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文瑾
生命教育看似深奧晦澀,但其實無處不在,有時候它只是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卻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不僅是要喚醒人對生命本身的了解,還要喚醒人對生態(tài)、自我、社會的感知能力。學前階段的生命教育是一個“播種與喚醒”的過程,它源于生活,要求幼兒園、家庭、社會攜手利用科學、適宜的方法喚醒幼兒心中的生命意識,從而實現(xiàn)自身的教育意義和價值。
0~6歲是幼兒身心發(fā)展極為迅速的階段,也是幼兒社會意識初步形成的階段。所以,學齡前階段是生命教育的啟蒙階段和關鍵時期。筆者結合實際案例,從“認識自我”“我與他人”“體悟生命”“敬畏自然”這四個維度闡述了幼兒階段的生命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在學前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3~6歲幼兒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幼兒園應組織幼兒教師共同開發(fā)符合實際情況的生命教育園本課程,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直接接觸到生命教育理念。由于教師是生命教育的直接實施者,因此幼兒園在設計和開展生命教育園本課程時,需要對教師進行生命教育理念的相關培訓,從而讓教師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并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幼兒教師也應該自發(fā)地進行學習,以充分理解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價值,并在課程的編排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理念,以喚醒幼兒的生命意識。
幼兒教師需要結合學前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圍繞生命教育的四個維度設計和開展生命教育課程。為了引導幼兒從“認識自我”的維度了解生命教育,教師可以設計以認知自身身體為主題的相關課程,如認識五官、保護手足等;為了引導幼兒從“敬畏自然”的維度了解生命教育,教師可以設計自然教育類的課程,如種植花草、觀測氣象等;為了引導幼兒從“我與他人”的維度了解生命教育,教師還可以設計能夠發(fā)展幼兒社會性的課程,如關愛他人、情緒控制等;為了引導幼兒從“體悟生命”的維度了解生命教育,教師可以設計安全教育類的課程,如疾病預防、躲避災害、運動安全、隱私保護等。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當下的疫情防控工作,設計適合學齡前幼兒的幼兒園主題活動,比如“病毒來了我不怕”“防護小妙招”等。
生命教育的開展不應該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很難在一兩節(jié)的教學活動中就將幼兒心中的生命意識啟發(fā)出來,因此,教師需要將生命教育滲透進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和游戲中與生命教育相關的教育契機,將看似深奧的生命教育簡單化、日?;?。
蘇格拉底曾說過:“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鄙逃闹匾砟钪痪褪恰罢J識自我”。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教師應當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喜好并尊重幼兒的選擇。比如,在一次美術創(chuàng)作游戲中,一名中班幼兒在紙上畫出了藍色的太陽,并對筆者解釋說:“我喜歡藍色,太陽變成藍色就不會那么熱了,我就可以多踢一會球了?!惫P者稱贊他道:“這個想法真的很棒!”幼兒主要依靠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來建立自我評價體系,能夠借助教師給予的肯定認識到自己的價值。生命教育就是如此,有時候只需要一句短短的鼓勵。當幼兒在安吉梯上走到一半不敢前行時,教師可以給予幼兒肯定的目光并鼓勵幼兒:“加油!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我們都相信你!”雖然這只是一句簡短的鼓勵,但能在無形之中幫助幼兒實現(xiàn)自我肯定,燃起幼兒克服困難的勇氣。
為了引導幼兒“體悟生命”,教師可以在戶外體育鍛煉時間里引導幼兒感受自己身體的變化,比如快跑后身體會發(fā)熱、出汗,心律變快,喘息變急促等,幫助幼兒了解自己的身體、感受生命的律動。同時,教師還要提醒幼兒在運動前要進行熱身、在跑跳時應避免碰撞、劇烈運動后不能立即停下喝水等,幫助幼兒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為了將生命教育中“我與他人”的理念滲透進幼兒一日生活中,筆者會通過晨間談話引導幼兒關心因為生病而未入園的同伴,向幼兒提問:“辰辰今天為什么沒來?”“因為他生病了。他也很想來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游戲,你們想對他說些什么呢?”雖然晨間談話非常簡短,但能夠萌發(fā)幼兒關愛他人的意識。
為了喚醒幼兒“敬畏自然”的意識,教師可以在下雨時和幼兒一同輕嗅泥土的清香;在花兒開放時和幼兒一起感受大自然的芬芳;在大雪紛飛時和幼兒一同賞玩晶瑩的雪花。生命教育其實無處不在,它如同碎鉆石一般散落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雖細小但彌足珍貴。教師要鍛煉出一雙慧眼,去發(fā)現(xiàn)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機,用生命喚醒生命,用生命感動生命。
(一)繪本閱讀
繪本中有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和精美鮮艷的圖片,深受幼兒的喜愛。運用繪本進行生命教育是當今國內外教師開展幼兒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徑。很多優(yōu)秀繪本蘊含著豐富的生命教育理念,充滿強烈的情感色彩。教師可以借助繪本讓幼兒學會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增強幼兒的情緒管理能力,比如《野獸國》《菲菲生氣了》《生氣湯》等;教師可以借助繪本讓幼兒了解生命的起源,如《小威向前沖》《人之初》等;教師可以和幼兒一同閱讀《不要隨便摸我》《不要隨便親我》等繪本,引導幼兒學會如何拒絕他人的觸碰、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等,提升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角色游戲
結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教師可以借助角色游戲、情景表演等方式開展生命教育。比如,教師可以開設“小醫(yī)院”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通過模仿成人掛號、看病、取藥等環(huán)節(jié),在游戲中鞏固生活經(jīng)驗。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觀看與生命教育相關的童話劇,和幼兒一同表演與生命教育理念相關的繪本故事,通過情景表演將生命教育理念傳遞給幼兒,幫助其更好地理解與感受生命教育。
(三)親近自然
人類文明始于自然也歸于自然?!熬次纷匀弧笔巧逃砟钪胁豢扇鄙俚牟糠?。教師可以帶著幼兒走進公園,與幼兒一起感受大自然的氣息,讓幼兒和大自然親密接觸,比如讓幼兒抱一抱大樹、聞一聞花香、拾一拾落葉等。幼兒園里的自然角、種植園地、飼養(yǎng)區(qū)里也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知識。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種植植物、觀察種子發(fā)芽,引導幼兒給小動物喂食等,幫助幼兒了解生命的自然規(guī)律,從而喚醒幼兒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命意識。
(四)社會實踐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開展生命教育。比如,教師可以將課堂搬到社區(qū)內的道路旁,引導幼兒觀察道路標志、安全標志等,帶領幼兒學習交通安全知識;帶著幼兒走進敬老院、特殊學校等,增強幼兒的共情能力,讓幼兒學會關愛他人;組織幼兒參觀博物館、烈士陵園等,引導幼兒了解民族文化、歷史,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五)家庭教育的配合與參與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的參與是幼兒生命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家長需要為幼兒營造適宜其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成為幼兒學習與生活中的同行者、陪伴者。家長應盡可能地抽時間與幼兒一起游戲、學習,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以平等的視角對待幼兒,鼓勵幼兒自主探究,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自我認知。家長可以積極引導幼兒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和幼兒一起參加社區(qū)組織親子類文娛活動等,讓幼兒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愛。家長還可以積極參加社區(qū)、學校組織的有關生命教育、家庭教育的講座,學習在家庭中對幼兒開展生命教育的方法。
生命教育其實并沒有那么神秘,它就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幼兒園、家庭、社會應攜手共育,運用科學、適宜的方法在幼兒心中種下生命教育的種子,促使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蘇州高新區(qū)成大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