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 高建軍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最有為、最賢明的皇帝之一。他不僅是唐王朝的實際建立者,還一手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盛世“貞觀之治”。在政治上,唐太宗是一位歷史上少有的明見萬里、英睿非凡的帝王。
唐太宗初即位,與群臣依據(jù)功勞論定官爵封邑,他說:“我對各位愛卿的封賞可能有不恰當?shù)牡胤?,你們?nèi)绻胁煌庖姡环琳f出來聽聽?!庇谑侵T將議論紛紛,相互夸功。太宗的叔叔淮安王李神通說:“我首先起兵響應起義大業(yè)。而房玄齡、杜如晦等謀士文臣只不過做了一些筆墨文牘的事情,功勞卻在我之上,我心里是不大服氣的?!碧谡f:“叔叔雖然首先舉兵響應起義,但您的初衷也是為了自己免除禍患。當初你打竇建德,全軍覆沒;劉黑闥死灰復燃,你望風而逃。而房玄齡等人,運籌帷幄,計安天下,使得大唐的江山社稷得以穩(wěn)定。論功行賞,他們難道不應該在叔叔之上么?叔叔是皇親國戚,我對您的敬愛當然無所吝惜。但是私恩是不能與對功臣的獎賞混為一談的。”眾將聽了都心服口服地說:“陛下用心至公,即便是皇叔也并不偏私,我們這些人怎么敢不安其分呢?”
房玄齡對太宗說:“陛下原來秦王府的老部下中那些沒有得到升遷的人,都抱怨說‘我們服侍了皇上這么多年,如今的官職反而不如前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府的人高’。”太宗說:“作為君王,必須大公無私,這樣才能使天下心服。我與眾位愛卿的一切,全部取之于民,所以朝廷設(shè)立官職,也要為民著想,一定要選拔任用賢才。哪能以新人舊人為任職的依據(jù)呢?假如新人賢能,而舊人平庸,難道非要舍棄新人去任用舊人么?假如不去看新人舊人的賢能與否,卻只注意他們的抱怨不滿,這不是管理國政所應該有的原則與體統(tǒng)?!?/p>
一天,太宗對身邊的侍臣說:“我聽說西域有一個胡人,得到了一顆精美的珍珠,他剖開自己的身體把珍珠藏在里面,真有這事么?”侍臣回答說有。太宗說:“人們都笑話他愛惜珍珠卻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其實,那些貪污受賄的官員,和那些奢侈縱欲的帝王們,與這個胡人有什么兩樣呢?他們都是可笑的呀?!闭驹谝贿叺奈赫髡f:“這就像古代人說的,有人搬家卻把妻子遺忘了??鬃诱f的‘桀、紂忘身’也是這種情況?!碧诟袊@說:“希望我們君臣協(xié)力同心,共同把天下治理好,這樣才能免于為后人所恥笑。”
唐太宗的善于納諫大概是中國古代帝王中最為突出的一位了。說他從諫如流毫不為過。每次他見到臣下上書中有可取的地方,就會命人將這些議論粘貼在寢宮墻壁上,以便隨時觀覽。太宗的相貌氣質(zhì)威嚴英武,他擔心群臣因此感到畏懼而不敢大膽進諫,所以每次朝會,他都刻意地表現(xiàn)出和藹可親的樣子,以消除大家的惶恐心理。太宗非??粗匚赫鳎?jīng)說:“人們都說魏征舉止粗魯,我看他卻覺得分外嫵媚。”他對魏征也特別敬畏,一次,魏征掃墓歸來去見太宗。對太宗說:“聽說陛下要去山南游玩,我看外面行裝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陛下怎么還不走?”太宗回答說:“本來我確實是想去的,只是怕您嗔怪,只好不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