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楊汀,姚反修,劉紅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好發(fā)于老年人并易導致器官衰竭的慢性氣道疾?。?],到2020年其導致患者死亡率將居全球第三位。慢性氣道疾病,尤其是COPD,是一個多器官系統(tǒng)疾?。?],對于全身各系統(tǒng)的影響已經被越來越多地認識,并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負擔[3],癥狀可以表現(xiàn)在除了肺以外的其他器官[4-5],并且可導致COPD患者運動能力降低[6]。運動能力與死亡率相關,并可以客觀地反映肺及各器官的整體功能,即使對于運動能力較低的健康人也是如此[7-8]。6 min步行試驗(6MWT)已經被證明對于評估運動能力有臨床意義[9-10]。簡易軀體能力測試試驗(SPPB)與患者的跌倒風險相關,可反映患者的平衡能力[11],并且SPPB是一種對COPD有良好預后價值的評估工具[12],是常用的測試工具[13]。總之,二者與COPD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均是呼吸康復訓練前的主要評估指標。6MWT雖然操作簡單但其耗時較長,不利于基層操作及推廣,SPPB試驗操作相對繁瑣,因此很多學者試圖尋找其他簡單、易操作的方法來評估COPD患者的運動能力[14]。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評估COPD嚴重程度的主要是改良英國醫(yī)學研究學會呼吸困難指數(shù)(mMRC)分級,并且已經被證實其與其他健康狀況衡量標準有很好的相關性[15],并且其操作相對簡便,但其與COPD患者運動能力及預后的相關性尚不可知,本研究旨在通過分析6 min步行距離(6MWD)、SPPB與mMRC分級的相關性,探討可以在社區(qū)評估COPD患者運動能力及預后的簡便準確的方法。
1.1 研究對象 為了評估COPD穩(wěn)定期患者mMRC分級與6MWT、SPPB之間的關系,從中日友好醫(yī)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診的COPD穩(wěn)定期患者中挑選行mMRC分級、6MWT和SPPB檢查的100例患者。納入標準:(1)依據COPD診斷標準,即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小于70%,年齡50~80歲,COPD的診斷和嚴重程度分級依據2020版GOLD COPD指南[16];(2)所有患者均處于穩(wěn)定期。排除標準:(1)近1個月存在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或心肌梗死;(2)靜息心率 >120次 /min;(3)收縮壓 >18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張壓>100 mm Hg;(4)有惡性心律失常/嚴重瓣膜病、關節(jié)和精神疾病、心肝腎功能不全者;(5)年老體弱或極度肥胖。入組患者100例,其中男78例,女22例;年齡50~60歲22例,61~70歲42例,71~80歲36例,平均年齡(67.1±8.7)歲。本研究已獲得中日友好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所有研究對象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檢測指標及方法 (1)SPPB:依據國際老年人工作小組標準進行,主要評估老年人的衰弱水平。①4 m步速測試(4mgs):用膠帶在臨床評估室內平坦的無障礙路線上標出4 m。開始測試之前,參與者觀看步行演示。參賽者的位置為腳趾剛剛接觸起跑線。計時從參與者第一次開始移動開始,當參與者的第一只腳完全越過4 m線時停止。計時低于4.8 s被認為功能沒有損傷。②5次坐站測試(5STS):測量完成5個重復坐立動作所需的時間。所有坐立動作均在無扶手的椅子上進行,高度43 cm,深度47.5 cm。計時從受試者背部離開靠背開始,當背部第五次接觸靠背時停止。計時低于11.2 s被認為沒有損傷。③站立平衡測量:要求參與者保持并排、半排和串聯(lián)站立3種姿勢,每種姿勢持續(xù)10 s。得分范圍為0~4分。如果患者在研究前4個月內有不穩(wěn)定的心臟狀況、認知惡化或行走能力受限,則將其排除在外。(2)6MWT:在平坦、筆直的室內30 m步行道上進行,由訓練有素的醫(yī)院工作人員按照美國胸科學會(ATS)指南進行監(jiān)督[17]。(3)mMRC分級:由患者按呼吸困難量表進行自我評估,并被分為A、B、C、D組,由于A、B、C、D組的分級標準以mMRC=2分為分界點,因此將患者分為mMRC評分<2分和mMRC≥2分進行研究。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者以(±s)表示,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者以中位數(shù)(第1四分位數(shù),第3四分位數(shù))〔M(P25,P75)〕表示。各指標間相關性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mMRC分級對6MWD的預測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6MWD與mMRC分級的相關性分析 100例COPD患者6MWD為417.50(313.25,489.75)m,mMRC<2分者48例,mMRC≥2分者52例。Spearman秩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6MWD與mMRC分級呈負相關(rs=-0.431,P=0.002)。
2.2 COPD患者mMRC分級預測6MWD的ROC曲線將6MWD按mMRC分級進行分組(分為mMRC<2分和mMRC≥2分),將mMRC分組作為檢驗變量進行ROC分析,選擇約登指數(shù)最大的截斷點對應的界值作為篩選6MWD的預測界值,mMRC分組的截斷值為483.5 m時的曲線下面積(AUC)最大,為0.749(見圖1)。
2.3 SPPB各組與SPPB總分的相關性分析 100例COPD患者中,SPPB<7分者12例,4mgs測試為1(0,1.5)s,5STS測試為0.5(0,1.5)s,站立平衡為(2±2.25)s;SPPB≥7分者88例,4mgs測試為4(3,4)s,5STS測試為4(3.7,4)s,站立平衡為4(3.8,4)s。COPD患者4mgs測試、5STS測試、站立平衡原始值與SPPB總分進行Spearman秩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SPPB總分與4mgs測試、5STS測試、站立平衡各組間呈正相關(P<0.001),其中5STS測試相關系數(shù)最高(rs=0.751,見表1)。
2.4 6MWD與5STS測試的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秩相關分析結果顯示,COPD患者的6MWD與5STS測試數(shù)據間呈正相關(rs=0.291,P=0.038)。
圖1 COPD患者mMRC分級預測6MWT的ROC曲線Figure 1 ROC curve of mMRC classification in predicting 6MWT in COPD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表1 SPPB各組間與SPPB總分之間的相關性分析Table 1 Component item-tot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SPPB in COPD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COPD是一種多并發(fā)癥的慢性氣道疾病,既往曾長期以肺功能分級來判斷患者的嚴重程度,后來發(fā)現(xiàn)COPD患者癥狀與肺功能分級不平行[18],其肺功能與癥狀、活動能力、生活質量三者間相關性較弱[19]。2017年起GOLD COPD指南建議按患者的癥狀和嚴重程度進行治療。mMRC分級是用于測量呼吸困難程度的自評量表,廣泛應用于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及臨床研究[20]。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也推薦將mMRC分級作為功能性呼吸困難的測評工具[21]。研究發(fā)現(xiàn)mMRC分級對于提示COPD的嚴重程度有著很重要的作用[15],并且與運動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22]。mMRC分級通過呼吸困難是否在不該發(fā)生的時候出現(xiàn)分為0~1級和是否存在運動限制分為2~4級來量化與呼吸困難相關的殘疾[23]。因此本文按mMRC分級分為0~1級和2~4級兩組分析mMRC分級與運動耐力是否存在相關性。
呼吸困難和運動受限是COPD穩(wěn)定期對患者的主要影響,也是康復及治療的重要指標[24]。呼吸康復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活動耐力及氣促和健康水平(證據A)[25]。6MWT是次強度地評估患者運動耐力干預效果的試驗,預測價值較高[26]。本研究中mMRC分級與6MWD存在負相關關系且診斷的準確性高,6MWD低于483.5 m時,mMRC評分為0~1分,運動受限明顯,呼吸困難對運動的限制較大,可以適時開展呼吸康復訓練。mMRC分級評估方法簡便且無場地及人員要求,便于操作,可作為基層及社區(qū)評估COPD患者病情方便準確的評估方法。
體能訓練對于COPD患者有明顯的獲益,包括平衡和耐力訓練[27]。SPPB試驗是平衡測試的主要依據,包括站立平衡、4mgs和5STS試驗。COPD穩(wěn)定期患者進行SPPB試驗,尤其是5STS和6MWT對于識別是否會成為需要住院治療的COPD急性加重期(H-AECOPD)患者有著較強的關聯(lián)性[28]。SPPB試驗可以描述從高級功能到下肢功能嚴重惡化,分數(shù)越高表示下肢功能越好[29]。SPPB試驗對老年人的預后有很強的提示作用,與日常生活能力、移動能力、殘疾及住院率及死亡相關[30-33]。對于COPD患者,SPPB試驗得分可以預測患者的殘疾率[34]。本研究發(fā)現(xiàn)5STS試驗與SPPB相關性最好,COPD與6MWD呈正相關,且操作相對簡便,也可作為基層及社區(qū)評估COPD患者病情方便準確的評估方法。
本文的局限性:本研究未進行進一步的分組,性別和肺功能等因素的影響尚不清楚。mMRC分級與5STS測試均可以成為基層評估COPD患者預后的簡便及較準確的操作指標,并可指導呼吸康復的開展及評估。尤其5STS測試可以成為評估COPD患者平衡、活動耐力及預后的一個有效簡便的方法。
作者貢獻:楊汀負責文章的構思與設計;李海燕負責研究實施與可行性分析、資料整理、統(tǒng)計學處理、結果分析與解釋、論文撰寫與修訂;姚反修、劉紅負責文章的審校,并對文章監(jiān)督管理。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