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巖麗 李桂賢
(1.泰寧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畜牧站 福建泰寧 354400;2.清流縣嵩口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福建清流 365307)
金湖烏鳳雞原產(chǎn)地為福建省泰寧縣, 俗稱泰寧烏雞,中心產(chǎn)區(qū)為泰寧縣的大龍、梅口、下渠等鄉(xiāng)鎮(zhèn),近年來推廣到周邊的將樂、 建寧、 邵武等縣市及江西、浙江、湖南等省份養(yǎng)殖。該雞體型緊湊,喙呈青黑色,具有麻羽、鳳頭、綠耳、桑葚冠、毛腳、烏皮、烏骨、烏肉等典型品種特征, 有覓食力強、 抗病力強等特點。 金湖烏鳳雞于2003 年12 月通過了福建省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地方品種認定, 確認為福建省地方新品種,2009 年10 月確定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2012 年8 月確定為國家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產(chǎn)品認證[1]。 該雞屬于蛋肉兼用的小型烏鳳雞,雞肉為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維生素和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DHA 和EPA)的食品,養(yǎng)殖市場前景廣闊,是農(nóng)民脫貧致富的好項目。泰寧縣委縣政府著力打造金湖烏鳳雞產(chǎn)業(yè),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開展品牌創(chuàng)建、建立保種場、開展品種選育及提純復壯等工作。體重與體尺性狀是非常重要的生長發(fā)育指標,本研究利用相關及回歸的分析方法, 分析金湖烏鳳雞體重與體尺的關系,建立最優(yōu)的回歸方程,旨在為金湖烏鳳雞的選育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試驗動物 試驗動物為泰寧縣營豐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養(yǎng)殖的金湖烏鳳雞, 試驗雞按肉雞常規(guī)飼養(yǎng)管理方法進行養(yǎng)殖,自由采食與飲水,統(tǒng)一常規(guī)免疫,公母分開飼養(yǎng),隨機選擇120 日齡公母雞各100 羽。
1.2 測定指標 測量體重、體斜長、龍骨長、胸寬、胸深、脛長、脛圍、胸角等指標,選用電子秤、皮尺、卡尺、胸角器等儀器。
1.3 測定方法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畜禽遺傳資源調(diào)查技術規(guī)范第9 部分: 家禽》(GB/T27534.9-2011)所述方法對上述指標進行測定[2]。
1.4 數(shù)據(jù)分析 所測的數(shù)據(jù)先進行初步整理,把胸角數(shù)據(jù)由角度制轉(zhuǎn)化為弧度制,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相關及回歸分析。
2.1 金湖烏鳳雞體重與體尺及變異系數(shù) 從表1可以看出,公雞的體重、體斜長、龍骨長、胸寬、胸深、脛長、脛圍指標極顯著大于母雞(P<0.01),公雞的胸角極顯著小于母雞(P<0.01)。 公雞的體重、胸寬、胸深及母雞體重、胸寬變異系數(shù)均大于10%,體尺其他性狀指標變異系數(shù)均小于10%。
表1 金湖烏鳳雞體重與體尺及變異系數(shù)
2.2 金湖烏鳳雞體重與體尺的相關分析 金湖烏鳳雞體重與體尺的相關分析結果見表2-表3。 從表2 可以看出, 金湖烏鳳雞公雞體重與體斜長、 龍骨長、胸寬、脛圍呈極顯著正相關性(P<0.01),體重與胸深呈顯著正相關(P<0.05),相關系數(shù)從高到低依次是脛圍(0.676)、體斜長(0.561)、龍骨長(0.545)、胸寬(0.521)、胸深(0.421);體重與脛長、胸角無顯著相關性(P>0.05)。 體尺各性狀除胸寬與胸深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胸深與胸角呈顯著正相關(P<0.05)外,其余各性狀間無顯著相關(P>0.05)。
表2 金湖烏鳳雞公雞體重與體尺的相關
表3 金湖烏鳳雞母雞體重與體尺的相關
從表3 可以看出, 金湖烏風雞母雞體重與體斜長、龍骨長、胸寬、胸深、脛長脛圍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體重與胸角呈顯著相關(P<0.05),相關系數(shù)從高到低依次是體斜長(0.761)、脛圍(0.664)、龍骨 長(0.654)、 胸寬(0.522)、 胸深(0.503)、 脛 長(0.477)、胸角(0.312);體尺各性狀間除胸寬、胸深、胸角與脛長無顯著相關外(P>0.05),其余各性狀之間呈極顯著或顯著正相關(P<0.01 或P<0.05)。
2.3 金湖烏鳳雞體重與體尺的回歸分析 依體斜長、龍骨長、胸寬、胸深、脛長、脛圍、胸角為自變量,體重作因變量, 通過逐步回歸中的Stepwise 方法分析,剔除對體重影響不顯著的體尺性狀。
2.3.1 回歸模型系數(shù)的變化 體重與有關變量的被引入回歸方程后復相關系數(shù)的變化見表4-表5。 由表4 可以看出,公雞建立2 種回歸模型,脛圍、龍骨長是影響公雞體重的主要變量, 模型1 的預測變量為常量、脛圍,模型2 的預測變量為常量、脛圍、龍骨長。當模型1 的脛圍變量被引入回歸方程后,其相關系數(shù)R 為0.676,決定系數(shù)R2為0.457,標準誤差為0.12368;當模型2 的脛圍、龍骨長被引入回歸方程后,其相關系數(shù)R 為0.771,決定系數(shù)R2為0.594,標準誤差為0.10925,表明脛圍、龍骨長自變量被依次引入回歸方程后, 其相關系數(shù)R 和決定系數(shù)R2逐漸變大,標準誤差在減少,脛圍、龍骨長自變量對體重依變量貢獻率在增加。
表4 公雞體重與體尺指標回歸方程系數(shù)
從表5 可以看出,母雞建立3 種回歸模型,體斜長、脛圍、龍骨長是影響母雞的主要變量,模型1 的體斜長被引入回歸方程后,其相關系數(shù)R 為0.761,決定系數(shù)R2為0.579,標準誤差為0.10696;模型2的體斜、脛圍被引入回歸方程后,其相關系數(shù)R 為0.828,決定系數(shù)R2為0.685,標準誤差為0.09350;模型3 的體斜、脛圍、龍骨長被引入回歸方程后,其相關系數(shù)R 為0.853,決定系數(shù)R2為0.728,標準誤差為0.08793;表明體斜長、脛圍、龍骨長自變量被依次引入回歸方程后, 其相關系數(shù)R 和決定系數(shù)R2逐漸變大,標準誤差在減少,體斜長、脛圍、龍骨長自變量對體重依變量貢獻率在增加。
表5 母雞體重與體尺指標回歸方程系數(shù)
2.3.2 方差分析 引入影響最大的變量后, 對多元線性回歸關系進行方差分析,見表6-表7。 公雞的2 種模型回歸方程線性關系顯著性檢驗, 表明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 母雞的3 種模型回歸方程線性關系顯著性檢驗,表明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
表6 公雞體重與體尺多元回歸方差分析Anovac
表7 母雞體重與體尺多元回歸方差分析Anovaa
2.3.3 偏回歸系數(shù)及其t 檢驗 對每一個因變量的偏回歸系數(shù)進行t 檢驗,結果見表8-表9。公雞的模型1 常量P 值為0.255,不顯著(P>0.05);模型2 的各項系數(shù)均呈顯著(P<0.05)。 母雞的3 種模型的偏回歸系數(shù)均呈極顯著(P<0.01)。
表8 公雞體重與體尺回歸系數(shù)T 檢驗
表9 母雞體重與體尺回歸系數(shù)T 檢驗
3.1 體重與體尺的比較及變異系數(shù)分析 公雞的體重、體斜長、龍骨長、胸寬、胸深、脛長、脛圍指標極顯著大于母雞(P<0.01),公雞的胸角極顯著小于母雞(P<0.01)。 公雞的體重和大部分體尺均極顯著高于母雞,這反映了公雞、母雞生長發(fā)育的差異性,該結果與劉光輝等結論一致[3]。 變異系數(shù)又稱離散系數(shù),反映樣本中各變數(shù)的變異范圍,公雞的體重、胸寬、胸深及母雞的體重、胸寬變異系數(shù)均大于10%,變異幅度較大,表明體重、胸寬、胸深在選育上還有一定的潛力和提升空間。 體尺其他性狀指標變異系數(shù)均小于10%。
3.2 體重與體尺的相關性分析 公雞體重與體斜長、龍骨長、胸寬、脛圍呈極顯著正相關性(P<0.01)、與胸深呈顯著正相關(P<0.05),其中與脛圍的相關系數(shù)最高(0.676),體重與脛長、胸角無顯著相關性(P>0.05)。 體尺各性狀除胸寬與胸深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胸深與胸角呈顯著正相關(P<0.05)外,其余各性狀間無顯著相關(P>0.05)。 母雞體重與體斜長、龍骨長、胸寬、胸深、脛長、脛圍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與胸角呈顯著相關(P<0.05),其中與體斜長的相關系數(shù)最高 (0.761); 體尺各性狀間除胸寬、胸深、胸角與脛長無顯著相關外(P>0.05),其余各性狀之間呈極顯著或顯著正相關(P<0.01 或P<0.05)。
朱志明等[4]在河田雞的體重與體尺間性狀相關研究表明,公母雞的體重與體斜長相關性最大,與本試驗結果不完全一致,可能是品種差異的原因。
3.3 最優(yōu)回歸方程的建立 公雞回歸建立2 種模型,表明脛圍、龍骨長為影響公雞體重的主要變量,隨著自變量被逐步引入回歸方程后,決定系數(shù)R2在逐步增大,模型2 的決定系數(shù)R2大于模型1;對多元線性回歸關系進行方差分析, 均達極顯著水平(P<0.01);對偏回歸系數(shù)進行t 檢驗,模型1 的常量檢驗不顯著(P=0.255>0.05)。 建立公雞體重的最優(yōu)回歸方程: 公雞體重=-1.229+0.392 脛圍+0.091 龍骨長。
母雞回歸建立了3 種模型,表明體斜長、脛圍、龍骨長是影響母雞體重的主要變量, 隨著自變量被逐步引入回歸方程后, 決定系數(shù)R2在逐步增大,模型3 的決定系數(shù)R2最大,為0.728;對多元線性回歸關系進行方差分析,均達極顯著水平(P<0.01);對偏回歸系數(shù)t 檢驗均達極顯著水平(P<0.01)。 建立母雞體重的最優(yōu)回歸方程:母雞體重=-2.377+0.114 體斜長+0.224 脛圍+0.077 龍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