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竇建蓮
在烽火連天的抗戰(zhàn)歲月,中興煤礦公司以民族大義為重,通過停產、炸港、沉船阻擋日寇進犯,即使中興夢斷,也“絕不資敵”,“絕不與日本人合作!”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成為中興煤礦公司歷史上最閃光、最悲壯的一頁。
中興煤礦公司地處山東南部的棗莊,明清時期屬嶧縣(今棗莊市嶧城區(qū))管轄,這里的煤炭儲量豐富,是著名的煤炭基地。1878年,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派曾做過直隸東明縣知縣的米協(xié)麟、候補知縣戴華藻來到棗莊,創(chuàng)辦了由官僚富商和地主合資的“山東嶧縣中興礦局”,成為中國最早的民族股份制企業(yè)。1899年2月20日,在清直隸候補道張蓮芬的主持下,由中德合辦的“商辦山東嶧縣華德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08年,經清政府批準,更名為“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完全由華資經營,張蓮芬任總經理。至此,中興煤礦公司成為歷史上第一家完全由中國人自辦的民族資本企業(yè)。
中興輪船有限責任公司股票
1916年1月,中興煤礦公司在天津召開董事會議,決定設總公司于天津,總礦于棗莊,推舉軍政要人徐世昌為董事會長,戴緒萬為駐礦經理,并吸收一批大軍閥和大財閥為股東,中興煤礦公司得到迅猛發(fā)展,成為當時僅次于撫順(日資)、開灤(中英合資)的中國第三大煤礦。
1929年初,中興煤礦公司為了提高煤炭產量,決定聘請德國采礦專家克禮柯為總礦師??硕Y柯上任后,調整優(yōu)化礦井布局,改變落后的生產方式,引進德國的先進設備,使煤炭產量成倍增加。1933年,第三大井建成投產,公司如虎添翼,煤炭日產量達到七千多噸。為了緩解運銷壓力,拓寬銷售門路,開辟國際市場,中興煤礦公司采取了三大措施。
一是投巨資興建連云港碼頭。該港于1933年7月動工興建,1936年1月竣工。港內建有東西兩座碼頭,航道長5公里,疏浚水深5至6米,可???000噸級輪船6艘,每小時可裝運煤600噸。港內還建有500KVA交流發(fā)電機1臺,燈塔兩處,其他設施如車站、停車場、貨棧、裝卸設備等一應俱全,成為當時國內一流的大型運煤碼頭。
中興煤礦公司武漢運煤碼頭
二是修通了臺兒莊至隴海線趙墩車站的鐵路支線。連云港運煤碼頭建成后,中興煤礦公司又出資100萬元,于1933年12月動工修建了臺兒莊向南延伸至隴海線趙墩車站31公里的鐵路支線。1935年3月與隴海鐵路接軌通車,使中興煤礦公司運煤比原來繞道徐州再入隴海線,縮短行程100公里,節(jié)省時間三分之一。
三是大力發(fā)展航運業(yè)務。1933年,中興煤礦公司投資150萬元購買了輪船7艘、拖輪鐵駁9艘,成立了中興輪船公司。為了擴大航運規(guī)模,1937年7月通過發(fā)行股票,改組成立了中興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輪船公司設在上海派克路6號,第一任董事長是黎元洪之子黎重光。鼎盛時有貨輪9艘,拖輪3艘,小火輪1艘,加上駁船共19艘,載荷達四萬余噸,是全國著名的輪船公司。其中,“中興三號”輪船是公司遠洋船隊中較大的一艘,這艘客貨兩用船總噸位6000噸,可載重3300噸,載客850人,在當時的中國堪稱“巨輪”。
中興輪船公司“中興三號”輪船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侵略軍大舉南下,給生產、運輸蒸蒸日上的中興煤礦公司帶來滅頂之災。為躲避戰(zhàn)亂、保家衛(wèi)國、抵御日寇,在1938年3月18日棗莊淪陷之前,中興煤礦公司將棗莊礦區(qū)的各種主要設備拆除,或轉移掩埋或西遷武漢,遣散全部外工和一千兩百多名職員,全礦停產,中興煤礦公司辦事機構遷往武漢。日軍占領中興煤礦公司后,實行軍事管制,同時,軟硬兼施,拉攏中興煤礦公司與其“合作”。1938年4月29日,中興煤礦公司董事會在漢口召開,作出決議“一致主張堅決反抗,決不與日偽合作!”
1938年5月,在東海和黃海待命的日本海軍艦艇,準備占領連云港,然后計劃攻下徐州。中興煤礦公司總部下令,撤出在上海和連云港的辦事處,同意英軍征用正在海外行駛的四艘輪船,并責令連云港分廠經理浦禹嶠搶先一步炸毀碼頭、裝煤機等機械設施,把??吭谶B云港的“中興號”“大寶號”“蓋蓀號”三艘輪船炸沉封港,堵住航道入口,以阻止日本軍艦進港。
南京淪陷后,為阻止日軍沿長江西進,按照南京政府的部署,中興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又把多艘輪船炸沉于長江航道。這一系列壯舉致使中興煤礦公司多年辛苦建設經營的連云港碼頭和輪船公司毀于一旦,但是中興煤礦公司寧可沉船江海,也要阻止日寇進犯;寧可停工停產受損失,也絕不與日寇合作的愛國壯舉震驚全國,激發(fā)了社會各界的抗日熱情,《大公報》等新聞媒體高度贊揚中興煤礦公司的民族氣節(jié)和家國情懷。
抗戰(zhàn)勝利后,中興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多方籌集資金,陸續(xù)向美國購得海輪7艘,恢復了正常經營。1948年,國民黨當局強行征用中興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停泊在上海的海輪,向臺灣基隆港撤退運兵。中興輪船股份有限公司經理黎重光親自赴臺灣與國民黨交涉。以輪船維修為名,設法讓一部分船只駛離臺灣,停泊在香港。新中國成立后,黎重光為董事長兼總經理,組成中興煤礦公司新的董事機構,讓中興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停泊在香港的輪船駛回大陸。1949年10月,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了曾任中興煤礦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朱啟鈐和黎重光,詳細詢問了中興煤礦公司和中興輪船股份有限公司的情況后說:“中興煤礦公司的資本家是愛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