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菡
(重慶理工大學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重慶 400054)
“模擬電子技術(shù)”是電子、通信、計算機等相關(guān)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是后續(xù)高頻、傳感器等課程的前導課程,具有理論性強、較抽象、實踐性強等特點[1],學生學習起來比較枯燥,普遍反映該門課程入門難、學習難。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有實驗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采取的是模塊化實驗設備或?qū)嶒炏洌娐芳霸墙o定的,功能單一,學生不能夠自由改變參數(shù)[2],只能對其進行觀察測量,有時因為操作錯誤,導致元器件損壞,所以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引入BOPPPS模式,對實驗教學活動進行重新設計,明確教學目標,科學規(guī)劃教學實施過程,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在進行實驗前,采用Multisim,EveryCircuit軟件進行輔助教學,設計實驗電路,提高效率。
BOPPPS 模式包含6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引入(Bridgein)、目標(Outcome)、前測(Pre-tes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ion)、后測(Post-test)和總結(jié)(Summary)[3]。設計BOPPPS有效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網(wǎng)絡平臺的雨課堂、超星學習通、智慧樹等實現(xiàn)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放大電路是電子電路中應用最廣泛的電路之一,能夠?qū)⒁粋€微弱的交流小信號通過一個裝置得到一個波形不失真但幅度卻大很多的交流大信號。在介紹了放大電路的理論知識后,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放大電路,采用BOPPPS 模式設計了一個實驗—聲控彩燈實驗,引入了話筒和發(fā)光二極管,增加了實驗的趣味性,也使得放大的效果顯而易見。教學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放大電路實驗教學設計
(1)用放大電路的實例,如話筒,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音頻小信號放大。
(2)制定教學目標,針對不同學生制定基礎、中級和高級預習目標,涉及知識、能力、情感3方面,注重學生素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
(3)在課前發(fā)布作業(yè),由學生自行完成對駐極體話筒結(jié)構(gòu)及工作原理的學習。
(4)課堂上使用Multisim,EveryCircuit軟件進行仿真,熟悉電路工作原理,并適當調(diào)整參數(shù),觀察效果,然后分小組,完成電路的搭建和調(diào)試,如圖2所示。
圖2 仿真軟件仿真效果
雖然實驗的器件并不多,但是通過課堂教學之后,學生反映自己對放大電路有了一個形象的了解,不再只是一個幅度放大了的波形。部分同學還想到了對電路進行改進,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實物如圖3所示。
圖3 聲光放大電路
(1)后測。完成了實驗之后,在網(wǎng)絡平臺上發(fā)布一道選擇題,查看學生的完成情況。通過測試結(jié)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2)總結(jié)。完成實驗后,學生按照實驗要求完成實驗報告,并在最后進行自我總結(jié),分享學習心得,可以看出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還是感興趣的,也用到了前面所學的知識。教師也在本節(jié)課的教案之后進行教學反思[4]。
實踐教學證明,通過引入BOPPPS模式,課堂變得更活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較之前有所提高,更愿意去思考設計一些新的電路。BOPPPS模式的引用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