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微 張理梅
黃褐斑是一種好發(fā)于顴骨部位中心、對稱分布、外形不定的褐色斑,臨床上黃褐斑患者常出現失眠、焦慮,甚至抑郁表現,生活質量受到明顯影響。西醫(yī)治療黃褐斑療效欠佳,而中醫(yī)強調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作者從肝論治,通過中藥內外合治,不僅皮損得到改善,且生活質量也顯著提高?,F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女性黃褐斑患者77例,年齡30~50歲,病程6個月~10年。(1)納入標準:①符合黃褐斑中西醫(yī)診斷標準[1-2];②3個月內未經黃褐斑相關治療的女性患者;③患者均知情同意。(2)排除標準:①藥物過敏;②存在重大疾病或傳染性疾??;③面部皮膚破損;④妊娠或哺乳期。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38例,對照組39例。兩組分別脫落3例和2例,實際完成72例。
1.2 方法 (1)觀察組:①口服疏肝活血湯,組方:柴胡9 g,薄荷9 g,黃芩9 g,梔子9 g,歸尾9 g,赤芍9 g,紅花9 g,莪術9 g,陳皮9 g,甘草6 g加減。煎服2次/d,連用12周。②外用中藥祛斑霜,組方:白芷、白僵蠶、白附子、當歸、紅花等份研末制成的霜劑。方法:患者平臥,清潔面部;中藥祛斑霜涂于兩頰、額、鼻及下頦處;順皮膚紋理以及經絡走向進行手法按摩;根據皮膚性質選擇硬膜或軟膜;完成后卸膜,用紗布擦去多余擦劑。1次/周,12次為1療程。(2)對照組:口服維生素E軟膠囊100 mg,1次/d,維生素C片200 mg,3次/d,外用2%氫醌乳膏1次/d,連用12周。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癥狀:觀察治療前及治療后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MASI)。MASI評分包括皮損面積、色素沉著均一性、顏色深淺三方面。總分0~48分,分值越高,代表黃褐斑程度越重[3]。皮損面積評分(A):0~6分分別代表皮損無、<10%、10%~29%、30%~49%、50%~69%、70%~89%、90%~100%。顏色深淺評分(D):0~4分分別代表顏色不加深、輕微加深、一般加深、明顯加深、嚴重加深。色素沉著均一性評分(H):0分至4分分別代表色素沉著極不一致、輕度一致、中度一致、明顯一致、幾乎完全一致;前額評分=0.3(D+H)×A;右顴部分=0.3(D+H)×A;左顴部評分=0.3(D+H)×A;頦部評分=0.1(D+H)×A;MASI總分=以上分值總和。
1.4 療效評價[4]基本痊愈:MASI評分下降>90%;顯效:MASI評分下降50%~89%;好轉:MASI評分下降10%~49%;無效:MASI評分下降<10%??傆行剩?)=(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生活質量療效評價: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5-6]對患者睡眠質量進行評估,評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8分為有睡眠障礙。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7]對患者情感、精神、社會等生活質量維度進行評定,每個維度總分0~10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MASI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MASI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MASI評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 17.64±0.606 10.13±0.607*#對照組 37 18.12±0.982 13.98±0.822
2.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2.3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情感職能 精神狀態(tài) 社會功能治療前 觀察組 35 74.80±1.982 72.97±1.317 72.51±1.095對照組 37 74.03±2.101 72.95±1.615 71.68±1.226治療后 觀察組 35 92.40±1.631*# 91.06±1.371*# 91.63±1.516*#對照組 37 81.30±1.266* 80.49±1.239*81.30±1.222*
2.4 兩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 12.69±0.963 6.00±0.874*#對照組 37 12.84±1.093 10.76±1.140*
2.5 安全性評價 觀察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對照組治療過程中有2例患者出現紅斑及輕度瘙癢。
黃褐斑病機復雜,目前認為[8]遺傳易感性、紫外線照射、性激素水平變化是黃褐斑三大重要發(fā)病因素,其他因素有色斑處的血管增生、皮膚炎癥及屏障功能紊亂。西醫(yī)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多于局部或全身激光治療,氫醌目前被認為是治療黃褐斑外用一線藥物[8],雖然有一定療效,但同時存在諸多不良反應,如出現刺痛、灼熱、紅斑、脫屑及瘙癢等不適,長期使用易導致外源性褐黃病或皮膚萎縮[9]??诜S生素C及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及抑制黑色素形成作用,目前臨床應用較普遍。
相關研究[10-11]顯示,黃褐斑患者生活質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包括睡眠、情緒、社交、學習等方面受到的影響。而睡眠質量低下同時也是情緒障礙患者一個重要軀體癥狀[12],故而由長期睡眠障礙引起情緒問題,進而引發(fā)一系列身心疾病。研究提示[13]不良情緒導致下丘腦-垂體釋放神經肽,而神經肽能活化腺苷酸環(huán)化酶,進而使黑素細胞分化增殖,加速黑素形成。作者臨床工作中發(fā)現各種電子設備的普遍應用影響人們入睡時間及睡眠時長。同時生活節(jié)奏緊張,工作壓力大,女性更易出現情緒障礙,導致黃褐斑產生及加重。
黃褐斑中醫(yī)歸“黧黑斑”“肝斑”等范疇,歷代醫(yī)家關于黃褐斑論述較多,如臟腑失調說,血瘀氣阻說等,提示黃褐斑是整體機能失調所致的一個外在表現。《醫(yī)宗金鑒》曰:“此由憂思抑郁,血弱不華,火燥結滯而生于面上,婦女多有之”。女子易憂易怒,郁怒傷肝,肝氣失疏,郁久化火,灼傷陰血,致使面部氣血失和,氣血經絡瘀滯而生色斑。北京陳彤云老師提出“無瘀不成斑”學說[14]。因此疏肝活血成為黃褐斑治療的基本方法。本研究中疏肝活血湯中柴胡、薄荷、黃芩、梔子疏肝理氣,清肝經郁熱,歸尾、赤芍、紅花、莪術活血通經祛瘀,陳皮疏理氣機、調暢中焦,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共奏疏肝理氣、調暢氣血之功效,達到治本目的。此外,中藥祛斑霜中白芷、白僵蠶、白附子均是“白”色中藥,中醫(yī)五行學說認為“白色入肺,黑色入腎”、“金(肺)水(腎)相生”。祛斑霜中白芷具有養(yǎng)陰潤膚,散風退斑,為增白要藥?!渡褶r本草經》載白芷“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F代研究發(fā)現,白芷中揮發(fā)油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其活性成分白芷素能顯著擴張動脈,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起到祛斑效果[15]。白僵蠶具有祛風解痙、化痰散結、消斑抗衰功效?!渡褶r本草經》稱其能“滅黑斑,令人面色好”,《本草經疏》載白僵蠶:“去皮膚諸風,故能滅黑及諸瘡瘢痕也”。現代藥理證實白僵蠶中活性絲光素成分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減少色素沉著[16];白附子具有祛風痰、解毒散結、定驚搐、止痛功效?!侗静菥V目》中記載“白附子主面上諸風百病”?,F代研究認為白附子具有美容、抗炎、調節(jié)免疫等作用[17]當歸、紅花則具有活血通絡之效。研究顯示[18],祛斑霜對黃褐斑治療切實有效,能抑制黑素細胞的增殖,降低黑素細胞的功能。
中藥內外合治不僅對黃褐斑皮損治療有效,且能顯著改善患者睡眠及生活質量,在改善情感職能、精神狀態(tài)、社會功能方面明顯優(yōu)于西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