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迪
很多年后,當?shù)谝慌?0后”回憶起那些一天三頓麥當勞,只為集齊開心樂園餐玩具的日子,還會一陣心潮澎湃。
那是1998年,麥當勞推出史努比世界之旅,全套28只。那是一場轟動全國的搶購,有人為了全店最后一只史努比大打出手,登上了社會新聞。
這就是史努比的魅力。從它誕生至今,70年“網(wǎng)紅”依舊。這只黑白相間的小狗,鋪天蓋地地出現(xiàn)在衣服、包袋、卡片、手機壁紙、微信頭像上,說著“幸福是一只溫暖的小狗”之類的治愈話語,溫暖而乖巧。
然而事實上,作為《花生漫畫》(以下簡稱《花生》)里的配角,它以一狗之力,從主人查理·布朗身上奪走了主角光環(huán),憑借的本是這樣的不羈畫風:
查理·布朗問:“報紙上說正在辦狗展,你有沒有興趣參加呀?”
史努比內(nèi)心吐槽:“怎么參加?我一只狗都沒養(yǎng)?!痹诼嬂?,史努比從未把自己當作一只狗。
一只特立獨行的狗
史努比的原型,是舒爾茨13歲時養(yǎng)過的一只小狗。那是一只個性小狗,喜歡坐汽車兜風,能夠理解50句以上的命令,什么都敢吃,甚至是大頭針和刮胡刀片。
1950年10月4日,史努比在《花生》中首度登場。那時,它還沒有名字,只是攜帶著一枝鮮花,跑了一回“龍?zhí)住?。漸漸地,它開始了從“四足著地”到“兩腳行走”的進化,想象著自己像雄獅那樣捕食,希望自己變成犀牛隨便撞人;模仿麋鹿,扮成鱷魚,羨慕袋鼠;陶醉在自我世界里,時常爬上屋頂,思考“狗”生。
到上世紀60年代,史努比已然喧賓奪主地成為《花生》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它攜帶打字機在屋頂上寫作,留下了著名詩句“這是一個漆黑的暴風雨之夜……”它化身“一戰(zhàn)”中的王牌飛行員和“紅色男爵”戰(zhàn)斗。它戴上頭盔、穿上宇航服,登陸月球,作為歷史上第一只登月的小狗,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狗類的一大步……
它一次次地扮演英雄,骨子里卻是存在主義式的身份危機,就像舒爾茨所說:“狗的日子可不好過,為了活下去,史努比需要偶爾逃避到幻想世界,不然它只能過著單調(diào)又悲慘的日子?!?/p>
它從來不僅僅是一只長得可愛的小狗——有時,它是我們的人生導師;有時,簡直就是我們的自我鏡像。它可以治愈地告訴你:“如果你微笑,世界會跟你一起微笑?!庇趾芸煸掍h一轉(zhuǎn),致郁地告訴你,“但如果你搞砸了,他們只會把你趕出門?!?/p>
最長的漫畫
1950年10月2日,舒爾茨開始連載《花生》時,他根本沒想到史努比會登上月球,沒想到“幸福是一只小狗”這句口頭禪,會引出其他好幾百句類似的格言。
1922年,舒爾茨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父親是一位理發(fā)師,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后來,這也成了史努比的主人查理·布朗的家庭設定。
小時候,他就立志以畫漫畫為生,一遍一遍地臨摹《大力水手》。他也喜歡畢加索、愛德華·霍普這類經(jīng)典畫家,所以史努比的狗窩里,也掛上了梵高的畫作。高中畢業(yè)后,他邊打零工邊創(chuàng)作漫畫,試著向雜志社投稿,不過收到的全是退稿通知。
“二戰(zhàn)”爆發(fā)后,舒爾茨被美軍招入裝甲師參加歐洲戰(zhàn)場。作為12.7毫米口徑重機槍隊的班長,他的部隊幾乎很少真正作戰(zhàn),有一次而且是唯一的一次,在戰(zhàn)場上與敵軍交鋒時,他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忘了裝子彈。
這段經(jīng)歷,莫名地契合《花生》里種種“得不到”的梗:所有的棒球賽都輸?shù)袅耍械目荚嚦煽兌己懿?,“南瓜大仙”從未出現(xiàn)過,而橄欖球總是被人搶走。
戰(zhàn)爭結束后,舒爾茨回到明尼蘇達,在一所藝術學校執(zhí)教,愛上了會計部門的一位紅發(fā)女郎。他向她求婚,可她卻選擇嫁給一個消防隊員。這位紅發(fā)女郎后來成了《花生》中查理·布朗的單戀對象。
這期間,舒爾茨繼續(xù)不斷給報紙投漫畫稿,終于在1947年于當?shù)氐摹睹餍钦搲瘓蟆泛汀妒ケA_先鋒報》獲得了每周連載漫畫《小家伙》(Li'l Folks)的機會。
1950年,聯(lián)合報業(yè)集團看中了舒爾茨的作品,以更高的價碼與他簽下合同。編輯將漫畫的名字從“Li'l Folks”改成了“Peanuts”,意為報紙中間歇息逗樂的漫畫小段子,就像吃花生那樣輕松又香噴噴。舒爾茨認為這個名字糟透了,無奈人微言輕,只能讓步。
無論如何,在舒爾茨28歲這一年,《花生》橫空出世。那段時間,世界面臨兩極格局的“冷戰(zhàn)”,美國參加了朝鮮戰(zhàn)爭和越南戰(zhàn)爭,國內(nèi)的民權運動高潮迭起。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來自明尼蘇達州的一點點安慰”,史努比成為美國人的吉祥物。在一系列漫畫中,史努比回到它的出生地——雛菊山小狗農(nóng)場發(fā)表演講,站上講臺時,底下有人扔過來一只碗。在下一小節(jié),史努比被人投了催淚瓦斯。而在最后一集,那些參加抗議的“軍犬”都被送往越南,沒有再回家。
上世紀60年代,《花生》“破圈”爆紅。1965年4月9日,史努比和《花生》其他主角一起登上《時代》周刊封面。巔峰時期,《花生》同時連載在全世界70多個國家、2600多份報紙上。
1968年,馬丁·路德·金被暗殺。這一年,舒爾茨創(chuàng)造了第一個加入花生大家族的非裔美國人——富蘭克林。另外,個性像男孩一般硬朗的露西對男女平權的呼吁,“為什么要安于做第一夫人?我怎么就不能做總統(tǒng)了呢?”也為漫畫增加了許多社會議題的探討。
1999年,舒爾茨因為中風,視力、記憶力開始衰退,卻仍堅持畫著,直到2000年1月3日,病重無法創(chuàng)作。那一天,史努比在屋頂,用打字機敲出了告別信。兩個月后,舒爾茨去世。
從1950年到2000年,舒爾茨一共畫了17897張漫畫,成就了史上單個藝術家完成的最長的漫畫。
“不會老的,是心態(tài)”
在《花生》中,成年人幾乎從未出現(xiàn)過。即使有,也只是出現(xiàn)一雙腿。而在動畫中,他們偶爾講話,發(fā)出的聲音如同鵝叫,根本聽不清。但正如文學家翁貝托·艾柯所說,查理·布朗等孩子,以孩童心態(tài)對現(xiàn)代人的精神困境的輕描淡寫,反而給成人帶來了觸動。
查理·布朗是一個365天都倒霉的家伙,郵箱永遠是空的,從來沒收到過情人節(jié)禮物,沒成功放飛過一只風箏,作為投球手,從來沒碰到過球。
舒爾茨這樣解釋為什么從不讓查理·布朗碰到他的球一次:“因為查理·布朗必須是一個失敗者。他是普通人的諷刺畫像。我們大部分都諳熟失敗,而非成功。”
查理·布朗的朋友們,也都有各自的失敗。
露西,一位嚴肅、尖銳的小學生,愛抱怨、盛氣凌人。她單戀施羅德,因此陷入了憂郁:“如果婦女解放組織的人知道我這樣追男人,會取消我的終身會員資格的?!?/p>
萊納斯,失意苦惱的知識分子,經(jīng)常完成各式神奇操作或發(fā)表哲理言論。但他缺乏安全感,只要拿走從不離手的小毯子,他就會變得幼稚慌張。
還有史努比,在一次次的幻想中,折騰著“生而為狗”的無奈人生。
《花生》里的故事,舒爾茨沿用多年,讀者卻從不厭煩。這些再三重復的情景,呈現(xiàn)了人生的悲哀和徒勞,但在舒爾茨筆下,卻注入了一絲詩意、幽默和溫暖。
就像查理·布朗,知道身邊的人不喜歡他,就在嘲諷的狂風暴雨中屹立不倒。活著太難了,他說是的,“所以我信奉一種新的人生哲學,每天只難過一次。”
就像萊納斯,總會微笑著輕輕拍著一群小鳥的腦袋,即便被人說是傻瓜。
就像露西,縱然施羅德說:“我不會娶你的,除非你是地球上最后一個女生!”她也會抓住是“除非”而不是“即使”的微妙,“那我還是有希望的!”
就像史努比,投稿遭拒、文思堵塞、開篇失敗、結尾落入死胡同,都不會讓它偏離追求文學的神圣目標。
2017年,香港作家蔡瀾寫了一篇《JOE YOUNG》。夢里,主人公“我”走進了一個小鎮(zhèn)的理發(fā)館,遇見了70多歲的查理·布朗。查理·布朗和戴眼鏡的瑪茜結了婚,依然守著父親留下的“布朗理發(fā)室”。露西終于嫁給了鋼琴家施羅德,隨著他到世界各地演奏。萊納斯在大學當教授,少女學生擠滿教室。
而史努比,還是住在木屋里,看起來一點也不老。
“漫畫人物真是好,沒有老過?!?/p>
這時,史努比的頭上出現(xiàn)了氣泡,里面寫的是:“不會老的,是心態(tài)?!?/p>
(摘自《環(huán)球人物》2020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