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剛(北京賽瑞斯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北京地鐵16號線豐臺站后三線暗挖區(qū)間,受地面拆遷條件的制約,政府嚴格限制施工降水,不能降水施工,因此,設計采用洞內(nèi)深孔注漿止水的方案。
1.1.1 區(qū)間工程概況
豐臺站-豐臺站站后三線端頭區(qū)間(含施工堅井)為三個單洞單線斷面,全部采用礦山法施工,兩側為正線,中間為停車線。區(qū)間一期施工范圍采用截水帷幕設計已完成,設計全部采用地下素連續(xù)墻截水帷幕施工方式。區(qū)間隧道結均為馬蹄形標準斷面復合襯砌結構,斷面最大開挖尺寸6.60 m×6.72 m,工法為臺階法。
1.1.2 全斷面深孔注漿設計概況
二期范圍剩余左線全長76 m;右線全長86 m;停車線全長82 m。二期施工范圍內(nèi)地面存在大量建筑未拆遷,且拆遷時間不定,無法施工連續(xù)墻截水帷幕。為保證暗挖區(qū)間的無水作業(yè),經(jīng)各研討、方案比選,提出將該范圍采取地下全斷面注漿止水措施,取消原設計的地連墻截水帷幕。水位線位于左線、右線下半斷面及停車線全斷面。左線及右線采用半斷面注漿,停車線采用全斷面注漿。注漿加固范圍見圖1、圖2和圖3。注漿材料選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
圖1 隧道停車線全斷面注漿加固范圍
圖2 隧道左、右線半斷面注漿加固范圍
圖3 注漿加固范圍圖
依據(jù)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及現(xiàn)場勘察,區(qū)間正線隧道上方為部分單層建筑、國鐵行包庫工程、鋼筋加工廠施工用地、無主要道路、無重要地下管線。
1.3.1 各土層巖性及分布特征概述
各土層巖性及分布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隧道圍巖分級及巖土施工工程分級一覽表
1.3.2 水文地質(zhì)
本建工程沿線地面下約54.0 m深度范圍內(nèi)的松散沉積層中主要分布一層地下水,地下水類型為潛水,含水層主要為砂、卵石層。擬建場區(qū)地下水賦存于較厚層的卵礫石地層中,為單一含水層中賦存的潛水,具有較為穩(wěn)定的潛水面。潛水天然動態(tài)類型屬滲入~徑流型,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入滲、地下水側向徑流等方式補給,以地下水側向徑流和人工開采等方式排泄。
根據(jù)工程勘察報告顯示,本工程施工期不利水位標高為24.900 m,與實測相符。地下水位高于區(qū)間停車線結構,位于左線及右線斷面中部。暗挖區(qū)間整體位于卵石④、⑤層中(見圖4)。
圖4 導洞水位情況及注漿加固范圍示意圖
本工程不屬于化學腐蝕環(huán)境、不屬于大氣污染環(huán)境。
工程重難點分析及對應措施,如表2所示。
表2 工程重難點分析及對應措施
制定隧道防坍塌、突泥、突水、搶險救災等應急預案、防控方案。
在施工前,應對加固體的強度及滲透情況進行檢驗,并在施工時對地下水位變化和加固體滲漏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一旦地下水位發(fā)生變化應立即采取注漿封水、應急疏干等措施以保證施工安全,同時立即會知各方,協(xié)商解決。
在隧道開挖前保證施工完成足夠的應急降水井,保證一旦發(fā)生注漿體失效時,可使地下水位降低至隧道底板以下0.5 m,以保證工程安全。
2.1.1 停車線注漿施工工藝
根據(jù)設計、地層、圍巖巖性、地下水位、注漿試驗情況等選擇合適的注漿工藝。
停車線施工采用前進式分段注漿。前進式分段注漿是鉆、注交替作業(yè)的一種注漿方式,即在施工中,實施鉆一段、注一段,再鉆一段、再注一段的鉆、注交替方式進行鉆孔注漿施工。每次鉆孔注漿分段長度1.5 m~2 m。止?jié){方式采用孔口管法蘭盤止?jié){。前進式分段注漿施工工藝流程如圖5所示,鉆孔注漿施工模式如圖6所示。
圖5 前進式分段注漿施工工藝流程圖
圖6 前進式分段鉆孔注漿施工模式圖
2.1.2 左、右線注漿工藝
左、右線施工采用后退式注漿方式。分節(jié)鉆孔,每節(jié)長度為2.0 m,兩節(jié)之間采用雙孔專用接頭和專用鉆頭鉆孔。工藝流程及施工模式,如圖7和圖8所示。
圖7 后退式深孔注漿工藝流程圖
注漿截水帷幕注漿孔孔位分布在上下兩個半斷面,共11排,其中上半斷面52孔;下半斷面底部共上下兩排,13孔,共65孔。使用φ73 mm鉆桿成孔,帷幕壁厚3 m。
左、右線半斷面注漿加固孔位分布在下半斷面,9排,54孔,使用φ45 mm鉆桿成孔??孜徊贾脠D參見停車線下半斷面。
要保證原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注性,同時具有黏結力,有一定強度,具有耐久性和穩(wěn)定性,是耐侵蝕性材料,無毒并對環(huán)境污染小,注漿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并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
要關注注漿機具的性能及可靠性,保證注漿機具符合設計及環(huán)保要求,檢查合格證、性能并進行試運行。
注漿范圍內(nèi)水層較深,且為潛水層,采用流動性強、滲透性強、濃度大、速凝等特征的漿液。A液:水泥漿采用普通硅酸鹽P.O42.5水泥,配合比為水:水泥=1:0.8;B液:水玻璃采用濃度42Be’,配合比為水玻璃:水=1:1;C液:速凝劑。A液與B液配比1:1,B液與C液配比為1:1。A液與B液、B液與C液的使用量各占總量的約50%。配制雙液漿漿液凝膠時間為:B液與C液5 s~10 s,A液與B液60 s~90 s。
注漿壓力和注漿量根據(jù)試驗確定,注漿終壓全斷面注漿為1.0 MPa~1.5 MPa,半斷面注漿為1.5 MPa~2 MPa;漿液擴散半徑為800 mm。檢查計量裝置、壓力表等。
由于地層復雜,鵝卵石大,選擇合適的較大功率的坑道鉆機及履帶式潛孔液壓鉆機,縮短成孔時間。
鉆機定位準確,偏差不大于5 cm。鉆桿角度不得大于1°。鉆孔時密切觀察鉆孔進度,如發(fā)生涌水情況,應立即停止鉆孔先進行注漿止水(0.3 Mpa~1 Mpa),并確認效果后,方可停止注漿向前繼續(xù)鉆孔施工。
每一斷面完成一個循環(huán),全斷面一次注漿10 m~12 m,開挖進尺9 m:半斷面一次注漿8 m,開挖進尺6 m,保證洞內(nèi)無水作業(yè)。
注漿按程序施工,注漿次序由兩側對稱向中間進行,自上而下逐孔注漿。每段進漿要準確,注漿壓力一定要嚴格控制,專人操作。當壓力突然上升或從孔壁溢漿,應立即停止注漿,每段注漿量應嚴格按照設計和試驗優(yōu)化值進行,跑漿時,應采取措施確保注漿量滿足設計要求。注漿完成后,應采用措施保證注漿不溢漿、跑漿。
因地質(zhì)問題地層吸不進漿時,應采取選擇合理的注漿終壓,采用高壓注漿泵,調(diào)整注漿材料等措施,特別是地層吸漿量小時,應采取注水泥漿,不應繼續(xù)注雙液漿。
用檢查注漿量檢查注漿效果,因為注漿方法為周邊單排固結注漿,開挖后檢查地層固結厚度,如達不到要求,及時調(diào)整漿液配合比,改善注漿工藝。注漿調(diào)整措施為:(1)冒漿,注漿過程中,由于漿液的進入,引起地層變化,封閉強度較低的地方,可能冒漿,在冒漿處加以堵塞的同時改注B液與C液,停止冒漿時注A液與B液;(2)注漿壓力變化,注漿過程中,如果壓力過低,檢查是否有漏漿或漿液是否通過地下空洞流走,壓力過高檢查管路或混合器是否堵塞,注漿開始壓力較低,隨著圍巖空隙被填充,需要一定壓力劈開裂隙才能繼續(xù)進漿;(3)注漿量調(diào)整,地層的注漿量是否適宜直接影響地層加固及止水效果,采用隔孔注入方式,可避免注漿孔互相影響,使后注孔起到補充先注孔的作用,保證土體漿液擴散均勻。
根據(jù)實際情況,應采取并調(diào)整適合的注漿方式:(1)分區(qū)注漿,根據(jù)注漿試驗段試驗數(shù)據(jù),確定每區(qū)的注漿材料和注漿參數(shù);(2)跳孔注漿,跳孔注漿可以有效地逐步實現(xiàn)約束注漿,使?jié){液逐漸達到擠壓密實,促進注漿帷幕的連續(xù)性,并且通過逐步提高注漿壓力,有利于漿液的擴散和提高漿液結石體的密實性;(3)由上游到下游,當存在著較大的水流時,應考慮水流對注漿效果的影響,防止上游注漿時漿液順流而下造成漿液不斷流失;(4)由下層到上層,由于漿液存在重力作用,鉆孔中泥砂也會對下部造成堆積,宜采用由下至上地逐步提升的注漿順序;(5)由外側到內(nèi)側,由外到內(nèi)進行注漿,易將注漿區(qū)域圍住形成注漿區(qū)域的擠密、壓實,有效地實現(xiàn)約束注漿,提高注漿效果;(6)定量-定壓相結合,注漿擴散半徑是一個選取值,不代表漿液在地層中最大的擴散距離,當采取跳孔分序注漿時,對先序孔往往采取定量注漿,對后序孔采取定壓注漿。
對隧道開挖面觀察其滲透性及長期滲流穩(wěn)定性,宏觀評定注漿加固效果。開挖掌子面應漿液填充飽滿,能自穩(wěn),無水或少水,且滿足安全要求;徑向注漿、填充注漿后隧道周圍滲漏水明顯減少。
一個循環(huán)注漿結束后,對注漿采取分析法、鉆孔檢查法和無損檢測法等方法對注漿效果作出定量評價,不合格必須進行補充注漿。布孔的重點是地質(zhì)條件不好的地段以及注漿質(zhì)量較差或有疑問的部位。
注漿每一循環(huán)施工時,須在注漿面處設置一道止?jié){墻。止?jié){墻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做到“快封閉”。施工時嚴格控制注漿壓力,防止注漿工作面及臺階處出現(xiàn)噴漿現(xiàn)象。止?jié){墻施工強度達到要求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在注漿工程實施之前,對一定范圍內(nèi)建(構)筑物、管線布設沉降、洞內(nèi)收斂、拱頂沉降監(jiān)測點。對出現(xiàn)涌水、仰拱隆部位進行隧道加密監(jiān)測。該工程隆起處測點累計變化最大為4 mm,至夾砂層處數(shù)據(jù)變化增大臨近預警值,施工中周邊地表無新增加裂縫及沉陷,隧道拱頂及井壁無裂痕,全程未出現(xiàn)預警,監(jiān)測頻率為1次/1天,風險可控。
鉆孔過程中做好鉆探詳細記錄,包括鉆孔進尺、起止深度、土層性質(zhì)、地下水情況等,注漿堵水防滲注漿過程中應對受注地層連續(xù)監(jiān)測,并觀測地面或鄰近的建(構)筑物的變形情況,嚴格控制變形值?!扒诹繙y”,堅持監(jiān)控量測結果反饋指導施工,信息化施工。對承包商的測量結果進行復核和復測。核對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成孔鉆進時,卵石強度大,大粒徑卵石密度大,易出現(xiàn)成孔困難、時間長、抱鉆、糊鉆、鉆頭嚴重磨損、斷桿等現(xiàn)象。選擇適合巖層的全斷面硬質(zhì)合金鉆頭、鉆桿沖洗液。
由于地層地質(zhì)變化,停車線開挖至某里程出現(xiàn)夾砂層。即使整體漿脈分布良好,但水壓大,砂層漿液損失率大,致使局部出現(xiàn)漿液分布不均勻,出現(xiàn)孔洞,涌水。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碼沙袋、做引流,定位打孔,同步封面注漿,采取速凝漿液止水填充。有效止水后,進行補漿。
增加鉆孔,孔數(shù)由65個增至98個,由于打孔時反水反沙量變大,注漿順序相應調(diào)整,判斷水路來源,逐步封堵水頭。
“短開挖”,縮短注漿深度,由12 m減小為9 m,增加加固外擴范圍土體,由外擴3 m增至4 m(依據(jù)實際注漿量反算),開挖6 m。調(diào)整鉆孔角度、外插角,確??啄┒藬U散漿脈可以形成有效搭接,極大避免了安全隱患的發(fā)生,但每一注漿周期、費用有所增加。
縮小發(fā)散角度,保證漿液咬合,使地層固結為一個整體,把雙控(壓力和注漿量)變?yōu)閱慰兀ㄗ{量滿足壓力要求)。
優(yōu)化漿液比例,增加注漿量,針對砂層加大化學漿、雙液漿用量,化學漿為液態(tài)擴散止水,雙液漿為小顆粒狀填充及增加強度。
卵石層止?jié){墻由預留2 m,改為預留3 m。
注漿及因滲漏增加孔位加大注漿后,土體強度增高,增大注漿量后開挖困難。采用小型液壓破碎錘,人工風鎬處理邊角。
為使壓漿密實,滿足壓力要求,導致下導洞臨時仰拱局部隆起。采取多打孔少注漿,下導洞注漿前在上導洞臨時仰拱上做支撐等措施,最大程度減少仰拱變形。
隧道開挖過程中遇夾砂層,按實際情況加大設計注漿范圍。本區(qū)間所處的卵石層,具有富水高滲透的特性,3 m的注漿范圍難以保證全斷面止水效果,擴大加固范圍至4 m。根據(jù)注漿量反算,此段夾砂層孔隙率最大達到0.51。
注漿施工和初支開挖工期長,需要分段一個循環(huán)一個循環(huán)推進,如出現(xiàn)局部滲漏水情況,須采取局部的臨時封端-加強補注漿-再破面開挖措施,對施工進度有一定制約。事先應考慮施工進度的這一影響。
該工程隧道全斷面注漿,最大的優(yōu)勢為采用最為普通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材料來源廣泛,工法簡單,工藝成熟,成本低廉。尤其與類似工況其他工程相比止水效果較好,普遍受到好評,取得了成功。
該方法取消地面地開挖、連墻截水帷幕施做、地面征地、建構物動遷等繁雜冗長的程序。節(jié)省導墻、導墻鋼筋、地連墻、地連墻回填砂、三重管高壓旋噴樁施工。經(jīng)成本核算,節(jié)約資金數(shù)百萬元,技術經(jīng)濟及社會效益好。
對于類似工況條件下的隧道開挖,該方法仍不失為一種值得借鑒的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