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犁
晚上,我又到小鴨家放哨,小鴨聽見我來了,就跑出來說:
“紀(jì)同志,俺爹來信了!”
母親也掩飾不住那快樂的心情,把信交給我,并且把燈剔亮,送到我的面前。我在燈明下面,把信看了一遍,這是走了很遠(yuǎn)的路程的一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紙也磨去了頭,還帶著風(fēng)霜雨露的痕跡……
小鴨嘻嘻笑著,指一指門樓說:
“上面沒提他!”
“那時他……”娘像是要安慰門樓,說著臉紅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時候,門樓還在娘肚子里,出遠(yuǎn)門的人,恐怕是忘記臨行時遺留的這塊血肉了。
我回到我的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們解放了我的家鄉(xiāng),我分外興奮,對于眼前的敵人,我分外覺得有徹底消滅他們的把握。我輕輕地爬到柳樹上面去。
天已經(jīng)黑了,星星還沒出全,天空沒有一絲云彩。樹枝也紋絲不動。只有些干黃的葉子,因為我的震動,輕輕落下來。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鴰巴里,把槍抱緊,望著堤坡那里。
堤坡外面那條汽車路,泛著灰白色,像一條剛剛蛻皮的大蛇。我想起,這八九年,多少敵人從這條路上踏過,多少災(zāi)難在這條路上發(fā)生,多少人死在這條路的中間和旁邊的深溝里。多少次,我們從這條路上趕走了敵人。
這時,屋里吹滅了燈,母親打發(fā)孩子們睡下了,對于緊張的情況,好像并不在意。
這是八九年來一家人最快樂的一個夜晚了,這個夜晚,當(dāng)母親的想來是很難入睡。她會想起許多不愿再想也不能不想的事。夜深了,天空飛過一只水鳥,可是天并沒有陰。月亮升上來,照亮半個窗戶,我聽見門樓像大人一樣呼呼地憩睡。像是小鴨翻了一個身,說:
“多討厭呀,人家越睡不著,他越打呼嚕!”
“鴨,你還沒睡著嗎?”母親問。
“沒有呀,怎么也睡不著了!”
“鴨,明天我們給你爹寫一封信吧!”
“叫他回來嗎?”
“干嗎叫他回來?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學(xué)說學(xué)說。寫上咱新添了三畝地?!?/p>
“對!給爹寫封信,我老是想不起爹的模樣來了!”
“他走的時候你還小。”
“我們給他寫封信。娘,我們給他縫一個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我見人家都做一個小布袋?!?/p>
“對。鴨,要不是頑軍來進(jìn)攻,你爹也許就家來了?!?/p>
“王八老蔣!”
過了一會,小鴨又說:
“娘!我看還是叫爹回來吧,聽說陳寶三的大兒子參加了還鄉(xiāng)隊,要領(lǐng)著人回來奪地哩!”
“不要聽他們胡嚷嚷!”母親說,“有八路軍在這里,他們不敢回來。天不早了,快睡吧?!?/p>
我不禁心里一震。原來在深深的夜晚,有這么些母親和孩子,把他們的信心,放在我們身上,把我們當(dāng)作了保護(hù)人。我覺得肩頭加上了很重的東西,我摸了摸槍栓。西邊遠(yuǎn)遠(yuǎn)的一聲火車叫,叫得那么凄慘嚇人,在堤坡外面的麥地里過宿的一群大雁,驚慌地叫著,向著月亮飛,飛上去又飛回來。接著是轟的一聲雷,震得柳樹搖動,窗戶紙亂響。小鴨大聲說:
“好,又炸了老蔣的火車,我叫你來回送兵!”
從此就聽不見母女兩個的交談,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張木犁,它長年在天空游動,密密層層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散的種子。
母子三個睡熟了,聽他們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們的夢境很遠(yuǎn)也很幸福。我想到戰(zhàn)斗在我們家鄉(xiāng)的雪地里的同志們,我望著很遠(yuǎn)的西方。
(節(jié)選自《白洋淀紀(jì)事》,有改動)
【張老師點讀】
這篇小說寫“我”到小鴨家放哨,得知小鴨爹來信,一家人無比激動興奮以至于難以入眠的心情。作者以還鄉(xiāng)隊準(zhǔn)備反撲、小鴨爹在外作戰(zhàn)為背景,運用詩化語言,描述白洋淀取得斗爭勝利后人民群眾生活的顯著變化,塑造了小鴨媽和小鴨勇敢、聰明、樂觀、奮發(fā)的精神面貌。
本文突出的美點是反復(fù)寫景,三寫“月亮”。一寫月亮,“天空飛過一只水鳥,可是天并沒有陰。月亮升上來,照亮半個窗戶”。交代時間,“照亮”寫出月色皎潔,連同一只飛過的水鳥,構(gòu)成美妙靜謐的畫面,烘托一家人收到信后的快樂。二寫月亮,“在堤坡外面的麥地里過宿的一群大雁,驚慌地叫著,向著月亮飛,飛上去又飛回來”。月亮襯大雁的叫聲,以聲襯靜,寫出夜之深,而“我”保護(hù)人民的決心依然澎湃激蕩。三寫月亮,結(jié)尾“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月亮落下,再寫夜之深,母子入眠。月亮又與三星相映成趣,引起讀者美妙的遐想。三次寫月亮,既是表現(xiàn)時間的推移,又是烘托人物的情感,同時也增添了詩意、抒情的氛圍,以及靜謐的、安詳?shù)?、溫馨的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