力,也將無怨無悔。
學要上,媽媽也要當
突然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作為準媽媽的我和先生商量,這個學還上不上?先生說,學要上,媽媽也要當。于是我開始了邊當媽媽邊做學生的歷程。
北京的冬天寒冷又漫長,懷孕初期本該好好休息,我卻挑燈夜戰(zhàn),學習一切陌生的課程。接觸心理測量、統(tǒng)計等課程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心理學其實是理科啊,對我這個大學都沒學過高數(shù)的文科生而言真的難度不小。懷孕初期特別愛犯困,在枯燥的課本面前我常常打瞌睡,過一會兒醒來繼續(xù)苦讀。
周末,其他的孕媽媽幸福地由家人陪著去公園曬太陽,我卻要去冷颼颼的教室里上課,一上就是一天。肚子漸漸大起來,坐一天都很困難了。我透過教室的窗戶看著窗外一點兒可憐的陽光,開始懷疑自己這樣做的意義:為誰辛苦為誰忙?這樣做為了什么?為什么三十多歲要當媽媽了還要來這兒做學生?何苦來呢?
短暫的懷疑之后是繼續(xù)堅持。我告訴自己不能放棄,不然肚里的寶寶都瞧不起媽媽呢。那年春節(jié),從北京坐火車回福建老家過年,我?guī)е潜?00頁的《心理學綜合》,一點一點地啃。旁邊人看了說:“你在胎教嗎?”我苦澀地笑了。
最大的考驗是考試。和班里同學一交流,大部分人沒打算拿學位,不是不想拿,而是太難了。他們大多數(shù)人就想拿個結業(yè)證書回單位交差??墒俏也幌?,我是自己要求來學的,自費不說,我花的時間、投入的感情、懷孕仍然堅持學習的毅力……這一切都不允許我流于平庸。一旦認定目標我就全力以赴,這是我的習慣。我每天早上6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起早貪黑地苦讀,一路過關斬將通過了國家統(tǒng)考和校級考試,接著就迎來了傳說中無比嚴格無比難考的本學院的院考。
那時候我快要生產(chǎn)了,肚子特別大,但是我不愿意放棄,更不愿意拖到明年再考,太煎熬了。我就這樣挺著大肚子去考試,一天考三科,一科要考三個小時,就這樣一天連續(xù)九個小時坐著考試,坐得痔瘡都起來了。難言之隱啊,更是難忍之痛!為了節(jié)約時間,考試期間我用保溫桶帶飯去學校吃。人多找不到位子,我就坐在研究生樓門口的地上吃,像個乞丐似的。就這樣考了七門,我都不知道自己以什么樣的意志力堅持下來了。當生產(chǎn)前一天,接到學校通知說考試全部通過時,我感到幸福極了!我?guī)е@樣的好心情去醫(yī)院準備生娃,簡直幸福得陽光燦爛!
帶著娃們一起當學生
夏天來了,我的大寶出生了,我的學位卻還在醞釀中。我一邊喂奶一邊讀書,一邊帶娃一邊做論文。大寶幾個月就會抓我的書本。他似乎知道這是對我很重要的書,抓一抓后手指就溫柔起來,摩挲著書頁還試圖翻書……孩子給我力量,困難面前我無所畏懼。
論文做得異常艱難。三稿被推翻,一次次被否定,我有點撐不住了。在一個修改論文的深夜,先生帶著孩子睡著了,我卻獨自在書房里嚎啕大哭:這么苦,還要堅持嗎?哭完了我想起那一幕,獨自坐在北師大研究生樓門口的地上像個乞丐似的我。想想那么苦都熬過來了,還有什么苦不能吃?
大寶一周歲時,和我一起上臺領取了碩士學位證書,而我是班里第一個拿到學位的。為人母的我感到一種雙重的幸福——孩子在成長,我也在成長。無論再苦再難,我沒有放棄自己。當時我耳畔響起了日本心理治療大師河合隼雄的話:“全力以赴地去過你無可替代的人生,就是幸福?!焙髞硇氁渤錾?,我就帶著兩個娃一起當學生,堅持自主學習。
邊當媽媽邊做學生的經(jīng)歷給我這樣一個信念:無論什么時候,無論多么艱難,你都可以堅持學習,堅持做一個學生,乃至學者。因為你是為自己而學,為“更好地生活”而學。
從北師大畢業(yè)十多年來,我始終堅持學習,一直過著“邊當媽媽邊做學生”的生活。我一邊帶著大寶小寶進行教育實踐,一邊進行教育研究、咨詢與寫作。無論到哪里講學,我都會鼓勵每一位父親母親努力讓自己成為“終身學習者”。
每當我在講座現(xiàn)場和家長們分享完這個故事,剛才的竊笑聲和竊竊私語聲就會變成一陣沉默,然后是溫暖的掌聲。我看到家長們都對我點頭、微笑。是的,學習是一生的信仰,“ 做學生”是一種姿態(tài),是敬畏、是謙卑、是永無止境的探索與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