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懷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p>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p>
我不喜青苔,甚至討厭它,卻被這唯美而性靈的詩句深深吸引;被它高貴的精神和品格所征服,震撼,仰慕,至欲罷不能。
家住底樓,門口的臺階旁、綠化帶生滿了青苔,嫩綠、蔥綠、墨綠、碧綠、翠綠,綠色盡染,綠意盎然,像綠地毯鋪設在地面;又像綠蟻匍匐在地面,毛茸茸的,鮮嫩,青翠。遇上雨天,青苔光滑油亮,腳踩在上面,濕漉,潤滑,稍不留神,就會摔一跤,屁股著地,人倒沒閃失,卻爬了一屁股的青苔,哭笑不得。
在我的家鄉(xiāng),青苔被稱為“青苔衣”,意為像衣服樣附在地面或物體的表面,屋后、院角、河邊浣衣的青石上都穿上了厚厚的青苔衣,嚴嚴實實,密不透風。誰家有魚塘,最煩惱的事就是魚塘長有青苔,由于青苔過度消耗水體的營養(yǎng),使水體變得清瘦,破壞了魚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抑制了水草的生長,從而也抑制了魚、蝦、蟹的生長發(fā)育及繁殖,主人只有不定期的清理青苔,才會養(yǎng)出蝦美、魚肥、蟹壯。然而,青苔卻有它的藥用價值,鄉(xiāng)民們將它曬干研成粉末,用它來治療燙火傷、痔瘡、急慢性鼻炎、蜂蟄傷等,起到消炎解毒等功效。據(jù)查,青苔也可以食用,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種綠色天然的保健食品。
江南雨巷,煙雨蒙蒙,粉墻黛瓦間綴滿了青苔,還有那留有歲月痕跡的青石板也爬滿了青苔。窄窄長長、斑斑駁駁的雨巷有青苔的裝飾,幽深靜謐,孤涼清爽。青苔固有的墨綠鋪墊底色,遠遠望去,雨巷儼然是一幀古樸而雅致的水墨丹青。走在雨巷中,浮躁的心緒立刻被詩意和禪意平復。難怪戴望舒筆下的《雨巷》如此沉郁惆悵,凄婉動人,否則他怎會遇上那丁香般的姑娘?
青苔喜歡生長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墻腳、屋瓦、水井、池塘、石縫、山澗等都留有青苔的身影,生命力極其旺盛,像人體腳上的腳癬,滅了一茬生一茬,生了除,除了生,永不滅絕,故青苔又叫“苔蘚”。青苔所到之處,便呈現(xiàn)一片生機盎然,越是荒涼陰濕,越是滋生蔓長,它并非真的不喜歡陽光,只是陽光很絕情,根本照耀不到它,偶爾陽光也會賞臉,它卻害羞得掩蔽自己,將自己的茸體藏于泥土,不露聲色。它似乎從來不在人類面前炫耀,總是躲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即便有人踏足的地方,它也會知趣地讓出一條道來。
青苔不論春夏秋冬,四季常青,總讓大地充滿生趣,它像小草樸實無華;像青松堅韌翠拔。有了青苔,春天在嬌艷中多了幾分內(nèi)斂;夏天在狂躁中多了幾分淡定;秋天在蕭瑟中多了幾分興盛;冬天在凋零中多了幾分生機。
清代詩人袁枚有詩云:“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鼻嗵κ遣粫_花的,詩中的苔花其實是指青苔的孢子體,而詩人是想借苔花喻意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和品格。苔花雖不出眾,卑微到如米粒般大小,但也學著花中之王牡丹一樣傲然開放,牡丹所擁有的一切,苔花同樣擁有,足見它的倔強與好強,雖沒牡丹姹紫嫣紅,國色天香,但也冰清玉潔,傲骨嶙嶙。
張愛玲說,卑微到塵埃里開出花來,我想這樣的花即是苔花。四季輪回,花開花落,吐艷與凋萎是花的本真,花的宿命,而苔花盡管沒有牡丹雍容富貴;沒有蓮花亭亭玉立;沒有玫瑰千嬌百媚;更沒有郁金香花香襲人,但它不驕不躁,不卑不亢,不管自己多么卑微與渺小,總是盡情綻放,傲視群芳。
袁牧另有詩云:“各有心情在,隨渠愛暖涼。青苔問紅葉,何物是斜陽?!痹娙藫Q了一個角度,通過青苔和紅葉的對話,表達雖然紅葉風光榮耀,青苔卑微渺小,但各有各的秉性,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各有各的理想與抱負。紅葉在高處,陽光處;青苔在低處,陰暗處,各自靜守一方,只活出自己的模樣和風采,與世無爭,一蓑煙雨任平生。
青苔無論生長在哪里,都展示著不同的景致,不同的意境。它用弱小的身軀裝點生命的綠洲,對綠意的信仰執(zhí)著而虔誠,對生命的敬畏不折不扣,不屈不撓。它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在逆境中成長,它不懼嚴寒酷暑,不畏風吹雨打,滋生著,蔓延著,以濃重而獨特的綠色襯托萬物的多姿多彩;以卑微而渺小的軀干烘托世界的繁榮昌盛。
青苔的精神和品格無處不在,人類、世間萬物眾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雷鋒是平凡而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公而忘私,愛憎分明,忠于人民忠于黨,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而努力奮斗。他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他最終因公殉職,年僅22歲,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的精神和品格永遠激勵著后人。
焦裕祿是蘭考縣委書記,他“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被稱為“焦裕祿精神”。他出生在山東一個貧困家庭,從小刻苦學習,立志為國做貢獻。在蘭考,他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與殘酷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積勞成疾,身患肝癌,依舊忍著病痛堅持工作,最終光榮殉職,他的精神和品格永載史冊,永垂不朽!
在這次冠狀病毒抗疫中,涌現(xiàn)了一大批抗疫英雄,他們都是平凡的醫(yī)務工作者。他們身穿防護服,忍著尿意,汗流濕透了衣衫;他們戴著口罩和護目鏡,面孔勒出了一條條血肉模糊的印痕;他們的雙手被消毒液浸蝕得慘不忍睹。他們沖鋒在抗疫一線,沒有硝煙勝似硝煙的戰(zhàn)場,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勇敢與毒魔作斗爭,搶救了一個又一個患者,最終抗疫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而他們卻被病毒感染,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他們把光和熱留給人間,大愛無疆,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身邊這樣平凡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環(huán)衛(wèi)工人、建筑工人、修理技工、快遞小哥……他們在平凡的工作中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業(yè)績。他們有著青苔般的精神和品格,在最艱苦的環(huán)境中奮斗拼搏,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為建設美好家園,為國家的繁榮富強,不遺余力,添磚加瓦,譜寫著新時代的華麗篇章,可歌可泣!
青苔,是一張地毯、一劑良藥、一味美食;是悠悠雨巷里的一絲惆悵;是老屋殘垣斷壁后的一方孤寂;是心心念念赤誠游子心中一縷鄉(xiāng)愁;是平凡背后彰顯出的偉大;是卑微深處迸發(fā)出的尊貴。
原來,我就是卑微到塵埃里也開出花來的“青苔”。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