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陽
一位名家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人是奇怪的,有些對別人無所謂的事物,于己卻珍貴無比且美好得不可思議。”這句話大致是講自己與別人在某些事物上看待觀點的不同,生活也是如此。
我曾經(jīng)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鐵器和陶器都擺放在一個高高的柜臺上。有一天,鐵器覺得太無聊,于是與陶器一起商量從柜臺上跳下,去找尋自由。陶器開始有些擔心,它讓鐵器從柜臺上跳下去,鐵器二話不說直接跳下。陶器見它無大礙,也從柜臺上跳了下去,頓時粉身碎骨。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認為別人能夠做的事你也一定能行。凡事要有自己的思考,要結(jié)合自身的條件與他人對比,最終才能得到結(jié)果。比如有一些同學為了有一個好的成績,在考試當中作弊,也有一些同學為了快點做作業(yè),動用電子產(chǎn)品直接查找答案??墒?,在抄完答案、做完作業(yè)的背后卻沒有一個自我獨立思考的過程,這樣做無疑會導致后來的一系列不可估量的悲慘結(jié)局。
當然,當我們反過來思考,那么一切也就會發(fā)生相應(yīng)的變化。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做著作業(yè),突然間我的好朋友在窗邊叫我,讓我與他們一起去操場打球??墒俏耶敃r作業(yè)還沒有做完,于是拒絕了他們。他們卻對我說:“作業(yè)這種小事情,晚點做也無關(guān)緊要,難道你不想去打打球放松一下嗎?”我沒有被他們的言語說服,最后他們走了,邊走邊說:“你可不要后悔哦?!?/p>
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一點:凡事都要有自己的觀點與立場,要通過深入的獨立思考,將目光放長遠一點,這樣有利于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陶器在跳下柜臺之前,如果學生在考試作弊或在家中抄答案之前,能夠有一點點的自主思考,至少不會達到崩盤的地步。人生如戰(zhàn)場,個體的觀點與歷史與時代相連。跳下的陶器與想走捷徑的同學如果一直不能學會自我思考,那么有一天如果他們獲得指揮權(quán)或掌舵的機會的話,會怎么樣?他們的眼前可能不是旭日的東升,而是日落后的黑暗。
一滴水只有匯入海洋才不會干涸,讓自己的思想與社會的脈搏一起跳動,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由此,生命的過程無不需要獨立自主的思考,在破解矛盾沖突的背后更呼喚精心的規(guī)劃。那么,且讓我們今天就在生活中開啟這樣的準備模式。
【老師評】
首先,文章開篇用名言點明觀點,有說服力;其次,本文引用故事作材料進行擺事實,比較有感染力;最后,小作者能運用正反對比進行闡述,能考慮文章觀點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提升的空間在于第五自然段,從學習到對時代有所擔當,這里的邏輯出現(xiàn)了撕裂狀態(tài)。遵循文脈,行文應(yīng)該向三觀方向推進。小作者如果能鎖定應(yīng)試與愛好的沖突,如果能呈現(xiàn)友情與原則的兩難,如果能在思辨的平臺上讓功利與底線一決高下,效果無疑會更好一些。
(指導教師:鮑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