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曉春 李玥 何飛燕 胡曉華
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及病死率較高,已成為世界范圍內(nèi)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死亡的主要原因[1]。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作為一種內(nèi)源性、非編碼小分子RNA,參與細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新陳代謝等過程,在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3]。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miR-205及miR-944在子宮內(nèi)膜癌中異常表達,參與子宮內(nèi)膜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并有望作為子宮內(nèi)膜癌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的生物學指標[4,5]。但miR-205及miR-944能否作為診斷宮頸癌的新型生物學標志物,目前尚未明確。本研究通過分析宮頸癌患者血清miR-205及miR-944的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指標的關系,探討miR-205及miR-944對宮頸癌的診斷價值,旨在為宮頸癌的診斷及靶向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
1 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宮頸癌患者162例(宮頸癌組),年齡32~74(47.35±9.62)歲。納入標準:①符合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合會(FIGO)分類標準[6],且經(jīng)病理確診為宮頸癌者;②術前均未接受放射治療、化療或生物免疫治療者;③能配合本次研究及病歷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隨訪過程中失訪,病例資料不完整者;②術前已行放療、化療或生物免疫治療者;③術前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162例宮頸癌患者的臨床分期:I期87例,Ⅱa期50例,Ⅱb期25例;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142例,腺癌20例;有淋巴結轉(zhuǎn)移34例,無淋巴結轉(zhuǎn)移128例。另取同期CIN患者85例作為CIN組和健康體檢女性65例作為對照組。三組間年齡、體質(zhì)指數(shù)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與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2 引物設計與合成 miR-205引物,上游:5'-AGAACTTATACTGAGTGAGG-3',下游:5'-GAAGTCAAGATCGAATTG-3';miR-944引物,上游:5'-GTCCAGCAGATGACTCAATG-3',下游:5'-ATCCATGAAGCATACGTG-3'。
3 miR-205及miR-944檢測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置于未加抗凝劑的離心管中,于室溫2500 r/min離心15 min,吸取上層血清400 μL,加入1 mL提取劑(Trizol),于-70 ℃保存。在ABI 7500型熒光定量PCR儀(美國ABI公司)上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以U6為內(nèi)參,miRNA逆轉(zhuǎn)錄反應體系15 μL:5 μL RNA模板,3 μL U6及miRNA特異性莖環(huán)引物,0.15 μL 100 mmol/L脫氧核糖核苷酸(dNTPs),1 μL逆轉(zhuǎn)錄酶(50 U/μL),1.50 μL反轉(zhuǎn)錄緩沖液(10×),0.19 μL RNase抑制劑(20 U/μL),4.16 μL無菌三蒸水。反應條件:16℃ 30 min、42 ℃ 30 min、85 ℃ 5 min。擴增反應體系20 μL:1 μL引物及探針Mix(20×),10 μL TaqMan通用混合物溶液(2×),1.33 μL反轉(zhuǎn)錄產(chǎn)物cDNA,7.67 μL無核酸酶的水。每個反應體系中熒光信號達到設定閾值所經(jīng)歷的循環(huán)數(shù)即為Ct值,采用2-△△Ct法計算miR-205及miR-944相對表達水平,其中△Ct=Ct目的基因-CtU6。
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兩獨立樣本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血清miR-205及miR-944對宮頸癌的診斷價值,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e,AUC)比較采用Z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 各組血清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比較 宮頸癌組血清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CIN組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且CIN組血清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 宮頸癌患者血清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宮頸癌患者血清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與臨床分期、浸潤深度及淋巴結轉(zhuǎn)移有關(P<0.05),而與年齡、絕經(jīng)、病理類型、分化程度、腫瘤直徑及脈管浸潤無關(P>0.05)。見表2。
表1 各組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比較(±s)
表1 各組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1;與CIN組比較,bP<0.01
組別 n miR-205 miR-944對照組 65 0.14±0.10 0.03±0.01 CIN組 85 0.71±0.13a 0.46±0.02a宮頸癌組 162 1.25±0.61ab 0.82±0.38ab F值 10.148 8.217 P值 <0.001 <0.001
表2 宮頸癌患者血清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3 血清miR-205及miR-944對宮頸癌的診斷價值 血清miR-205及miR-944水平診斷宮頸癌的最佳截斷值分別為0.94、0.53。兩項聯(lián)合診斷宮頸癌的AUC為0.926(95%CI:0.864~0.985)明顯高于單項miR-205(0.831,95%CI:0.774~0.890)及miR-944(0.802,95%CI:0.741~0.85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5.820,6.205,P<0.05),其敏感度和特異度為92.0%和88.7%。見表3和圖1。
4 各組研究對象血清miR-205與miR-944表達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宮頸癌患者血清miR-205與miR-944表達水平呈正相關(r=0.824,P<0.01)。見圖2。
表3 血清miR-205及miR-944對宮頸癌的診斷價值
圖1 血清miR-205及miR-944診斷宮頸癌的ROC曲線
圖2 宮頸癌患者血清miR-205與miR-944表達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多因素、多階段調(diào)節(jié)過程,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明顯增加,而且呈年輕化趨勢,嚴重威脅女性的生命健康。miRNA是一類長度為21~25 nt的內(nèi)源性單鏈非編碼RNA分子,可激活多種胞內(nèi)信號通路,參與調(diào)控細胞的增殖、凋亡、侵襲、遷移和分化等過程,影響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望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靶點[5,7]。有研究表明,miRNA在宮頸癌中異常表達,與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轉(zhuǎn)移及預后密切相關,可作為宮頸癌早期診斷和預后判斷的新型標志物[8,9]。近年來研究證實,miR-205及miR-944可以通過多種信號通路在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侵襲、轉(zhuǎn)移及耐藥等病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有可能成為惡性腫瘤診斷、治療和預后判斷的新靶點[10,11]。LIU等[12]研究表明,miR-205參與介導宮頸癌發(fā)展過程中的細胞生長、凋亡、遷移和侵襲,miR-205的表達異常在人類宮頸癌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XIE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在宮頸癌組織中,miR-944的含量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這為其在宮頸癌發(fā)生中的作用提供新的信息。
本研究顯示,宮頸癌組血清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CIN組和對照組,而且CIN組血清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miR-205及miR-944可能發(fā)揮癌基因作用促進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本研究中Ⅱa+Ⅱb期宮頸癌患者血清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Ⅰ期患者,浸潤深度>1/2肌層的患者血清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深度≤1/2肌層的患者,有淋巴結轉(zhuǎn)移的患者血清miR-205及miR-94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無淋巴結轉(zhuǎn)移者,表明miR-205及miR-944與宮頸癌較差的臨床病理特征有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臨床病理特征較差的宮頸癌患者病情進展較快,腫瘤負荷較大,腫瘤組織可抑制更多的抑癌基因進入血液,同時可促進機體表達具有癌基因作用的miR-205及miR-944,進而導致miR-205及miR-944水平異常升高。XIE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miR-205促進人宮頸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在宮頸癌的發(fā)生及臨床診斷中具有潛在價值。PARK等[15]研究表明,宮頸癌組織miR-94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正常組織,且與淋巴結轉(zhuǎn)移及臨床分期相關,miR-944高表達與宮頸癌患者總生存率較低有關,可作為宮頸癌預后評估的潛在生物標志物。
本研究應用ROC曲線分析顯示,血清miR-205及miR-944診斷宮頸癌的最佳截斷值分別為0.94、0.53,兩項聯(lián)合診斷宮頸癌的曲線下面積最大,其敏感度和特異度較高。相關分析顯示,宮頸癌患者血清miR-205與miR-944表達水平呈正相關。這說明miR-205及miR-944可作為診斷宮頸癌的非侵入性生物學標志物,兩項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提高對宮頸癌的診斷價值。MA等[16]研究顯示,宮頸癌患者血清miR-205水平顯著升高,且與淋巴結轉(zhuǎn)移和腫瘤分期增加有關,高表達miR-205的宮頸癌患者總體生存率較低,是預測宮頸癌預后的生物標志物。另有研究表明,分析miRNA表達及其相關靶基因,為了解宮頸癌的發(fā)病機制和預后提供了有效的生物學信息,并可作為宮頸癌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和早期診斷的生物學標志物[17]。
綜上所述,宮頸癌患者血清miR-205與miR-944表達水平明顯升高,且與臨床分期、浸潤深度及淋巴結轉(zhuǎn)移有關,有助于指導宮頸癌的早期診斷,兩項聯(lián)合檢測對指導宮頸癌的診斷具有較高價值。利益沖突 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