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環(huán)保的要求,傳統(tǒng)的液壓支架立柱鍍鉻工藝正在被淘汰,立柱表面處理技術工藝是目前立柱生產廠家和維修企業(yè)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超音速火焰噴涂技術用于液壓支架立柱的制造與再制造,是替代傳統(tǒng)鍍鉻的最佳技術工藝。本文主要分析了超音速火焰噴涂技術的應用工藝,推動新工藝在煤礦設備檢修中的應用。
關鍵詞:火焰噴涂 超音速 立柱修復 噴涂技術
前言
隨著近年來涂層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已經有一些涂層的使用效果證明比電鍍硬鉻層更清潔、更有效,甚至成本更低。其中超音速火焰噴涂(HVOF)的涂層的成本與電鍍硬鉻鍍層相當,一些粉末材料已經比電鍍成本低,并且仍在不斷降低,而電鍍硬鉻鍍層成本則在不斷上升。國家對于環(huán)境保護非常重視,在這種背景下,國家也大力度鼓勵熱噴涂行業(yè)積極開拓市場,用該工藝取代目前有害環(huán)境的鍍鉻工藝,以噴代鍍將會越來越深入各行各業(yè)。
1 主要研究內容
超音速火焰噴涂是一種新型的HVOF系統(tǒng),它的基本原理是以高標號煤油為燃料在噴槍中與氧氣完全混合,配以粉末狀的合金材料,通過噴嘴高速燃燒噴出,使合金材料被完全熔化,撞擊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個高質量的致密涂層。
電鍍硬鉻工藝會導致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導致環(huán)境問題的不是鉻本身,而是鍍鉻過程。鉻是不活潑的元素,可以安全地用于日常用品乃至人工關節(jié)等。主要問題是鍍鉻工藝使用的鉻酸溶液,產生含Cr(VI)酸霧和廢水。因此,各國對鍍鉻工藝的限制將會越來越嚴。人們一直努力尋找替代電鍍硬鉻的涂層工藝。技術關鍵是替代電鍍硬鉻鍍層的HVOF涂層的特性必須達要求,特性主要包括:耐磨性、耐蝕性和耐疲勞性。
通過適當?shù)睦鋮s方法和仔細控制噴槍的運動,可以將工件表面的溫度控制在93℃以下,因此許多對溫度敏感的材料也可以噴涂處理。近年來采用熱噴涂代替鍍硬鉻的研究從涂層材料、噴涂工藝、涂層性能、涂層后加工工藝及涂層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了更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從已經獲得的結果來看,熱噴涂涂層不但能達到鍍鉻層的鏡面光潔度,而且在硬度及耐磨性能等方面還大大超過鍍鉻層。
2 工藝特性及試驗方法
1) 耐磨性
涂層耐磨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通過對各種耐磨性的研究,涂層耐磨粒磨損試驗中硬度在HRC55-62之間,是電鍍硬鉻鍍層耐磨性的2.5倍多。涂層的磨損量平均比電鍍硬鉻少80%~90%,涂層的耐磨性要明顯優(yōu)于電鍍硬鉻。
2) 耐蝕性
腐蝕試驗包括ASTMB117鹽霧試驗、GM9540P/B循環(huán)腐蝕試驗以及大氣腐蝕試驗。前兩種試驗在鹽霧腐蝕箱中進行,而大氣腐蝕試驗則靠近海邊進行,并且每周給試樣噴灑鹽水。涂層的耐鹽霧腐蝕能力強于電鍍硬鉻,經過240h的鹽霧腐蝕試驗,涂層表面沒有任何腐蝕跡象。
3)耐疲勞性
對于許多電鍍硬鉻鍍層的應用領域來說,所鍍的部件對疲勞特性非常敏感,特別是對于航空工業(yè)的應用,如飛機起落架和液壓傳動裝置,直接關系到整個系統(tǒng)的安全。因此在用HVOF涂層替代電鍍硬鉻鍍層之前,必須對HVOF涂層對基體的耐疲勞特性的影響研究清楚。眾所周知,電鍍硬鉻鍍層中存在拉應力,因此會對基體的耐疲勞特性有非常不利的影響,在設計疲勞敏感部件時是一個必須加以考慮的重要因素。但是,對于HVOF涂層來說,通過精確控制沉積工藝,可以確保沉積的HVOF涂層處于壓應力狀態(tài)。試驗結果表明,HVOF涂層對于基體的耐疲勞性影響非常小。
3修復工藝流程
(1)準備工作
首先了解被噴涂工件的實際狀況和技術要求并進行分析
1)涂層厚度的確定。一般來講,噴涂后必須進行機械加工,因此涂層厚度就要預留加工余量,還要考慮噴涂時的熱脹冷縮等因素影響。
2)涂層材料的確定。涂層材料應該滿足被噴涂工件的材料、配合要求、技術要求及工作條件等,分別選擇結合層與工作層材料
3)確定參數(shù):壓力,粉末粒度,噴槍與工件的相對運動速度
(2)表面預處理
1)凹切處理,立柱缸筒表面存在疲勞層和局部嚴重拉傷的溝痕時,可進行車削處理,為熱噴涂提供容納材料的空間。
2)表面清理,清除油污,鐵銹,漆層等,使工件表面潔凈,油污油漆可以用溶劑清洗劑除去。如果油漬已經滲入基體材料,可以用火焰加熱除去,對銹層可以進行酸浸,機械打磨或噴砂除去。
3)表面粗化,目的是為了增強涂層與基體的結合力,消除應力效應,常用的有噴砂、開槽、車螺紋、拉毛。表面粗化后呈現(xiàn)的新鮮表面,應該防止污染,嚴禁用手觸摸,保存在清潔,干燥的環(huán)境中,粗化后盡快噴涂,一般噴涂時間不超過2小時。
4)非噴涂部位的保護
立柱噴涂表面附近的非噴涂需要加以保護,可以用耐熱的玻璃布或石棉屏蔽起來。必要時按零件開關制作相應的夾具保護,但是要注意夾具材料要有一定的強度,且不能使用低熔點的合金,以免污染涂層。對于基體表面上的鍵槽、油孔等不允許噴涂的部位,可以用石墨塊或粉筆堵平或略高于表面。噴后清除時,注意不要碰傷涂層,棱角要倒鈍。
(3)噴涂工藝及參數(shù)
1) 粉末特性
目前粉末供應商提供了品種繁多的碳化物粉末,而粉末特性往往因其制粉工藝方法的不同而表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粉末特性包括:粉末粒度分布、顆粒形狀、表面粗糙度等。
2)氧-燃料流量和比例
噴涂的焰流溫度及特性取決于氧-燃氣流量和混合比例。噴涂時,首先應按照設備的規(guī)定要求確定氧氣和燃氣的流量,以保證噴槍焰流達到設計的功率水平。實際生產過程中有多種因素可導致氧-燃料比例的波動,而氧-燃料比例對確定最終的涂層組織十分重要.
3)噴涂距離
當粉末粒子在距噴槍出口100mm以內即已達到了其最高溫度,隨著噴距的增加粒子溫度逐漸降低,在150-280mm范圍內,粒子溫度大約降低了60℃,其降低幅度并不大,粒子仍可保持約1775℃的高溫;而粒子速度在距噴槍出口大約320mm內是一個逐漸加速的過程,在距噴槍出口320-380左右達到880m/s以上的最高速度,在320-380mm噴距上,粒子速度基本維持在880m/s以上。考慮到高溫焰流對基體傳熱的不利影響,噴距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增大,故超音速火焰噴涂系統(tǒng)適宜的噴距應為:320-380mm,以得到綜合性能最好的涂層。
4)送粉量
對任何熱噴涂工藝來說,送粉量都是影響涂層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某種粉末在某一具體的噴涂工藝條件下,都對應有一適宜的送粉量范圍。
噴涂涂層時,當送粉量在70-100g/min之間變化時,涂層孔隙率在0.3—1%之間,表面粗糙度在1.6-6.4之間,顯微硬度在HV1100-1450,粉末沉積率為45-55%,涂層性能優(yōu)。
4)噴涂后處理
封孔,機械加工等工序。涂層的孔隙率約占體積的1%左右,而且有的孔隙可由表及里。零件為摩擦副時,可在噴后趁熱將零件放在潤滑油中,利用孔隙儲油有利于潤滑。但對于隨液壓的零件,孔隙而容易產生泄露,對于噴涂后,應該用封孔劑進行封孔處理,封孔后涂層就杜絕了孔隙。當立柱缸筒表面噴涂后的尺寸精度與表面粗糙度不能滿足要求時,需要對其進行機械加工,可采用車削或磨削加工。
4 結語
通過以先進的超音速火焰噴涂技術代替電鍍工藝,在煤礦液壓支架立柱修復中,能準確恢復零件尺寸,以達到原有性能,提高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能,壽命可提高1-3倍,同時具有顯著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特色,為煤礦液壓支架檢修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工藝保障。
作者簡介:
李士魁 (1981.8—)男,2009年畢業(yè)于黑龍江科技學院,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本科學歷,工程師,現(xiàn)工作于龍煤集團雙鴨山雙煤機電裝備有限公司,任技檢中心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