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珊
廣東廣州市花都區(qū)婦幼保健院(胡忠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800
在臨床產科中,分娩室是其中一個風險較高的科室,存在著一定的醫(yī)療風險,分娩室醫(yī)療水平直接決定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1]。近年來,伴隨著二胎政策的出臺,育齡女性的分娩數量隨之呈逐年增長的趨勢,而高齡、高危的產婦隨之增多,使得產科工作量增加,產科工作的風險也隨之上升[2]。因此,怎樣有效降低分娩室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情況,是現在產科醫(yī)師所亟需研究的課題[3]。我院在產程中,應用分娩安全核查單,效果明顯,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產婦96例,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8例,其中對照組中,年齡為23~45歲,平均年齡為(32.1±2.8)歲,孕周為37.6~41.5周,平均孕周(39.5±1.3)周;研究組中,年齡為22~44歲,平均年齡為(32.7±2.5)歲,孕周為38~41.7周,平均孕周(39.8±1.1)周。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產婦對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
1.2方法
1.2.1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
1.2.2研究組應用分娩安全核查單加強護理 ①分娩安全核查單的內容:分娩安全核查單共包括三大部分:確定臨產、準備接產、分娩后2小時,共29個條目。確定臨產包括:病史信息(急產史、產后出血史、子宮瘢痕、是否有妊娠合并癥、是否有其他特殊情況、是否有特殊用藥、是否有藥物過敏史)、孕婦治療(是否已使用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是否需要抗菌藥物、是否需要提前備血、是否需要硫酸鎂及降壓治療)、胎兒監(jiān)護分類、是否已告知孕婦及家屬在分娩期間出現特殊征象時,及時尋求幫助等13個條目。準備接產包括:產婦及胎兒異常征象、是否需要兒科醫(yī)生、對于產婦(縮宮素10U抽吸入注射器、開放靜脈、是否需要同時其他宮縮劑備用)、對于新生兒,以下物品已檢查功能狀態(tài)(復蘇球囊面罩、負壓吸引器、輻射臺功能狀態(tài)良好、新生兒采血氣針、新生兒脈氧飽和儀)、臺下醫(yī)護人員已到位、分娩結束,清點物品無誤等8個條目。分娩后2小時包括:產婦異常生命體征、產婦是否有異常陰道出血、產婦是否需要(是否需要抗菌藥物、是否需要硫酸鎂及降壓治療)、新生兒是否需要(轉兒科、在產科進行特殊的護理和監(jiān)測)、開始母乳喂養(yǎng)及母嬰皮膚接觸、助產士進行交接之外,有無特殊情況需要醫(yī)生進行交接等8個條目。②應用:護理人員需掌握產房分娩安全核查表知識點并攜帶該表每天到病房進行評估,在對應的□內打“√”,做好記錄,直到干預結束。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兩組產婦產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情況 并分析新生兒出現并發(fā)癥的情況。其中:產婦并發(fā)癥包括:難產、感染、子癇、產后出血;新生兒并發(fā)癥包括:感染、窒息。
1.3.2統(tǒng)計兩組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護理人員給產婦發(fā)放我院自制的滿意度問卷表,該問卷表100%回收,其中:90—100分為非常滿意、80—90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
2.1兩組并發(fā)癥情況對比 研究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新生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fā)癥情況對比(例,%)
2.2兩組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產婦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滿意度對比(例,%)
我國二胎政策放開后, 大大增加了出生人口數。怎樣在繁重的工作任務以及較大的信息量中,處理好每位產婦及新生兒,是臨床醫(yī)師所關注的問題。分娩安全核查單能幫助護理人員組織并處理這些復雜的信息,同時,及時提醒其自身職責,進而幫助護理人員避免風險、保證母嬰安全。本文經過研究顯示,研究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新生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產婦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產程中,應用分娩安全核查單,效果顯著,有效減少產婦及新生兒出現并發(fā)癥的情況,同時,有利于提升產婦滿意度,在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