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
不一樣的態(tài)度會造就不一樣的人生,很多時候人們都期望生活獲得更好的變化,而當你開始改變自己態(tài)度的時候,這種變化就會發(fā)生。
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人們往往容易沖動,無法調(diào)整自己。那么,怎樣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這需要刻意培養(yǎng)自己,如果不刻意培養(yǎng),當需要承擔更大責任的時候,就沒有時間培養(yǎng)了。
以下是我認為需要培養(yǎng)的四個正確的心態(tài),分別是:歸零的心態(tài)、積極的心態(tài)、學會心定、學會感恩。
第一個正確的心態(tài)就是心態(tài)歸零。
學會歸零,指的是無論取得什么樣的成就,獲得什么樣的知識,得到了之后,就把一切變成過去,把一切忘掉,保留自己面對現(xiàn)實的習慣,保持自己面向未來的習慣,此時你的心態(tài)會歸為零。
● 如何認識“錯誤”?
有時與年輕朋友探討對于錯誤的看法,他們以為不斷檢討就是對的,但我會認為是錯的,因為在錯了之后,不斷反省,不斷檢討,就不能回歸為零。
錯的時候要承認錯,而且要真心實意地承認,承認完了就要丟掉、改正。
比如遲到唯一要做的就是說聲對不起,之后展開工作,而非不斷道歉,或者反省尋找遲到的原因,當你不斷尋找原因的時候,時間再一次浪費。
同樣的道理,當你對的時候,也要真心誠意欣賞自己,但不要再反復回味和歡喜,有歸零的心態(tài)才會不斷地往前看。
● 超越自我
心態(tài)歸零還需要人們學會超越自我。變化的環(huán)境最為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你有機會超越任何人,前提是你首先能夠超越自己。
今天的年輕人一定會超越我們,他們有很好的自我意識、很明確的需求以及強大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年輕人勇于向前,愿意冒險并能夠承擔。
有一次我與學生們確定講座的題目,他們給我的建議是“我思、我行、我精彩”,我說這不是我的風格,但是他們卻堅持,因為他們認為如果不是強調(diào)「我」,就不能夠符合聽眾的特征。
這一代人有非常強的自我意識,這是非常好的優(yōu)點,但也請大家了解,必須保持正確的心態(tài),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否則你會變得獨斷專行,我行我素,最后甚至可能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
超越自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學會放棄以往,學會超越自己,學會突破自己的極限,是今天一個人獲得正確心態(tài)的必要條件。
● 學會舍得
歸零的心態(tài)還是舍得的心態(tài)。有舍才有得,一旦能夠回歸為零,你得到的正是你所付出的,舍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中國的佛學講求“舍得”,沒有舍,就不會有得。這個見地建立了某種價值的標尺。心中的欲念使人放不下,內(nèi)心的欲望與執(zhí)著,使人一直受縛,唯一要做的只是將你的雙手張開,放下無謂的執(zhí)著,不再執(zhí)著于過去,不再執(zhí)著于既得的東西,學會放下,學會舍得,就能夠成為一個真正成功的人。
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的時候,一切皆有可能。積極的心態(tài)完全取決于你看問題的角度和看法。
積極的心態(tài)可以讓人們擁有良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
我講兩個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有一次我在美國待了20多天,考察團租用當?shù)氐囊惠v巴士,我們老是不根據(jù)計劃走,但他總是很高興地接受這一切,而且非常專業(yè)和細心地照顧我們。
我們就問他:“你為什么這么高興?。俊彼f:“在我們公司里,之前只有一個同事為三位中國人服務(wù)過,現(xiàn)在我為你們23個人服務(wù),我成了公司里的明星,這樣我很快樂!”
第二個故事是我熟悉的朋友的故事。
他是一個廚師,買了福利彩票,中了96萬元,之后他就辭職回家開飯店。幾個月后他回來找工作,那幾十萬不但沒有了,還欠了一些錢。
他告訴我,原以為廚師開飯店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并非如此,加上在自己的村里開,大家都是熟人,更加無法經(jīng)營,很快就虧損了。
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把自己能做的職業(yè)很好地保持住,安于這個職業(yè)并能夠熱愛這個職業(yè),這就叫積極的職業(yè)心態(tài)。
一個人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熱愛從事的事業(yè)是非常重要的。擁有這樣的心態(tài)會讓你的事業(yè)和生活得到和諧統(tǒng)一。
學習《金剛經(jīng)》時,我被“安心”的命題感動。
想起六祖,暮夜,風過幡有聲,兩個和尚正在辯論,一個說是幡動,一個說是風動,爭論不息,六祖便說:“不是幡動,不是風動,仁者心動。”境由心造的確如此。
成功只是來源于一個非常簡單的要素,那就是單純。單純地理解環(huán)境,單純地做事,單純地對待變化。
我曾與學生談?wù)摻裉旃芾淼睦Ь?,同學不斷地談?wù)撝h(huán)境的多變、政策的多變、人員素質(zhì)不盡如人意等。
我很能感受他們的困難,但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管理者總是可以超越環(huán)境,順應(yīng)政策,超越人員的素質(zhì),超越中國文化的糟粕,做到這一點需要一個最根本的東西,就是“心定”,單純地做事,單純地對待變化,沿著自己對于規(guī)律的理解,找到成功的軌跡。
變化最成功的方式是改變自己而非改變環(huán)境,所有的變化只是源于自己的心態(tài),如果自己的心態(tài)是接受變化的,那么環(huán)境的變化只是一個因素而已,可以使環(huán)境的每一次變化變成自己每一個成功的因素。
德魯克給企業(yè)家的定義是:他們總是發(fā)現(xiàn)變化,通常他們并不引起變化,他們能夠利用變化并獲得商機。
人的根本就是要靜靜地觀察和了解自己內(nèi)在的思想和意識,反觀內(nèi)心來感受世事。對于環(huán)境的理解實際上是自己心態(tài)的一個折射,學會放下自己,學會心定,才會真正理解環(huán)境和世事。人需要有定力,定力是面對今天的變化環(huán)境所必需的境界。
人的一生需要多種要素組合才可以達成理想并取得成功,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不借外力的幫助成就事情,獲得支持與欣賞,相互扶持和幫助,才有機會超越自己。
人生活在世界里會有很多選擇和機遇,也會有很多不同的文化和價值判斷,但是這個世界還是會有一些超越這些界定的普世價值,其中最珍貴的就是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獲得持續(xù)成長的動力來源,是獲得信任的基礎(chǔ),更是一種境界,當你擁有了感恩的心時,你會獲得生命的真諦。
人許多原有的高貴品質(zhì),似乎在一路的追追趕趕里遺失,追趕什么,卻又說不上來,或者只是沿著過去的路重復地走來走去,人們一直讓自己融入人群中,這并沒有什么錯誤,但是如果僅以此來理解人生,會讓我們無法窺見人生的真實情況。
因為這個時候我們只是看到了自己,當需要真正體認自己的時候,回歸到單純的感激之中,就如人在萬千的生物中一樣,才可以又恢復為真正的尊者。
很多時候,年輕人會認為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與生俱來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但這樣的理解是錯的,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你擁有的任何一個條件,都是無數(shù)人做出了貢獻。學會感恩,你才能夠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諦,也才能夠獲得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