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四月是洛陽最美的季節(jié),滿城盡是牡丹。國家牡丹園、神州牡丹園、洛陽市牡丹公園都是賞花的好去處,當然在街心公園、主干道的綠化帶也處處可見牡丹的身影。
與莫高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的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藝術(shù)寶庫和世界文化遺產(chǎn),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shù)的最高峰”。龍門石窟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除了可以領(lǐng)略到東方蒙娜麗莎——盧舍那大佛神秘的微笑,還可順便參觀白園(白居易墓)和登香山寺遠眺。這幾年,景區(qū)亦推出夜游項目,帶你遇見不一樣的石窟美景。
高中歷史課本里的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傳說為紀念白馬馱經(jīng)之功而得名。由于世界各地信徒不斷出資建設(shè),白馬寺成為世界唯一擁有中、印、緬、泰四國風格佛殿的國際化寺院?!榜R寺鐘聲”象征著吉祥如意,在除夕夜或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全家人一起來白馬寺聽聽鐘聲并虔誠地上一炷香,祈求來年的平安好運,已經(jīng)成為洛陽人春節(jié)的習俗。
作為十三朝古都,坐擁五千多年歷史,洛陽城內(nèi)的一座座遺址和博物館記錄著那一段段燦爛的文明。洛陽博物館、古墓博物館、應(yīng)天門遺址、天子駕六博物館、隋唐城天堂明堂遺址……都是不可錯過的精神盛宴。
門前永遠排著長龍的小街鍋貼是到洛陽必吃的經(jīng)典的小吃之一。剛出爐的鍋貼皮薄底脆,蘸上醋和辣油,回味無窮。
如果想一口氣品嘗多種地道美食,那么選老雒陽面館絕不會錯。這里是本地人也經(jīng)常光顧的實惠老店。除了經(jīng)典的水系菜肴外,還能享用到漿面、炒扁垛、炸咸食、黃河大鯉魚等別具特色的洛陽名吃。
本是陜西小吃的油潑面,卻因為位于七一路上的一家小店,變成了洛陽人從小吃到大也吃不膩的美食。豆芽打底,手工制作的面條上鋪滿各種調(diào)料,熱油澆上去,“呲啦”一聲,芳香四溢。
九州賓館一樓的熟食鋪是本地人的心頭好。是記憶里抹不掉的,伴隨著濃濃親情與團聚時光的美味。
如果你覺得如今的洛陽和其他城市一樣千篇一律,那么就花半天時間來老城走走吧。這里的老街小巷承載了這座城市的所有記憶,有著洛陽最地道的煙火氣。老城歷史文化街區(qū)西起麗景門,東到鼓樓,中心為十字街。與其他披著文化外殼、實則小吃街的仿古街不同,這是一條“活著”的老街。老門老戶里是還在此生活的洛陽百姓;青石板路、旌旗匾額、古城樓、護城載了這座城市的所有記憶,有著洛陽最地道的煙火氣。老城歷史文化街區(qū)西起麗景門,東到鼓樓,中心為十字街。與其他披著文化外殼、實則小吃街的仿古街不同,這是一條“活著”的老街。老門老戶里是還在此生活的洛陽百姓;青石板路、旌旗匾額、古城樓、護城河等處處訴說著城市的歷史……行走其間,會有一種時空穿梭的錯覺。從清晨到日暮,這里總是人流涌動。
水席是洛陽特色傳統(tǒng)名宴,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水水;二是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行云流水般不斷更新。全席共設(shè)24道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其中最精華的幾道如牡丹燕菜、連湯肉片、小酥肉、焦炸丸子、蜜汁紅薯等……藏在老城弄堂里的老店“管記水席”兼具口味與性價比,是名副其實的寶藏店鋪。
“早晨一碗湯,神仙都不當”,因此洛陽又名“湯城”。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丸子湯……清晨一碗熱氣騰騰的湯,搭配著餅絲或是油旋兒,是異鄉(xiāng)游子心頭永遠割舍不掉的故鄉(xiāng)情懷。
牡丹廣場是澗西區(qū)市民休閑娛樂的勝地。周邊不僅交通、餐飲和住宿都很便利,還是夜生活豐富的酒吧聚集地。難以忘記那些和朋友們通宵喝酒看球的夏天,好像18歲剛剛過去沒幾天,一切都很近……如今的牡丹廣場因為地鐵的修建正在更新升級。
每個洛陽人的老相簿里,應(yīng)該都有幾張與王城公園合影的相片。在那個沒有太多娛樂活動的年代,王城公園是一代甚至幾代人最美好的回憶。小時候的我才不管它是什么修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上的“中國第一座遺址公園”,而王城公園對我來說,是刺激的碰碰車,是有趣的索道,是有懶洋洋的猴王,是可以爬的十二生肖銅雕……
在洛陽旅行,想要“冒充”本地人,怎能少了幾句方言傍身?除了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中”,夸人漂亮可以說你長得真“排場”,稱贊別人厲害時的“真加司”,“沒有”的說法比較賣萌“喵~”。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只需驅(qū)車兩三個小時,就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與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欒川的重渡溝、老君山、龍峪灣;嵩縣的白云山、天池山;新安縣的龍?zhí)洞髰{谷、青要山……或與家人一起,或約上三五好友,爬山、玩水、看星星、吃農(nóng)家菜……洛陽周邊郊縣數(shù)不清的山山水水是暑假里最期盼的出行目的地。
隋唐城遺址植物園是在隋唐時期古城遺址之上修建的大型公共綠地,也是市民休閑遛娃的好去處。園內(nèi)有17個植物專類園和3萬多平方米的湖泊和濕地。春天百花爭艷,夏天乘涼觀荷,秋天落葉繽紛,冬天廟會燈展小吃街……無論什么時候來,都能體會到不同的快樂。
關(guān)林是三國蜀將關(guān)羽首級的埋藏地,海內(nèi)外三大關(guān)廟之一,也是我國唯一的“林、廟”合祀的古代經(jīng)典建筑。關(guān)林香火極旺,內(nèi)有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親筆御匾。“關(guān)林翠柏”被譽為洛陽八景之一。郁郁蔥蔥的柏樹在園內(nèi)成排成行,據(jù)說已300多歲。對本地人來說,關(guān)林還是全市最大型的批發(f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