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春
親和力,是指人們相處時所表現(xiàn)的親近行為的動力水平和能力。教師的親和力,是指教師與學生在共同學習、生活中所表現(xiàn)的親切感和信任感,是學生在情感上對教師的接納程度的反映?!坝H其師,信其道?!比狈τH和力的教師與學生關系疏遠,即使業(yè)務水平再高,學生也不會輕易接納、喜歡。而有親和力的教師往往會散發(fā)出強大的凝聚力,容易被學生尊敬和愛戴,也為成功的教育教學奠定了情感基礎。因此,親和力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那么,怎樣才能提高教師的親和力呢?
第一招:放下身段,融入學生群體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運用朋友的關系,彼此自由交換學識,是比擺架子好得多,你要了解學生的問題,體諒學生的困難,處處都顯示出你愿意幫助學生求學而沒有一絲一毫的不耐煩。”由此看來,“放下身段,當一回孩子”是提升教師親和力的第一招。教師只有走到學生中,才能真正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愛好、家庭情況、文化背景、思維方式,才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才會選擇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教育,才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戴。
在最初擔任班主任的那幾年里,為了顯示威嚴,有些教師會端著架子,一臉冰霜,以致學生敬而遠之。其實,只要教師轉變了觀念,放下了架子,師生關系就會變得融洽起來,親和力也就自然提升,教育教學工作也會變得輕松自如、得心應手了。
第二招:用愛擁抱,走進學生心靈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愛的教育》中寫道:“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付出的不僅僅是心血,更是愛,教師的親和力也源自對學生的愛。教師只有對學生付出愛,他們才會把你當朋友,才會允許你走進他們的世界。
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但要真正做到也絕非易事。對于學困生,教師要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他們補課,還要動員學優(yōu)生進行“一對一”的幫扶。對于那些調皮鬼,教師要以柔克剛,用愛心去包容、理解、感化他們。一句句鼓勵的話,一個個溫暖的眼神,一個個愛撫的動作,一個個教育細節(jié)都在向學生傳遞著一個信號——我愛你們。被濃濃的愛擁抱的學生一定會心領神會,努力向教師期待的模樣轉變,良好的教育效果就此顯現(xiàn)。教師的親和力歸根結底就是一種特殊的愛。它如同陽光,可以融化堅冰;如同春雨,可以催生希望。
第三招:保持笑容,傳遞真誠力量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也是教師親和力的外在表現(xiàn)。一個真誠的微笑,會使學生如沐春風,不再拘謹,使學習成為一種享受。
走進教室時,教師應面帶微笑,因為真誠的微笑能帶給學生一個好心情。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應面帶微笑,因為真誠的微笑能消除學生的緊張感,促使他們暢所欲言。學生有進步時,教師應面帶微笑,因為真誠的微笑是對學生最好的肯定和期望。一時微笑是容易的,但始終保持微笑有點難。因為教師要學會控制情緒,讓學生感知你微笑中流露出來的真誠、信任、欣賞和鼓勵等意蘊,從而獲得向上的自信和進取的力量。如果教師能始終保持微笑,就會發(fā)現(xiàn),課還是那么上,但教學效果卻不同,學生會因此愛上你,成為你的鐵桿“粉絲”。
微笑是一種關愛,足以溫暖一顆心。微笑也是最好的禮物,足以快樂一顆心。教師臉上的微笑有多少,學生心中陽光就會有多少。
第四招:尊重學生,架起信任的橋梁
當代教育家李鎮(zhèn)西認為,尊重學生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體現(xiàn)。教師尊重學生,才會有教育;學生尊重教師,教育才會有效果。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產生教育智慧。其實,學生的心是用“玻璃”做的,脆弱得很。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用諷刺挖苦甚至體罰學生的方式,去追求所謂的高分,實則是在摧毀學生的自信,傷害學生的心靈。
對學生的尊重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每個細節(jié)中。課堂上,教師把“請”“謝謝”等禮貌用語常掛嘴邊,認真傾聽每一位學生的發(fā)言,從不輕易打斷。即使學生回答錯了,也不輕易否定,而是請其“再想一想”。對于班級事務,教師不搞“一言堂”,跟學生商量著辦。學生有不同看法,應允許其闡述觀點;學生有不理解的問題,要做耐心解釋和引導。學生犯了錯誤,重在啟發(fā)他們反思錯誤、認識錯誤,心悅誠服地改正錯誤。尊重,滿足了學生個體的精神需求,也架起了師生相互信任的橋梁。
第五招:管理情緒,傳遞正向能量
教師是食人間煙火的凡人,有情緒是正常的,但在學生面前不加掩飾,就會讓親和力指數(shù)歸零。教師是塑造靈魂的人,理應帶給學生正能量。因為情緒是可以傳染的,所以教師要更積極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把陽光播撒到學生的心里。
每天到校前,不妨對著鏡子笑一笑,把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走進課堂前,提醒自己要滿面春風,如果心情不好,可以做幾次深呼吸,對自己做出積極的心理暗示,絕不把負面的情緒帶進教室。善于管理自我情緒的教師一定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在學生眼里,這樣的教師充滿愛意、心態(tài)平和、情緒穩(wěn)定,是值得信任的人。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睂W生對親和力強的教師,往往充滿依戀,即使畢業(yè)后,也能繼續(xù)保持聯(lián)系,濃濃的師生情誼令人動容。
教師親和力的本質是一種愛。只有真心實意地愛學生,才能真正地親近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育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苯處熡辛擞H和力,才能搖動學生這棵“樹”,才能喚醒學生的靈魂,師生關系才會融洽,教育工作才會成功。
需要指出的是,教師的親和力并不是用降低教育要求、討好學生的方式來獲得的,也不是在一朝一夕間就可以煉成的。它需要對教育事業(yè)充滿執(zhí)著的愛,需要用真心真情去關愛學生,需要經過長期實踐的磨煉。從這個意義上說,提高教師的親和力是一種教育智慧。
(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qū)瑯琊小學 ? 26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